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老人便秘問題,中醫茶飲來順腸!老年人常見的便秘問題,可能引發肥胖、體臭、腹脹、厭食、癌症、神經衰弱、心血管等疾病。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喬韻文表示,便秘的後遺症很多,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猝死,需要及時治療以避免遺憾。

中醫「便秘」分三型 對應茶飲可緩解

中醫將「便秘」簡單的分為三型,熱秘型、氣秘型、虛秘型等,每種類型都有相對應的茶飲可以嘗試。到底什麼樣的情況算便秘?喬韻文指出,如果糞便滯留在腸內過久、排便時間間隔過長、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是,排便時間沒有延長,但排起便來不順暢且覺得困難;一星期內排便次數少於三次,且持續達六週以上,都算是便秘。

熱秘型口味重 可喝「纖暢決明茶」

喬韻文表示,熱秘型的民眾,通常愛吃燒烤炸辣等重口味的食物,水分攝取不足。臨床症狀包括大便乾硬、痔瘡、便血、肛裂、腹部脹滿、按壓作痛、口乾口臭、容易嘴破、長痘痘、心煩易怒、身熱面赤、小便短赤等。建議可飲用「纖暢決明茶」,以決明子、菊花、山楂等材料,將藥材洗淨,包入過濾袋以便重複回沖,置入保溫杯中,沖入沸水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

氣秘型易緊張 「玫瑰順氣飲」來調理

平時容易情緒緊張焦躁或憂鬱的民眾,或工作忙碌久坐少動而便秘的人,多半屬於氣秘型,臨床症狀出現大便秘結、肛門急迫重墜感、即使有便意也不易解出、常打嗝、脹氣或放屁、腹脹不欲食。建議飲用「玫瑰順氣飲」來做調理。準備粉紅玫瑰、決明子、陳皮等藥材,同樣置入保溫杯中沖泡即可。

虛秘型過度疲勞 醫推「人參首烏茶」

喬韻文說,如果平時過度疲勞,活動量小或長期臥病的人,腸胃蠕動較差所引發的便秘,屬於虛秘型。常見於年老體弱、產後虛損的婦女,因腹肌無力所致。臨床症狀是大便乾結或細軟,雖有便意,臨廁乏力難排出,解便後疲憊乏力短氣,常伴隨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等症狀。

針對虛秘型的便秘,她建議可飲用「人參首烏茶」,材料有黨參、何首烏、紅棗,將藥材沖入沸水悶泡20分鐘後即可代茶服用。此外,使用中藥材調理身體,最好到醫院經由中醫師診脈或詢問醫師,能達到更好的養生保健效果。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冬末春初,臨床表現為發熱,結膜炎,上呼吸道炎等,以頰粘膜出現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特徵,起病最初症狀為發熱,體溫逐漸升高,同時出現全身及呼吸道症狀。如全身不適、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伴咳嗽、流淚,流涕,兩眼結膜充血,畏光,聲音嘶啞等,起病第二天後患兒口腔粘膜充血粗糙,頰粘膜有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初為針尖大小,逐漸增大或部分融合,稱麻疹粘膜斑,有助於早期診斷,但出疹後2~3天即消失,經麻疹疫苗注射,患兒可不出現此粘膜斑。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麻疹疫苗的接種,麻疹的發病率已大大降低,但偶爾在流行季節出現少數麻疹患者。麻疹患者在出疹高峰期,患兒相當難受,熱度高,咳嗽重,兩眼紅腫,聲音嘶啞,哭吵不安,除必要的藥物治療外,護理得當會加速患兒早日痊癒,防止併發症發生。家庭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隔離: 麻疹流行期間應進行呼吸道隔離,以減少或防止本病傳播,一般應隔離至病人出疹後的第五天。對密切接觸者應嚴格隔離2-3周,如無症狀出現方可離開隔離區。流行期間,不要帶小兒外出或到公共場所遊玩,更不宜與麻疹患兒一起玩耍。
  • 居室通風: 室內保持安靜,空氣新鮮,經常開窗通風,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窗通風 30 分鐘以上。患兒應臥床休息,儘量保持環境安靜,房間窗戶上都要掛上暗色窗簾,使光線柔和,以避免陽光刺激眼晴。冬天最好一日開窗2-3次。
  • 空氣消毒: 空氣消毒可殺滅感冒病毒,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較好,常用的有食醋薰蒸法:將市售食醋與水按1:2比例配好後加熱薰蒸,每次薰蒸2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中藥艾葉、蒼術點燃以煙熏消毒。
  • 調理飲食: 飲食要求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如牛奶、果汁、稀菜粥、面片湯等,不宜吃油膩葷腥食物。隨著病情的好轉,可逐步調整飲食結構。患病期間要多喝開水,既可補充體液,又有利於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
  • 注意衛生: 患病期間特別要注意患兒耳、鼻、口、眼的清潔衛生。眼、鼻可用溫開水將毛巾浸濕後輕輕擦洗,口腔可在溫開水中加少許食鹽,用紗布或棉花一日清洗二次,口水或淚水流進耳朵要及時擦幹。衣服要寬大柔軟,蓋的被子重量適宜而衛生,防止受涼。
  • 藥浴促疹: 對麻疹出疹不暢者,可選用中藥水煎取汁藥浴,有很好的發汗促疹作用,可選用香菇、或西河柳、芫荽等水煎取汁藥浴,每日1-2次,連續2-3天即可。
  • 謹慎退熱: 麻疹患兒發燒時一般不要進行冷敷或服用退熱藥,這樣不利於出疹。如果高燒至 39.5 ℃以上,可遵醫囑用透疹劑擦塗四肢或用小劑量退熱鎮靜劑,以減緩患兒的痛苦。如發現患兒面色發青、呼吸困難、神志昏迷、抽筋等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Dated: 2004-04-13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台灣近期空氣污染嚴重,清明時節亦將屆,已有民眾開始掃墓祭祖、焚燒金紙,其所產生的空氣污染物,如PM2.5(細懸浮微粒)、PM10(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硫氧化物等,往往造成空氣品質惡化,也會刺激我們的眼睛及呼吸系統,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現今許多研究認為,人類部分的慢性疾病與空氣污染息息相關,除了外在做好防護之外,增強身體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

全面抗空污 養脾胃為首要

從中醫五行觀點來看,肺屬金,主管呼吸作用,並具有調節全身各臟腑經絡之氣的作用;脾胃屬土,為人體後天生化之源,只要脾胃化生的元氣充足,身體各臟腑得以滋養,肺氣自然充盈,所以想要增強免疫力,就要從養脾胃做起。而脾胃是否強健,要以消化系統的健康與否來判斷評估消化功能的功能,並不單單從食慾好壞或是排便順暢與否來判斷,還要觀察是否能正常消化、吸收!

脾胃之氣不佳 容易生濕聚痰或疲勞

中醫說「脾主運化」、「脾胃為人體後天生化之源」,意思指我們吃進來的食物,透過脾臟之氣的作用,能夠運送到全身所需要的地方,現代人飲食精緻,又吃得多,再加上進食匆忙、沒有充分咀嚼便將食物吞下,甚至愛吃冰涼食物,長期下來,脾胃無法維持正常消化功能,就容易生濕聚痰、水腫、喉嚨有痰不易咳出等症狀;此外,脾氣虛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勞,免疫力也跟著下降,因此就更容易生病。

所以,若要遠離空污危害,「健脾胃」必是首要之務。陳潮宗中醫師教你依循下列3項原則,一起養出健康好脾胃!

第一招 飲食:黃色食物最養脾 忌寒涼之物

調養脾胃的辦法,首先最重要便是改善飲食習慣,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嚥,不可囫圇吞棗;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平日若要吃冰品、生涼食物需注意適量,以免阻礙脾胃運作;飲食上須定時定量,正餐建議吃七分飽即止,不可過饑或過飽;而陳潮宗醫師認為黃色食物在五行中與脾胃同屬土,常食可裨益脾胃,平時也可以吃一些地瓜、黃豆、南瓜、香蕉、玉米等黃色食物來健脾養胃。

健脾飲:桃香芝麻奶

材料:核桃30克、黑芝麻20克、牛奶200㏄、糖適量。

作法:將核桃、黑芝麻磨粉,牛奶加熱後加入核桃、黑芝麻粉即可。

功效:滋陰壯骨,健益脾胃,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第二招 運動:運動提升脾胃功能 延年益壽

唐代著名醫家孫思邈曾說「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意指飯後散步緩行,可助脾胃消化功能,有助延年益壽。建議飯後30分鐘,可到附近公園緩緩散步,能幫助消化,保健脾胃。

第三招 按摩:按摩腹部護脾 有助消化養好脾胃

飯後若不便散步者,也可以試著,以手按摩腹部,可以促進腹部血液循環、增進腸胃消化功能,若能持之以恆,對脾的運化功能具有養護作用。按摩方法是:每次吃完飯後,將雙手搓熱,置放於上腹部,以順時針方向旋轉、輕柔摩擦按壓,方向由上而下、由左而右,連續做30次,長期下來便可達到養護脾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