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工作學業繁忙、壓力大,上班族或學生們可能發覺自己開始冒痘痘、容易感冒甚至肥胖,女性開始經期不順,不知道是不是「內分泌失調」?壓力加上久坐的生活型態,往往使體質受到影響。透過中醫觀點的調理,要怎麼拯救內分泌失調呢?

胸悶、耳鳴、肥胖等都可能是內分泌失調症狀

南投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卉蓮表示,「內分泌失調」是西醫說法,若對應到中醫觀點,為陰陽氣血平衡失調、臟腑功能下降,因為氣血循環變差或不足,進而影響代謝狀況,導致內分泌出問題。內分泌失調最常見於壓力大、作息及飲食不正常、長期失眠的族群,甚至易憂鬱、急躁等情緒變化,也是造成內分泌失調的因子。

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肝、腎、脾出問題。肝的症狀以急躁、胸悶、睡不好為表現,女性易出現月經失調,甚至影響腸胃功能導致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腎的問題則會出現耳鳴、腰酸背痛、白髮、掉髮、記憶力減退、性慾減退,女性病患恐怕提早更年期;脾的問題則顯現在新陳代謝降低、肥胖、便秘腹瀉,有時會出現長痘痘、皮膚搔癢等症狀。

飲食清淡 可選3大類食材調理肝、腎、脾胃

治療方面,須依照病患的不同症型,以中藥或針灸調理,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除了遵循醫囑服用中藥,飲食方面以清淡為宜,少吃 寒涼、油炸、辛辣食物,賴卉蓮醫師建議,可補充以下食物,以食療養肝、養腎、補脾胃,調理內分泌問題:

1、養肝食材

深色蔬果如花椰菜、蘆筍、菠菜、葡萄、藍莓等。春天養肝,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如南瓜、栗子、核桃、紅棗等,以滋養肝脾兩臟。肝喜疏暢條達,壓力大的族群也可喝花草茶如薄荷、玫瑰花、洋甘菊等疏肝解鬱。

2、養腎食材

堅果類、黑色食材如腰果、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烏骨雞等。進入寒冬時期也可以喝桂圓紅棗茶。

3、補脾胃食材

穀類、黃色食材如南瓜、玉米、番薯、黃豆、木瓜等。平常也可以簡單的四神湯調補脾胃。

使用食補方如桂圓紅棗茶、四神湯時,須注意不要在身體有炎症反應時如發燒、感冒、腸胃炎等症狀時飲用。

適度低強度運動、喝熱牛奶、溫熱水泡腳助眠

賴卉蓮醫師建議,透過穴位按摩方式,以指腹抵住穴道慢慢施力,持續2至3秒,每個穴位按摩持續3至5分鐘或30下,一天1至3次。力道由輕漸重,以個人耐受程度為準。按摩前可適當熱敷局部部位,加強局部血液循環,增加按摩療效。可按壓以下穴位:太衝(疏肝解鬱),太谿、復溜(調補腎陰腎陽),三陰交(調補肝脾腎三臟),足三里(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及氣海、關元(補中益氣)。

除了上述飲食、按摩自我保健,生活型態調整才是根本之道。建議適度有氧運動持續30分鐘,運動後要及時將汗擦乾,以免汗出當風受風寒。還需作息規律,充分休息。研究顯示,成人睡眠時間低於4小時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加快衰老,引發疾病,建議平時睡滿6至8小時。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在睡前2至3小時做一些低強度運動或喝杯熱牛奶或睡前溫熱水泡腳,若長期失眠則應就醫。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培養固定興趣嗜好,尋找適當疏壓管道。(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氣候潮濕,加上東北季風的寒風吹拂,每年冬末春初,天氣變化大,是感冒流行的高峰。一般人出現感冒症狀會先到診所拿西藥,感冒的症狀雖可以得到較快的緩解,然而可能還會有一些的症狀不易全好。

中醫驅風散寒 減鼻黏膜腫脹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如早晚天氣變冷,溫度變化大時,會再發生打噴嚏、稍微流鼻水、甚或鼻涕倒流的症狀。遇到粉塵、溼氣重時,也會有同樣的症狀發生。

中醫的治療以驅風散寒,溫陽固本為主。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對抗風寒的侵襲,以及氣溫的寒熱變化,使鼻黏膜不再容易腫脹。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疾病的反應不一樣,如有人感冒時會流白涕,有人會流黃涕。一個是風寒、一個是風寒化熱,所要開的處方不一樣。

飲食清淡不過飽 尤其避免辛辣油炸、海鮮

急者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會根據體質,給予適時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除了服藥外,平常還要多運動,增加身體的陽氣,能抵禦外邪。少吃寒涼食物,如冰涼的瓜果及飲料。注意環境的整潔,避免細菌及塵璊的孳生。

張育誠醫師提醒,感冒時飲食最好清淡,不宜過飽。當消化不良時,身體的機能會下降,使抵抗力會變差。也要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以及海鮮類食品,這會使身體發炎症狀加重。當還無喉嚨痛的情況時,可以喝些黑糖薑茶,驅散寒氣,使感冒的症狀稍減。(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一位39歲的高小姐,體態豐腴,月經週期不規則,診斷為多囊性卵巢,之後並未積極治療,結婚兩年未避孕仍未受孕,期間做過兩次試管嬰兒均未成功。因想增加受孕機率,前往中醫就診,經治療四個月後月經週期變規律,原預計第五個月回去做試管,發現月經延遲,驗孕後發現有喜,之後再用中藥安胎三個月,現已快樂待產去。

多囊性卵巢求經期穩定 搭配減重好孕到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多囊性卵巢佔不孕症求診人數的3成,臨床上常見閉經、多毛、肥胖、痘痘等症狀,且常伴隨胰島素阻抗而造成糖尿病,因月經週期不正常,甚至半年才來一次月經,故不易受孕,或懷孕後因賀爾蒙代謝異常容易流產。西醫治療常用排卵針,可能造成腹脹或水腫,甚至是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中醫的特色是讓月經週期穩定,且搭配減重,加上基礎體溫測量看有無排卵,因此能成功受孕。

祛除痰濕血瘀 積極運動易受孕

謝旭東指出,中醫認為多囊性卵巢與先天之本「腎」有關,先天而來表示與遺傳相關,研究也證實媽媽若有多囊性卵巢,其女兒有超過20%會有相同的問題,且肥胖症狀與中醫的「痰濕」、「血瘀」息息相關,因此高小姐以防風通聖散為底方,祛除體內的痰濕血瘀,並搭配龜鹿二仙丸補腎填精,在基礎體溫為高溫期時加上即飲包調經方(助孕方),且病人自身也願意積極運動,故體重很快下降,才能在短短四個月內使月經規則,因此受孕機率自然大增。謝旭東建議多囊性卵巢想要懷孕,首要之務就是控制好自己的體重,體重下降後月經自然規則,切忌生活熬夜吃宵夜,可多吃纖維量多的蔬果,或是仙草、蒟蒻、冬粉等低熱量又有飽足感的食物,減少吃油炸、燒烤類,改吃蒸或煮類食物為主,配合規律的運動習慣。

《茶飲-多囊助孕茶》

若是多囊性卵巢患者想懷孕,謝旭東醫師建議可以參考以下茶飲助孕塑身:

‧材料:菟絲子5錢、枸杞子5錢、山楂2錢、決明子1錢

‧做法:以1500C.C.水煮成500C.C.水,餐後服用,每周一至三次。或使用

悶燒罐或保溫瓶500C.C.熱水加入材料,悶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填精,消脂化痰。菟絲子在現代研究具有類似黃體素效果,改善多囊性卵巢的黃體功能不足,配合枸杞子加強補腎的效果,山楂消化體內過多的油脂,決明子潤腸通便,使體重下降。

‧注意:腸胃虛弱、孕婦、感冒狀況下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