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痛風

痛風起病急驟且多在清晨或午夜突然因足痛驚醒,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現代醫學認為痛風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發生紊亂,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以致造成高尿酸血症,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安南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林峻邦醫師則表示,痛風屬於中醫「痹證」的範疇,如真得病則可用中藥及針灸治療。

恣食肥甘 中醫解析痛風致病之因

林峻邦提到,痛風自古就是富貴病,古代醫學將痛風稱為「宮廷貴族病」,和飲食相關性很大,富貴人家自然是大魚大肉,暴飲暴食,恣食肥甘。中醫觀點認為過食甜味及油膩食物與酒是致病之因,並非單一飲酒造成,必須少吃甜食與油膩食物,如真得病則可用中藥及針灸治療。

林峻邦說,痛風好發於形體豐腴有痰濕之人,平日嗜酒、喜食肥甘之物,導致臟腑功能紊亂,升清降濁失調,造成痰濕滯阻於血脈之中,難以泄化,與血相結而為濁瘀,滯留於經脈,則骨節腫痛,甚則結節畸形。

中醫治痛風 泄化濁瘀為大法

林峻邦解釋,中醫治療痛風,以泄化濁瘀為大法,審證加減,待氣血調和、氣化正常、分清泌濁之功能恢復,濁瘀即可逐漸泄化,故血中尿酸亦可隨之下降,在急性期方藥可選用當歸捻痛湯,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林峻邦醫師強調,痛風患者平日未發作屬慢性期,就要開始調整身體狀態,勿讓痰濕瘀濁停留在體內鬱而發熱,繼而引發急性發作;且應以不同體質選用如桂枝芍藥知母湯、四妙散、身痛逐瘀湯、疏經活血湯等來清熱去濕通絡並疏其風,改善痰濕體質,進而預防痛風發作。 林峻邦醫師建議,須嚴格限制吃高普林飲食,並食用薏苡仁當作食療,加上配合運動及按摩痛點,對痛風患者都是相當有幫助的。其中,薏苡仁具有利濕除痹的作用,是中醫最常用的治痹之品;現代藥理研究也發現,薏苡仁具有解熱、消炎、鎮痛、抗骨質疏鬆和提高身體免疫力的作用。此外,也應注意隨時補充水份,以免血中尿酸的濃度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2014/12/17
一名50歲中年男子因痛風發作,使用allopurinol(異嘌呤醇)成分藥品治療,三個星期後,出現發燒、喉嚨痛、皮膚紅疹等症狀,以為痛風好了又感冒,吃藥後仍持續發燒,且臉部和全身出現紅疹和水泡,口腔也有潰瘍,所幸即時至醫院就診,發現為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JS),經住院治療後恢復。 台北藥師公會常務理事黃彥儒藥師說,痛風治療可分為急性發作期治療與長期預防性降尿酸治療,allopurinol是用於長期預防性降尿酸治療的藥物,Allopurinol已上市超過三十年,據估計台灣有高達二十萬人使用此藥,然而再安全有效的藥物都可能有風險,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Allopurinol常是藥害救濟給付的前三名。 而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通常與病人服用的藥物相關,是屬於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目前臨床上最常遇到SJS的就是痛風藥與癲癇藥。 SJS的初始症狀常常是輕微的發燒、結膜發紅、喉嚨痛、皮膚搔癢,這樣的症狀通常持續2-3天,因此初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隨後可能出現嘴巴破皮或其他黏膜如眼睛、生殖泌尿道破皮的現象,之後才開始出現明顯的皮膚疹。黃彥儒藥師特別提醒,服用allopurinol的族群要特別注意,若服藥過程中有類似感冒,且有出紅疹、發燒等現象,請立即詢問醫師或藥師。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使用藥物是以治療疾病、維護健康為目的,然而,因藥品的特性或用藥者的體質、病情的差異,導致在合理用藥的強況下,仍有無法預期的藥物不良反應,所以醫師應衡量病人臨床治療效益與風險,給病人最合適的藥品;而病人亦應主動告知病史、不適情形或相關疑慮,以利醫療人員評估。 食藥署表示,目前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建置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外,對於藥品相關安全訊息也可隨時進行瞭解,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食藥署提醒,若發現因使用藥品發生不良反應時,請立即通報給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如果你有痛風,可得要積極治療,以免身體長期慢性發炎,恐導致心血管疾病上身!臨床上,就有一名五十歲左右男子,有痛風病史,但卻沒有積極治療,只在急性發作時吃藥;沒想到,冠狀動脈塞了二條,所幸經由血管繞道手術,才救回一命。

冠狀動脈阻塞血管繞道手術救命

這名中年男子愛喝酒,又喜歡吃肉,痛風病史已長達十年,每年都會因為痛風急性發作而痛的哇哇叫,但是吃了藥好了,就又忘了痛風對身體的影響。根據研究顯示,痛風緩慢而持續的發炎狀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他也就因此導致冠狀動脈阻塞,竟然連裝支架都無法完成,而必須以血管繞道手術才能治療。

痛風急性發作 清熱利濕止痛

痛風病人往往不喜歡長期吃西藥;其實,中醫也能治療痛風。中醫師姜智釗表示,痛風是尿酸鈉鹽結晶沉積於關節、滑液囊、軟骨、肌腱等處而導致的發炎性疾病,中年男性和停經後女性是痛風的好發族群;而痛風屬於「痺症」,急性發作期在於清熱利濕止痛,並可以針灸或按摩太白、水泉、命門等穴位輔助治療。

玄參、雞香藤、丹參、金銀花可降尿酸

姜智釗中醫師指出,痛風慢性不發作的間歇期,玄參、雞香藤、丹參、金銀花等中藥不但可調補脾腎,還能降低血中尿酸,並且預防發作;此外,改變生活型態很重要,肥胖者要減重,並且要多喝水、少喝酒和含糖飲料、避免過度勞累,除了可減緩痛風石、腎臟炎等併發症發生,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