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腋臭,又名狐臭,體氣,是指腋窩部排出的汗液有特殊的刺鼻味而言,多見於夏季,尤多見於青年人。本病的形成原因,是因?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機物,經局部皮膚的色源性桿菌,例如棒狀桿菌屬作用後?生不飽和脂肪酸而發出特殊的臭味所致。

本病的預防,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服,保持皮膚乾燥,再則是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辛辣之物可增加汗液分泌,使臭氣加劇。本病的治療以局部殺菌,減少汗腺分泌?原則,現介紹幾則外治方,供選用。

  1. 每日塗擦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液,有一定效果。
  2. 將明礬適量研?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將用清水將手指濕潤後,以手指醮明礬粉塗擦腋窩處,每周1 ̄2次即可。
  3. 每晚洗浴後,在腋窩處塗上一些牙膏,可使第二天不?生臭味。
  4. 公丁香18克,紅升丹27克,石膏45克,共研細末,裝瓶備用。每日洗浴後用棉球醮藥粉少許塗擦腋窩處,可掩蓋臭味。
  5. 用市售的西施蘭夏露塗擦腋窩,除臭效果較好,但有的患者容易出現局部過敏,應注意。

腋臭並非百害無益 | 腋臭外治幾方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從1982年到現在,癌症一直排名台灣死亡率之首,目前的治療仍以西醫為主流,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療法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劉佳祐表示,西醫治療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並降低復發率,但副作用也伴隨而來,若能搭配中醫治療,則可有效緩解化療的副作用,順利完成抗癌療程。

一位60多歲的男性肺腺癌患者,於2年前發現癌症,但因為胸椎轉移造成下半身突發性癱瘓,不能行走只能臥床,在他院被診斷為末期,且化療效果不佳,因此轉診到中醫門診治療。醫師透過補氣扶正的中藥調理,再配合西醫的標靶藥物抗癌,最後肺腺癌得到控制,也恢復脊椎功能,現在已經可以自行用拐杖行走,平時則維持門診追蹤治療。

劉佳祐表示,化療的副作用對病人療程、生活品質及預後都會造成影響,因此有高達85%的病友,在1年內會使用超過一種以上的輔助和替代療法。目前已有可針對病友提供個別化醫療,利用中醫緩解放化療後,常見的疲倦、失眠、食慾減低、免疫力低下、皮膚炎等副作用。而透過針灸,能改善化療後手足麻木等神經病變,或手術後淋巴水腫等不適等。

劉佳祐說,在門診常見到家屬或患者,因為病急而尋求各式民間草藥,或花大錢買抗癌健康食品,卻忽略了可能的潛在危險,輕則危害身體、重則葬送性命。建議癌友,應尋求正常就醫管道,並和醫師溝通抗癌療程,才能在治療過程中,順利又不失尊嚴。

記者林怡亭報導

 

夏秋季節,人們吃瓜果後都將皮丟棄,其實,瓜皮果屑也是良藥,在人體保健中起著非凡的作用。

香蕉皮:香蕉皮中含有抑制真菌和細菌的有效成份-蕉皮素,可治療真菌和細菌引起的皮膚瘙癢症。此外,尚可治療高血壓,防治腦中風。香蕉內皮外擦可治療皮膚皸裂,扁平疣。

  • 冬瓜皮:冬瓜皮有消暑、利濕、健脾之功,可治療腎病、肝病、心臟病、貧血等所引起的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冬瓜皮水煎取汁洗腳,既可治療腳氣,又可防止腳臭。
  • 黃瓜皮:黃瓜的一身綠衣含有綠原酸及咖啡酸,有抗菌消炎和刺激白細胞吞噬的作用。帶皮食黃瓜可治療咽喉腫痛,中暑煩熱,小便短黃,目赤頭昏。
  • 土豆皮:土豆皮外貼可治療水火燙傷,防止皮膚因水份蒸發而變得乾枯,並幫助燒傷部位迅速復原,並可治療日光性皮炎。土豆連皮切片外敷,可治療“黑眼圈”和肌肉注射後肌肉硬結。
  • 西瓜皮:西瓜有消暑解渴,清熱解毒之功,有“天然白虎湯”之稱,西瓜皮的消暑作用更優於瓜瓤,有解暑熱,除煩渴,降血壓之功,對貧血、咽喉乾燥、唇裂以及膀胱炎、肝硬化腹水、腎炎有明顯療效。夏季用西瓜皮內瓤部位常擦易生凍瘡處,冬季可有效地預防凍瘡。
  • 桔子皮:藥名“陳皮”,有理氣化痰,開胃健脾之功,可治療咳嗽痰多,胸悶腹脹,反胃嘔吐等。桔子皮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有類似維生素P的作用,可增強微血管的韌性。
  • 柚子皮:剝去內層白髓,切碎,加適量蜂蜜或飴糖蒸爛,加少量熱黃酒內服,早晚各吃1匙,可治療老年咳喘。
  • 鮮梨皮:梨皮有清熱潤燥,養陰生津之功,鮮梨皮、山梔皮各10克水煎服,可治療心煩胸悶;梨皮、百合、荸薺、大貝各適量水煎服,可治療肺燥咳嗽,秋燥乾咳。
  • 石榴皮:石榴皮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瀉之功,石榴連皮搗汁飲服,或水煎服,可治療津傷口渴;石榴皮搗汁飲服,或陳石榴焙乾研末,每次10-15克,米湯送服,可治療久瀉久痢。
  • 荔枝殼:荔枝殼有清熱消腫,收斂止血之功,水煎服可治療婦女血崩,外洗可治療小兒痘瘡。
  • 萵苣皮:萵苣皮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搗爛外敷可治療乳癰、疔瘡癤疥,外洗可治療小兒膿皰瘡。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