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因"這一辭彙漸漸成為流行語時,頗有爭議的轉基因食品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擺上了餐桌。近年,有關轉基因食品是否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爭議日趨激烈,引起了全世界公眾的高度關注。但是,在中國,轉基因食品對大多數百姓而言,似乎仍然很陌生而遙遠。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稍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最基本單位,記錄著生物生殖繁衍的遺傳信息。通過修改基因能改變一個有機體的部分或全部特徵。
轉基因食品就是移動動植物的基因並加以改變,製造出具備新特徵的食品種類。譬如利用生物技術將某些動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上去,通過改造生物的遺傳組織,使其出現原物種原來並不具備的特徵,這些轉變可以按照人類所需要的目標來完成。
例如,人們可以用鮮魚的基因幫助番茄、草莓等普通植物來抵禦寒冷;把某些細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護它們不受害蟲的侵襲。而以這些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轉基因作物已達120多種,種植面積超過4400萬公頃,較過去4年增長了25倍之多。在美國,轉基因食品高達4000多種,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通商品。中國轉基因農作物和林木有22種,轉基因棉花已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但截至目前尚無轉基因食品批准上市。市場調查顯示,在中國市場上70%的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轉基因成分,像豆油、磷脂、醬油、膨化食品等等,所以很多公眾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和轉基因食品有了聯繫。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食品是從實驗室中走出來的,是人工製造出來的。在講究自然、生態、健康消費熱潮的今天,轉基因食品被不少人視為"異類",把它打入"冷宮",可以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倍受人們的質疑。在世界上,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其國內轉基因農作物種類最多,種植面積也最大。目前美國60%以上的加工食品都是以轉基因農作物為原料。美國公眾接受轉基因食品的程度也最高,民意測驗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接受並採用利用生物技術生產的糧食和食品。而抗議和抵制轉基因食品最強烈的要數歐洲的消費者。據調查,66%的法國人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在英國也只有14%的人接受轉基因食品,大多數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
從目前的情況看,轉基因產品確實有些方面還說不清楚。比如,食品安全方面有一些讓人懷疑的地方。雖然自從美國第一批轉基因番茄上市以來,全球約有2億多人食用過數千種轉基因食品,5年多來尚未報導過一例食品安全事件;中國進口轉基因大豆較多,據估計約有一半的大豆沙拉油中含有轉基因成分,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國外的有些報導仍然值得關注。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一位元研究人員在電視節目中公佈了他的實驗成果:用轉基因馬鈴薯飼養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的生長異常,體重減輕,免疫系統遭到破壞。這件事情,雖然後來被英國皇家學會組織的專門評審中定調為共有6項缺陷,但仍然引起了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懷疑。
其實,根據國際通行的生物安全評價辦法,按照轉基因生物對人類、動植物、微生態和生態環境的危害程度。
農業轉基因生物可分為4個等級:
- 安全等級Ⅰ(尚不存在危險);
- 安全等級Ⅱ(具有低度危險);
- 安全等級Ⅲ(具有中度危險)安全等級Ⅳ(具有高度危險)。
可見,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措施是有的,只要堅持"預先防範"的原則,是完全可以確保轉基因食品安全的。
另據介紹,轉基因食品的外表和天然食品沒有多大差別,它的味道與天然食品相似,或許更好一些。由於轉基因生物的產量高,它的成本其實很低。據介紹,從外國登陸的轉基因產品要比國內同類天然產品便宜20%至30%。有的轉基因食品中添加了提高蛋白質、維生素含量的基因,還能給人體補充適量的營養。可以這樣說,轉基因食品並不可怕,我們早就享受了雜交水稻煮出的飯香,而雜交水稻就是一次性轉移了無數個基因,也可以算是轉基因植物,而轉基因食品中含有的抗蟲、抗病基因對人體並沒有殺傷力。
關鍵在於監管爭論不下,阻擋不住,轉基因食品已經擺在了消費者面前,說不定,你家的餐桌上就有。而適應這一形勢,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也早於2002年3月份開始實施。
在國外,出於對食品安全的考慮,許多國家尤其是歐盟對轉基因食品進行了嚴格管理。在歐洲,歐盟暫停批准15個成員國經營新的轉基因食品。該組織還通過新法案,要求所有的轉基因食品必須有明顯的標籤。韓國對所有的進口大豆、玉米以及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加貼轉基因標識,並出具轉基因檢測證明。日本、美國也都實施了類似的政策。我國政府對轉基因食品的上市態度慎重。2001年6月,國家發佈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對"以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為原料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必須進行標識。
中國列入第一批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有大豆種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種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種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種子、鮮蕃茄、蕃茄醬。
按照規定,消費者在購買轉基因食品時,可向經營者詢問商品的性能、質地、有效期限、生產廠商等問題,經營者有義務有責任向消費者說明情況。而生產廠商則要在標牌上把產品的基本情況介紹清楚。有關專家提醒,對製造商不願粘貼標識的轉基因產品,消費者不要急於購買,而一旦購買時則須多問。消費者如果"吃"進了沒有粘貼標識的轉基因食品,可以向衛生、工商等職能部門舉報,根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對違反其規定的,可以沒收非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食品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必需品,對轉基因食品,消費者要睜大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