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失智症通常都是老人家居多,一般都是六十五歲之後才發病,但是也有早發性失智症會在四、五十歲就發病;醫師提醒,若是發現周遭親友在行為、情緒與語言有上出現異常,有可能是早發性失智症的徵兆,應及早帶其就醫評估,及早接受治療可以延緩退化。

以阿茲海默失智症及額顳葉失智症居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張祺康表示,早發性失智症有家族遺傳現象,而且會以阿茲海默失智症及額顳葉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會有記憶力減退健忘的症狀,至於額顳葉失智症的症狀則會在行為、情緒與語言上有些異常。

行為、情緒與語言會和生病前有差異 早發性失智症病人往往會有衝動行為;張祺康醫師指出,病人在與生病後的行為會和之前截然不同,會在情緒上變得比較失調,例如常會無緣無故流淚,或是有暴躁行為,甚至是會有逢整點時間就要去上廁所,以及吃東西有些固定的時間,次若是發現周遭親友有 此情況,就要及早帶其就醫做評估。

多進行大腦活化活動可延緩退化 張祺康醫師進一步指出,由於失智症從開始患病到疾病末期大約是十至二十年,而且發病到末期不是單純的記憶力不好,而是整整個大腦退化,所以包括吞嚥、大小便與走路和運動功能都會退化,因此會長期臥床,並且會容易感染與營養不良,就會容易死亡;所以,多進行大腦活化活動,對病人是有幫助,可以預防退化,因此要及早就醫盡量延緩他們的退化。

亞東醫院失智症共照中心成立,是新北市第一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表示,期望在全台共照中心計畫中扮演領頭羊角色,成為失智共照中心的典範標竿。

7家醫院簽署失智症共照網

新北市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且城鄉差距大。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指出,新北市是全台失智人口最多的縣市,有超過3萬的失智人口。今年3月,已整合轄內醫療與長照資源,與亞東、恩主公、淡水馬偕、新店耕莘、雙和與汐止國泰及台北慈濟7家醫院簽署合作備忘,推出全國第一個全方位的失智症共照網。

亞東醫院失智共照中心成立

亞東醫院院長林芳郁表示,衛福部核定亞東醫院建立新北市第一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將與新北失智共照網內其他醫院共享資源,同時配合新北市政府失智共照網政策,從社區篩檢到醫院確診,並建立基層醫療與醫院間的失智症綠色通道,積極提供失智症患者及家屬相關失智症服務。

打造失智友善城市

林奇宏局長指出,「同村協力」是新北失智共照網的核心精神,將同步推動失智友善社區運動,預計8月10日舉辦友善社區論壇,11日舉辦開放空間會議,邀請並鼓勵關心失智議題的社區鄰里、相關專業人員、產業界採取友善行動,讓失智個案與家庭能夠得到充分的社區支持,願意走出家門、尋求協助、參與相關服務活動。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80歲的林奶奶近年來常常忘記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煮菜忘記加鹽、忘記關瓦斯、沒有關水龍頭,有次外出種田竟然忘了回家的路,在警察幫助下才順利回家。這兩週突然性情大變,懷疑老伴外遇,整天與老公吵架,弄得家裡雞飛狗跳,家人將林奶奶帶到神經內科門診,才發現她原來是得到了阿茲海默症。

台灣失智人口持續攀升中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台灣的老年人口不斷攀升,腦退化性疾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其中最大的議題便是失智症。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估,民國105年底台灣約有26萬人患有失智症,也就是說大約每100人中就有1人有失智症,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中就有1位失智,而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中就有1位失智症。

失智症不等同於正常老化

縱使失智症在台灣老年人口的盛行率如此高,但失智症確診人口卻總是被低估,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典佑指出,原因來自於許多家屬把失智症當成老化,以為病人只是老頑固、老番癲、老了個性本來就會改變、記憶就會變差。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許多認知功能,較嚴重者甚至會個性改變,出現混亂行為,有妄想及幻覺,且這些症狀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

多動腦儲存腦本預防失智

透過多動腦的方式來「儲存腦本」以預防失智;林典佑醫師表示,多運動被認為可以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合宜的休閒與社交互動也是儲存腦本的絕佳法門。此外,地中海型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會下降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同時還要遠離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例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及維持快樂的心情。

趁早預防、及早診斷、盡早治療

年輕力壯時,就應該認識失智症並預防、遠離;在疾病早期就能夠協助親朋好友及早警覺它,並在初期就開始治療。林典佑醫師提醒,莫讓失智症成為家人朋友的負擔,也別讓失智症將腦中的快樂回憶變成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