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一個人明明只有兩隻手,卻有人不自主地把自己活的像八爪章魚一樣,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家裡、公司都要掌控,小心可能是具有「章魚性格」。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章魚性格」的人對別人或事情的掌控性強,身心容易耗竭;若沒有適當調整做事方法或心態,長期恐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失眠或焦慮症。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40歲職業婦女王小姐,主訴自己每天忙得要死,對公司同事及家人都很關心,但最近同事聚餐都不找她,有被排擠的感覺,老公不但不體諒,還說是自己活該,連讀國中的兒子也不太跟她講話,讓她頓時覺得家庭、工作二頭空,每天失眠、焦慮,還因為胸悶、全身痠痛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問題,讓她相當困擾。

經診斷評估王小姐,具有明顯「章魚性格」卻不自知,長期過度介入旁人的生活引起反彈,最後事情不如她預期,事情無法掌控而引發焦慮症發作。

楊聰財醫師說,「章魚性格」的個案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媽媽級」的人,人格類型偏A型性格,凡事追求完美、做事積極快速,加上對事情很敏感,做事有點神經質。臨床上常見親子衝突中的媽媽,對孩子有很強的控制慾,擔心課業、交友,還會強迫孩子參加各種才藝課程;一旦孩子不順從,就感覺胸口悶、睡不著,最後覺得全身不舒服,就醫檢查卻沒有疾病。

具有章魚性格的人,在工作上也會從早忙到晚,管上司的決策、也管下屬的穿衣風格;在家則會管小的也管老的,讓別人覺得她的生活過得很充實。然而,過度的關心也容易造成人際上的疏離,在公司有問題老闆不想問她,有聚會時下屬不願找她;在家裡老公懶得跟她分享心事,小孩也嫌她很煩,最後自律神經繃出問題,覺得全身都不對勁,導致焦慮和失眠。

楊聰財醫師強調,章魚性格者通常不自知,總是等到事事不如自己預期,才會發現身體不舒服而就醫。長期沒有調整的話,很容易造成失眠及焦慮症狀,最後損及腦健康力。提醒民眾,若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章魚性格的人,可以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性格測驗。若目前正飽受自律神經失調、或已經有焦慮及失眠症狀的章魚性格者,也可以透過心理會談釐清困擾自己的癥結,學習放鬆技巧及適度放手的方法!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主辦,委由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執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1.3%,大約每10位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其中家庭主婦、退休人員出現慢性失眠的比率更高居一、二名。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胸腔科主任陳濘宏指出,慢性失眠症狀包括「30分鐘無法入睡」、「半夜醒來不易再入睡」與「比預定的時間早醒」,若發生頻率為一星期3次以上,超過3個月,就屬於慢性失眠。

家庭主婦、退休人員 慢性失眠比率較高 在這項「台灣常見睡眠問題盛行率的變化趨勢:一個10年的橫斷性重複調查」數據中,家庭主婦中,慢性失眠者的比率占22.3%,退休人員的比率為18.5%。分占一、二名。

研究分析顯示,慢性失眠所有人平均發生率為11.3%,而60-69歲慢性失眠比率為22.7%,50-59歲慢性失眠比率則占16.7%,這代表年長者的失眠比率較高。

荷爾蒙變化、生涯改變 都可能影響睡眠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從研究數據來看,女性失眠比率高於男性,可能與生理期、更年期、懷孕等荷爾蒙變化有關,或者也和帶小孩、家管身分有關。

吳家碩心理師分析,家庭主婦、退休人員有個共通性,作息可能較不固定,加上女性可能因結婚、懷孕、生小孩而成為家庭主婦,或者退休人員面臨生涯改變,這些都可能造成壓力,影響睡眠。此外,更年期女性中,更有約62.4%的人表示,更年期症狀的確會影響睡眠。

運動、作息穩定、少用3C有助睡眠 必要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吳家碩心理師建議,民眾睡前30分鐘盡量不要使用手機、3C電子產品,作息也要盡量維持穩定、規律運動,以提升睡眠品質。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庚醫院北院區發言人李學禹醫師也建議,民眾若有睡眠問題,感覺自己睡不好,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原本是快樂的情侶,卻因為討論到結婚,而讓她夜夜失眠!精神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有不少人因為面臨結婚,進而出現婚前焦慮症,這些準新人最焦慮的事,竟然是以害怕面對公婆為首,不知該如何和對方家人相處,以及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最焦慮的原因。

婚前焦慮症最害怕面對公婆

陳大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表示,會出現婚前焦慮症,主要還在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害怕有未知的改變,因而產生不確定的焦慮;根據統計,有婚前焦慮症的病人中,最害怕的原因以不知如何面對公婆居首,不知如何和對方的家人相處佔二分之一,其次則是金錢,佔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一則是對方是否有何疾病,也是焦慮原因。

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

臨床上,就有人會因為婚前焦慮症而出現失眠、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會有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陳大申指出,通常都是因為壓力產生的身體不適;根據研究發現,婚前焦慮症其實不亞於家庭變故,有人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要非常小心。

尋求心理諮商針對原因列表討論

對於婚前焦慮症的治療;陳大申建議,應該要先尋求心理諮商,針對患者不確定的焦慮原因可以先行列表,再進一步討論要如何處理;另外,如果有出現身體上的不適,也可服用藥物來改善,例如有失眠困擾,可以服用鎮定劑或是安眠藥,或是抗焦慮用藥也有幫助,只是藥物治療應該要放在後線。通常在經過心理諮商後的準新人,大約每十對中,有七對可以獲得改善而走入結婚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