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一名80多歲阿嬤,一年多來因罹患失智症,常有情緒不穩定,且嘴巴一唸就停不下來等情況,家人帶其赴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經中醫科醫師採三個多月密集性針灸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改善;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主任康鍾禧指出,許多醫學研究已證實,失智症的常規治療,若能再以針灸治療輔助,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認知及日常生活等能力。

人口老化 失智症人口有增加趨勢

在台灣,隨著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成長,臨床上,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也有逐漸增加趨勢,根據統計,65歲以上的長者,每13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其中80歲以上,每5人中有1人;康鍾禧主任表示,尤其苗栗地區老年人口比例高,更不得忽視失智症重要性。

罹退化性失智症最多 占所有失智症60%

失智症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及可逆性失智症,其中常見的失智症就屬於退化性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60%;康鍾禧主任指出,若為腦血管發生疾病後導致的失智症,則為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而可逆性失智症,則是因營養失調等因素導致,治療上,目前中醫療法確實能有助於改善病症,且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預防勝於治療 

包括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若能使用針灸合併西藥治療,在認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評估上,都有明顯效果;康鍾禧主任提醒,雖中西醫合併治療有助於延緩失智症病程的發展,但仍無法治癒病症,因此預防更勝於治療,若家中有失智症患者,除了可多鼓勵參加團體活動,也可幫忙患者做穴位按摩,像是百會穴、四神聰穴等,有助減緩腦部退化,並養成規律生活作息,才能避免病症加劇。

手機放在襪子、不會認路回家、很容易就發脾氣,《我愛阿嬤妮》舞台劇將失智長者日常行為編入劇中,藉由幽默感人的內容、互動式演出,讓民眾認識失智症同時學習如何預防,巡迴全台至今已2年,超過1萬8千人次觀賞。

根據內政部及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國內失智症患者為24.4萬人,也就是每100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專員林柳吟指出,以台北市老年人口39萬1292人,推估失智症人口約1萬8000人,但僅有6千多人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顯示民眾對失智症仍不了解。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企劃專員曾家琳表示,《我愛阿嬤妮》失智舞台劇,劇中透過罹患輕度失智症的阿嬤妮與家人互動,呈現失智症徵兆,包括不認得親朋好友、物品隨意擺放、迷路、懷疑家人偷錢等,希望透過舞台劇讓民眾更加認識失智症,並及早預防。

如何預防罹患失智症?台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建議,時時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多參加社區活動、採地中海飲食型態,多蔬果、榖類、橄欖油,適量魚肉及海鮮,並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能延緩及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很多人以為得了失智症,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真的是這樣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設計為期12周的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幫助患者延緩失智,包括健康情況、飲食習慣都大幅改善,與家人關係變好,心情也變好了。

輕度失智症者適用

12周的課程針對MMSE(簡易智能量表)大於20的輕度認知障礙及輕度失智症者,包括健康飲食、運動管理、身心放鬆、與人溝通互動、戶外出遊等生活型態再設計。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廖于萱表示,透過身、心、社會層面的課程,以及非藥物治療活動,協助患者選擇及日常職能活動,提升個人自我效能、功能獨立程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失智症者知識性記憶仍正常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職能治療師鄭又升表示,失智症者對於事件、時間的記憶可能不太清楚,但對於知識性的記憶、表達能力、思考邏輯,卻不是完全受到疾病影響而中斷。研究也發現,透過心智活化、體能活動、壓力紓解以及健康飲食,可以有效延緩失智症狀。

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延緩病情

曾經參與自我管理團體的家屬杜小姐說,透過團體課程開始陪伴媽媽自我管理,例如走路、拋接運動及簡單數學計算,過程中發現媽媽情緒愈來愈穩定,媽媽對於每星期的課程,更是充滿期待。

Sub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