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台灣屬海島型氣候,氣候潮濕,加上東北季風的寒風吹拂,每年冬末春初,天氣變化大,是感冒流行的高峰。一般人出現感冒症狀會先到診所拿西藥,感冒的症狀雖可以得到較快的緩解,然而可能還會有一些的症狀不易全好。

中醫驅風散寒 減鼻黏膜腫脹

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育誠表示,如早晚天氣變冷,溫度變化大時,會再發生打噴嚏、稍微流鼻水、甚或鼻涕倒流的症狀。遇到粉塵、溼氣重時,也會有同樣的症狀發生。

中醫的治療以驅風散寒,溫陽固本為主。可以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對抗風寒的侵襲,以及氣溫的寒熱變化,使鼻黏膜不再容易腫脹。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疾病的反應不一樣,如有人感冒時會流白涕,有人會流黃涕。一個是風寒、一個是風寒化熱,所要開的處方不一樣。

飲食清淡不過飽 尤其避免辛辣油炸、海鮮

急者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中醫會根據體質,給予適時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除了服藥外,平常還要多運動,增加身體的陽氣,能抵禦外邪。少吃寒涼食物,如冰涼的瓜果及飲料。注意環境的整潔,避免細菌及塵璊的孳生。

張育誠醫師提醒,感冒時飲食最好清淡,不宜過飽。當消化不良時,身體的機能會下降,使抵抗力會變差。也要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以及海鮮類食品,這會使身體發炎症狀加重。當還無喉嚨痛的情況時,可以喝些黑糖薑茶,驅散寒氣,使感冒的症狀稍減。(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台灣不少人選擇吃素的飲食方式,不論是因宗教還是養身的緣故,都會希望盡力避免吃到葷食。中醫藥材中,也會出現動物性藥材,讓不少吃素的患者擔心自己可能因此破戒;其實,患者可先告訴醫師,醫師在開藥時,就可以避免選用動物性藥材。

全家吃素 植物類中藥治病也見效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鄒曉玲分享,曾有一對父母帶著兩個小孩來中醫門診看診,由於全家都吃素,媽媽有心悸胸悶、喘不過氣來的氣血虧虛症狀,正值青春期的小孩想轉骨,最小的小孩有鼻過敏的困擾,由於顧慮到病人吃素的情況,避開動物性藥材,給予植物類中藥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吃素的人可以吃中藥嗎?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中藥局組長黃宗賢指出,普遍而言,中醫所使用的中藥,主要是來自於大自然的植物、動物及礦物,相對於西藥,中藥具有藥性溫和、副作用較輕微的優點。但由於有些中藥的來源是動物,所以對於素食的民眾而言,或許會是一種禁忌。黃宗賢表示,醫院會在病歷上註記病人的飲食習慣,當病人下次回診就醫時,會配合提醒醫生詢問病人,是否要避開動物性藥材。

部分動物性藥材可被植物性藥材替代

鄒曉玲說:「其實有些動物性藥材,是可以被植物性藥材所代替的」,例如:阿膠用於補血、止血時,可以當歸、茜草或仙鶴草來代替;龍骨與牡蠣用於治療高血壓時,可以天麻、鉤藤來取代;龜鹿二仙膠用於改善更年期婦女症狀時,可以八味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代替。

醫病良好溝通創造最佳療效

鄒曉玲提醒,每味藥材仍然有其個別的特殊性,替代的植物藥材有時無法完全發揮動物藥材的療效,因此醫師和病人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共識,例如從小吃素的過敏性鼻炎病人,殭蠶、蟬蛻等祛風辛散的動物藥材,可以改用桑葉、薄荷等植物類藥材取代部分功效。如此以來才能讓醫師給予病人最適切的治療。

一名23歲女性,因工作壓力大,導致月經來時經量變少,甚至兩天就結束,且在月經來臨前,常感到乳房脹痛,甚至會伴隨小腹疼痛等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文娟指出,這名患者主要是因壓力大造成的肝鬱氣滯,透過加味逍遙散配上養血調氣藥物,才逐漸好轉。

一般女性每次月經週期的正常月經量約為20至60CC,若月經少於20CC或少於兩天,就屬於月經少現象;陳文娟醫師表示,以傳統中醫而言,月經少屬於陰血虛,月經週期則是由腎氣主導,又分為血虛、腎虛等主證證型。

醫師陳文娟進一步說明,若患者經色偏淡,且伴隨頭暈、心悸等症狀,就屬於血虛,可用滋血湯治療,若經色黯淡,伴隨腰痠、頭痛等,則為腎虛,可用歸腎丸加以改善;另外,在兼夾證的證型上,經色正常有血塊,伴隨腹脹痛,恐為氣滯,則可透過加味逍遙散治療,若是經色黯或黑,且小腹脹痛,則屬於血瘀,可利用桃紅四物湯有效舒緩症狀。

其實,除了透過中藥藥物改善經期不適外,平常也可透過穴道按摩,像是按壓三陰交,或是把握月經結束最佳的調養時機,補充富含膠原蛋白等天然食物,幫助滋陰養血;陳文娟呼籲,平時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且保持心情愉悅,透過自我保健和中醫調理,就能擺脫月經不適等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