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性常識

alt

22歲大學才剛畢業的米米(化名),剛找到第一份工作,某日帶著23歲尚未就業的男友踏入診間,戰戰兢兢地拿出媽媽手冊與滿滿的產檢紀錄,跟醫師要求中止已經21週的妊娠,原因是雙方家長認為他們經濟不穩定,養不起孩子,逼得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因已超過13週,醫師只能安排米米住院催生,並期望她身心早日恢復。這樣的憾事看似八點檔劇情,卻往往在社會角落經常上演,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前端做好避孕,才能避免走到這一步。

慎選避孕方式 體外射精算安全期不安全

常見的避孕方式很多,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葉長青說明,從性行為的流程來看,保險套主要目的是阻止精蟲進入;而中斷性交、體外射精這類型其實不算是有效的避孕方法,失敗機率高,也會降低性行為品質;口服避孕藥目的是抑制排卵,適合健康年輕女性;而計算安全期也是效果較差的方式,避孕機率大概不到七成,且不適用於經期不規律的女性;置放避孕器則是阻止著床,一般建議生產過的女性使用,且需5年更換一次。

新型事後避孕藥 副作用小成功率高

而性行為容易受到氣氛加溫,年底佳節將近,不免一連串的慶祝活動,賀爾蒙與酒精在燈光美氣氛佳催化下,讓情侶們忍不住擦槍走火,若激情過後發現避孕措施失靈,或是根本來不及準備的情況下,許多人會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作為最後一道防線。

葉長青表示,傳統型荷爾蒙類事後避孕藥採高劑量黃體素,藉此延遲排卵,容易造成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需在72小時內服用;新型事後避孕藥則是黃體素受體調節劑,與人類黃體素接受器有很高的親和力,副作用較小,在性行為後5天內服藥成功率亦高於傳統高劑量黃體素避孕藥,即使在排卵前危險期服用也有效果。

不建議常規使用 事前避孕最重要

葉長青醫師提醒,事後避孕藥不建議常規使用,因可能會打亂經期或有不規則出血;最好還是能在第一時間做好避孕措施,正確且完整了解懷孕及避孕的過程,勿聽信網路錯誤資訊,才不會被迷思誤導。尤其青少年們因好奇、不懂拒絕、節慶氣氛催化而進行性行為的比例極高,但其中有做好防護的不到七成,希望還沒做好準備的年輕人能確實避孕,減少憾事再發生。(葉長青 - 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男性避孕藥終於有譜!日前一款男性避孕藥,通過28天的臨床安全試驗,不僅成功降低生成精子的荷爾蒙,也沒有男性荷爾蒙降低時,產生的性慾降低、憂鬱等嚴重副作用。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Christina Wang表示,此次實驗無關藥效評估,上市可能還需10年,但預估夫妻的市場很大。

男性避孕藥開發波折 女性擔心伴侶不吃藥

根據《BBC》分析,女性避孕藥已經問世60年,然而男性避孕藥始終沒有著落。雖然民調顯示,許多男性朋友願意服用,但藥廠開發意願低。另外,女性是否信任男性會規律服藥,是另一個問題。英國2011年曾調查,在134名女性中,有70名會擔心男性伴侶忘記吃藥。

過去也有不少男性避孕丸的臨床試驗,卻因為男性荷爾蒙下降過多,造成副作用過大而失敗。常見症狀如血栓、勃起障礙、性慾減低、憂鬱等。

克服男性荷爾蒙降低 兩激素合成一顆藥

《現場科學》報導,華盛頓大學和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將黃體固酮(Progestin)和修飾過的睪固酮(testosterone),合成為一顆藥丸。

Christina Wang解釋,黃體固酮會減少睪丸製造精子,然而也同時降低原生睪固酮的濃度─這也是產生副作用的原因。「修飾過的睪固酮,會接力原生睪固酮的工作,維持基本生理功能。」

通過安全測試 長期服用需進一步評估

在為期28天的研究中,30名參與者每天服用含有200或400毫克活性成分的藥丸,另10名服用安慰劑。研究顯示,製造精子所需的濾泡促進激素(FSH)和黃體素(LH)降低,受試者僅出現輕微副作用。共22名回報有青春痘、頭痛,性慾降低,輕度勃起障礙和疲倦,體重也增加約2.8或4.2磅。

Christina Wang說,這次僅是短期安全性測試,長期服用對健康產生什麼影響,目前尚不清楚,而且藥效也不是此次評估重點。由於該藥丸需每天服用,未來目標是將藥丸改良為針劑,需要時就適時來一針。

參考資料:

1. Male pill - why are we still waiting?.

2. A Male Birth Control Pill Passed Safety Tests — Here's How It Works.

青少年男女偷嚐禁果,要買保險套,還是避孕藥,都害羞的不敢開口。未成年心智未成熟,加上經濟條件不足;一旦生下孩子,很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翁嘉穗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近4年來,國內每年約有3000名新生兒的親生母親,年齡都未滿20歲。這些小媽媽很多是非預期懷孕,缺乏正確的避孕觀念。

奇美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蔡永杰則指出,國人的避孕觀念不外乎是保險套、吃避孕藥,但避孕效果可能不理想,尤其避孕藥要天天服用,才有最佳的避孕效果。而性觀念開放的歐美國家,則是建議年輕女性可選擇「子宮內投藥系統」,避孕效果長達3年。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成立了「避孕指引諮詢家」網站,提供避孕問題匿名問答等衛教知識,希望加強國人的避孕觀念。

Sub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