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須知

夏季天氣炎熱,人易疲倦,人體胃腸也易受暑熱的刺激,功能相對減弱,食欲欠佳。老年人要安然度夏,除了注意休息和睡眠外,還要保證胃腸功能正常,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所以食療養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以下五個要訣是老年人食養的重要內容。

一、飲食要衛生:

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新鮮瓜果能消暑解渴,且富含水溶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於維持體液的酸鹼度平衡,老年人適度多吃些西瓜、苦瓜、桃、烏梅、草黴、番茄、黃瓜、等瓜果有好處。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乾淨,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魚、蛋、肉等食品要注意保鮮防腐。 飲食用具、炊具如菜板要生熟分開使用,不可混雜,且注意消毒。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即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欲,調味解暑。夏季細菌滋生快,食品要現做現吃。

二、肉食要少用:

中醫認爲,脾(指消化系統)主濕,濕爲夏季的主氣,加之夏季氣候炎熱,汗出增多,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會出現食欲不振,胃納呆滯,肢軟乏力現象。故夏季食補重在健脾利濕,開胃消食,而藥粥療法,既可補充氣候炎熱丟失的水份,又可護養脾胃,寓藥於食,可謂一舉兩得。

炮姜白術粥:

炮姜6克,白術15克,糯米30克,花椒、大料少許。將上述四藥布包,先煮20分鐘,納入糯米,煮至粥熟,去藥包服食,每日1劑。可溫中健脾,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大便溏泄、脘腹脹滿、四肢無力等。

山藥大米粥:

山藥100克,大米100克。將山藥洗淨,切片;大米淘淨,與山藥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爲粥食。山藥既是一味補益性中藥,又是日常佳蔬,早在《本經》中已將其列爲“上品”藥材,《本草綱目》言其可“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扁豆荷葉粥: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葉1張,大米50克。先取扁豆煮沸後,下大米煮至扁豆粘軟時,下荷葉、冰糖,煮20分鐘後即成。可清暑利濕,和胃厚腸,適用於暑熱感冒,肢體重困,大便溏薄,口苦尿黃等。《本草綱目》言其“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病,清暑除濕而解毒也”。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大米200克,調料適量。將豆、米淘淨,先取赤豆煮沸後,納入大米煮至粥成,調入食鹽、味精服食。可健脾利水,適用於脾胃虧虛,肢軟乏力及水腫病、腳濕氣等。本品甘能補脾,性善下行而利水,爲滋養性食療佳品。

苡米粥:

苡米50克,白糖15克。將苡仁洗淨,加清水適量煮爲稀粥,白糖調味服食,每日1劑,連續30天。可清熱利濕,適用於濕困脾胃,口苦粘膩等。苡仁是一味名貴中藥材,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祛濕除痹,清熱排膿,通淋止瀉之功。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alt

 

 

夏季烈日熏蒸, 酷暑難耐, 人們在工作、 勞動或學習時, 往往因氣候炎熱而發生中暑。 若能經常食用一些清熱防暑, 利尿通淋的藥粥, 可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現介紹幾則防暑藥粥, 供選用。

1.竹葉粥:

鮮竹葉50克(幹者30克),蘆根30克,生石膏、大米各60克,白糖適量。將竹葉、蘆根、石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稀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分2 ̄3次服食,可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竹葉清心火,利小便、石膏清熱瀉火、蘆根養陰生津,除煩止渴。竹葉粥既可預防中暑,又可治療中暑發熱,口渴心煩,小便短黃。

2.蘆根粥:

鮮蘆根150克,竹茹15克,大米60克,生薑3片。將蘆根洗淨,切段,與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大米、生薑煮?稀粥,分2次服食。可清熱除湎,生津止嘔,可治療中暑煩渴,噁心嘔吐。

3.決明子粥:

決明子15克,白菊茶10克,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取決明子入鍋中炒至有香氣溢出時取出,候冷後與菊花同煎取汁,加大米煮?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可清熱瀉肝,明目通便。決明子清肝,明目,通便;白菊花清肝火,散風熱。適用于中暑頭目眩暈,頭痛便秘。還可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4.白扁豆粥:

鮮扁豆120克(幹者60克),大米60克。將扁豆洗淨,與大米同煮?稀粥,分早晚2次服食。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和中目嘔,此方既可預防中暑,又可治療中暑。

5.花粉生地粥:

花粉、生地各30克(鮮者60克),大米30克。將二藥水煎取汁,或將鮮者切片煎取濃汁,加大米煮?稀粥,每日2劑,可清熱生津,涼血止渴。《本草新編》雲“生地,涼頭面之火,清肺肝之熱”。《神農本草經》言花粉“主消渴,身熱,煩渴,大熱,補虛安中”。因而花粉生地粥既可防治中暑,又可治療暑病傷陰,低熱不退,口鼻出血諸症。

6.車前葉粥:

鮮車前葉30克,蔥白1莖,大米50克。先將車前葉洗淨,切碎,與蔥白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稀粥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車前葉性味甘、寒而無毒,《藥性論》言其可“利小便,通五淋”,因而對中暑心胸煩悶,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等有明顯療效。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