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夏季健康

養生之道,當以善睡為先。因為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堅骨壯筋;不少疾病在用藥時,都有鎮靜的成分,即讓病人通過熟睡來促使病體早愈;有些輕微的病,通過熟睡就能自行消除。所以善睡對祛病益壽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要睡好 要有以下三個“有”來保障: ?

1、睡之有時:

“由戌到卯,睡之時也”,這是古人推崇的睡覺最佳時辰,指現在的晚上9時到次日早上7時。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做到起息有常,不違背生物鐘。

午睡的習慣也應堅持,特別是長夏之日,午睡是不可少的。有了午睡,方可精力旺盛。

2、睡之有道:

古人首先推崇的是“先睡心,後睡眼”。

即在休息時,要儘量摒棄湧上心頭的各種憂思雜念,使心守於舍,神歸於甯,於無思無慮中悠然睡去。心睡著了,眼自然也合了。

3、睡之有利:

利於睡眠的環境。睡覺的好環境一是要靜,二是要涼,三要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是入睡的重要條件,過冷、過熱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影響睡眠。一般認為臥室溫度以保持18℃—20℃為宜。

靜則不驚,心神安然,一定能睡得香、睡得甜,靜心入睡,既能睡身又能睡心,健身養生的目的就能達到。

保持臥室內空氣的清新對睡眠也很重要,新鮮空氣是自然的滋補劑,它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氣,刺激機體消化功能,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新陳代謝機能,又可加強神經系統的作用,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睡眠中的大腦正需要大量氧氣去進行它的生理活動,這時提供更多的新鮮空氣,能充分迎合它的需要,而發揮睡眠的最大效能。

保證了以上睡眠條件,還愁睡不出好覺來嗎?有了不是神仙勝似神仙的睡眠,何愁不遠病而延壽呢?  

曉衛/ 季衛華

mag3-12-2據報載, 南京中一的士司機駕車途經許府巷時, 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路旁站立不穩, 搖搖晃晃地揮手攔車。 司機見那小夥面如白紙、 呼吸急促, 忙將他扶上車。 那小夥說他姓司, 在下夜班時突感心中特別難受, 請司機將他送回家。 當車行至長江大橋時, 小司撐不住了, 他艱難地對任說:“我不行了,請送我到醫院”。 話剛說完, 小司頭一歪, 昏倒在座位上。 任的哥駕車一路狂奔, 將小司送到浦口醫院搶救。 當小司的父親知情後心急如焚地趕到醫院時, 小司已脫險。 搶救醫師對司父說, 小司患的是急性心肌炎, 如果再遲一點進醫院, 後果不堪設想。 司父說, 小司今年20歲, 身體一直很好, 前幾天感冒, 本應服藥休息,可他仗著年輕,不但堅持上班還加大運動量,想用多出汗的辦法來治療感冒,豈料病毒乘虛而入,引發急性心肌炎。
 
mag3-12有些青年人在感冒後打球、跑步,出一身大汗後,感冒症狀的確會減輕一些。這是因為人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呼吸加速,體內的白細胞和其他抗體所組成的防禦系統機能提高。再加上出汗時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較快,使感冒症狀得到一些緩解。但這種情況僅多見於少數體質較強、感冒初期、症狀較輕的人身上,對於多數人來說,感冒時參加體育鍛煉是有害無益的。
 
感冒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人體為了抵禦入侵的病毒或細菌,要動員體內的防禦系統與之鬥爭,表現為一定限度內的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細胞的吞噬作用、抗體的生成、肝臟的解毒功能等均增強。同時,體內的新陳代謝也加快,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這時為機體創造有利的抗病條件甚為重要,其中,適當的休息就是重要的一條。如果感冒後再進行打球、跑步等體育鍛煉,會使體內產熱進一步增加,代謝更加旺盛,這樣勢必造成體溫過高,進而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過度,體內的能量物質包括糖、脂肪、蛋白質等消耗過多,反而會削弱人體的抵抗力,並使氧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以致加重心、肺等系統的負擔。
 
當感冒為細菌引起時,致病細菌大多為溶血性鏈球菌,少數為肺炎雙球菌,如不及時休息和治療,除了可繼發鼻竇炎、支氣管炎外,還有可能引起風濕病、腎炎等。當感冒為流感病毒引起時,全身症狀較重,除出現常見的感冒症狀外,還可能進一步引起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繼發病毒性心肌炎。

 

因此,感冒時不宜再參加體育鍛煉,而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休息,待感冒痊癒後過幾天再參加運動為佳。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宇光/ 季玉光

hno1-signoff



夏季氣候主要的變化特點是紫外線照射量增多、氣溫上升、濕度也有升高,此外各種昆蟲也開始大量繁殖。因此,惱人的皮膚病卻也會如期而至。夏季常見的皮膚病有以下幾種。
1 、痱子:
是由於環境中的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能及時地蒸發,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積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現為為小米粒大小淺表水皰。很容易蹭破,輕度脫屑而愈,多見於嬰兒、孕婦,稱為白痱;有的為散在紅色小丘疹,但與毛囊無關,稱為紅痱,多見於小兒,有的為小膿皰,稱為膿痱。防止痱子的發生應該注意室內環境的通風降溫,避免環境過濕,溫度過高;衣著應寬大,減少出汗且利於汗液蒸發,勤換衣服;儘量保持皮膚乾燥,用幹毛巾擦汗,肥胖者、嬰兒及產婦應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幹後撲痱子粉。治療可用清涼、收斂止癢藥物。若發生膿痱要到醫院就診,做綜合治療。
2 、日曬傷:
日曬傷常由突然過度日曬造成,表現為日曬後 3 - 6 小時於日曬部位出現紅斑、嚴重時可形成水皰,有明顯灼痛、可有全身不適。預防日曬傷首先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暴曬,應當循序漸進,逐步增加照射量。治療一般對症即可,可外用保護劑如各種潤膚劑、爐甘石洗劑、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等,嚴重者可口服潑尼松 15 - 20mg/ 日,連續 2 - 3 天。
3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是由於一些人對紫外線過敏所致,僅見於少數人,這些人通常在日曬後 1 - 2 天后發病,皮疹多發於面部、頸部和頸前 “V” 形區、手背及上肢伸側,表現為小丘疹、小水皰、自覺瘙癢,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不疼痛,瘙癢明顯,消失很慢。如不積極治療,可形成慢性光敏性皮膚病。因為發病與過敏體質有關,因此這些人應當在每個夏季都注意防光,每天的 9 點到下午 5 點最好不外出,必須外出時要穿長袖衣、戴寬緣帽、打陽傘、另外可用各種防曬霜。一旦發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種軟膏或霜劑,口服抗組胺藥如仙特明等,較重時還可服用氯?或羥氯?。
4 、丘疹性蕁麻疹:
本病與蚊蟲叮咬有關,如臭蟲、跳蚤、虱、?、蚊等昆蟲叮咬皮膚後注入唾液,誘發的過敏反應。皮疹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帶紡錘形的紅色風團樣損害,頂端常有小水皰,有的為半球形隆起的緊張性大水皰,皮疹多發於軀幹、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癢明顯。預防措施主要為儘量少到草叢、樹蔭下或潮濕、蚊蟲多的地方,室內可熏蚊香,發生皮疹後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種軟膏或霜劑,口服抗組胺藥如仙特明等,嚴重者可肌注地塞米松 5mg, 一次即可, 或服用潑尼松 15 - 20mg/ 日,連續 3 - 4 天。注意最好不用紅花油等,因為有時會致敏,使病情加重。
5 、過敏性皮膚病:
由植物花粉及花粉?蟲引起的過敏性疾病,花開季節空氣中花粉飄浮量驟增,極易隨呼吸進入人體,引起過敏體質者呼吸道、眼部和皮膚的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噴嚏、流清鼻涕和鼻塞、頭痛、流淚,狀如感冒;皮膚可出現局部或全身性蕁麻疹、顏面再發性皮炎、瘙癢等症狀。防止過敏性皮膚病的發生,應儘量少吃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有過敏史的人,儘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去聞花草;外出郊遊時要穿長袖衣褲、鞋襪,並帶上脫敏藥物,若遇皮膚發癢、全身發熱、咳嗽、氣急時,應迅速離開此地,如症狀較輕,可自行口服息斯敏或撲爾敏。一旦出現哮喘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6 、病毒性皮膚病:
有水痘、風疹等。水痘起病較急,有發熱、倦怠、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兒童是水痘的高發人群。風疹是一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人吸入病毒後經過 2 至 3 周的潛伏期便出現症狀。防止病毒性皮膚病,要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如果孩子患了水痘,發燒期在飲食上要清淡易消化,注意休息。還應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皮膚瘙癢時,可塗些止癢藥水。預防風疹病毒的關鍵是減少與風疹病人的接觸。如果孕婦接觸了風疹患者,並在妊娠頭 3 個月內確診患了風疹,就要考慮人工流產。
7 、足癬和股癬:
足癬和股癬是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膚病,由於真菌喜好溫暖和潮濕,因此常常在夏季加重。足癬表現為足趾間脫皮、浸漬糜爛,或足側緣出現多數水皰,可有瘙癢,也可不癢,如不治療,皮疹可逐漸向外擴大。股癬表現為大腿內側、臀裂部的環狀紅斑脫屑,呈離心性擴大,周圍常可見小丘疹,自覺瘙癢或疼痛。無論是足癬還是股癬,都有一定傳染性,因此應避免共用衛生用具如毛巾、拖鞋等,勤換鞋襪、內褲。治療可選用不同方法如經常在趾間、股部撲痱子粉或達克寧粉,選用各種抗真菌藥物如達克甯、蘭美抒、環利等外用,嚴重時配合口服抗真菌劑(如伊曲康唑每日 200mg 頓服連服 1 周,特比?分片每日 250mg 頓服,連續 2 周)。
8 、濕疹:
氣候潮濕的夏季,有些人的手和腳會因為汗腺發達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別是腳,如果長期穿不透氣的鞋子,悶熱潮濕一起來,腳就會脫皮、癢、長水皰,很多人誤認為是腳氣,其實是濕疹。防治濕疹,局部要保持乾燥,用皮炎平塗抹患處,一天兩至三次。要穿透氣的鞋子,如布底的布鞋。因為濕疹的症狀和腳癬相同,很多人把濕疹當成腳癬,用達克寧霜,沒有任何效果,所以治療前要做一個真菌試驗,判斷到底是否屬於真菌感染。

宇光 / 季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