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年假雖然只有6天,但仍可能有年假症候群!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只要放假超過2天以上,有些民眾隔日上課、上班,就可能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濟、疲倦感,甚至腸胃不適、失眠的情形,建議收假前半天,最好待在家中、停止玩樂,當晚11時前就應上床睡覺。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年假雖然只有6天,但假期已經將近一個星期,比平常周休二日多出3倍,由於放長假時,大腦下視丘的節律中心較放鬆,會分泌較多的荷爾蒙、褪黑激素,讓人感覺心情放鬆、身體懶散,容易熬夜、晚起。

一旦長假結束,又沒有做好心情調適,大腦無法及時適應壓力,則可能出現種種身體不適現象。楊聰財舉例,臨床常見患者上班、上課無法專心及注意力不集中,或心情煩躁、食慾不振,甚至失眠、腸胃不適等都可能發生。

如何預防年假症候群呢?楊聰財建議,首先不要把假期用滿,不要到晚上8、9時還在外面玩樂,最少留半天做收心準備,可以做簡單運動、整理上學、上班的東西,以及吃清淡食物,當晚11時前就入睡。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人要好好睡一覺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尤其是手機的普及使用,現在的人無論是生活、工作及休閒都離不開手機,許多專家都強調手機的使用除了會讓人陷入慣性的迴圈而不能休息,也會因為光線的刺激,讓大腦維持警醒無法成眠。另外,許多人因為睡前有煩惱的事情,會藉由抽菸來克服焦慮,卻不料抽菸時尼古丁會刺激腦部,因而使許多興奮性胺基酸上升,反而會導致睡不著覺,而喝酒看似能促進睡眠,其實卻會造成無法深睡或只能片段睡著無法久睡,如果長期飲酒甚至會傷肝和傷胃,甚至影響到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

失眠原因多 對症下藥前需評估

對於失眠的定義,廣義上只要是一覺起來,你仍然覺得精神無法甦醒或無法有飽滿的感受就算是失眠,所以目前針對失眠的測量也慢慢從睡眠本身活動力、腦波、心跳或是呼吸等的監測,轉為重視非睡覺期間的精神及各項能力來做為測量的標準。

隨著研究的進展也發現,影響睡眠的原因除了環境之外,體質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有腦部病變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憂鬱及躁鬱等的人比較容易失眠;而身體疾病如糖尿病、洗腎或腎病變、心絞痛、氣喘、慢性肺炎、胃炎或胃食道逆流、關節疼痛及退化性關節等,或是女生在更年期、懷孕或月經來之前也都可能影響睡眠;另外,若是使用具有中樞神經刺激效果的藥物也可能影響睡眠。

安眠藥分3種 據症狀給予不同治療

在改善身體狀態及調整壓力之後,若效果不佳,通常醫師會建議要短暫使用安眠藥來助眠。而安眠藥依照其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中效及長效藥品:短效藥品是用作協助入眠用,中效或長效藥品則是維持睡眠或增加睡眠深度。

通常短暫失眠的病患會建議使用一個月內的藥品治療;而慢性失眠的病患則會根據伴隨的症狀來做藥品的調整,如伴隨憂鬱的失眠病患,可將安眠藥轉作具有助眠效果的抗憂鬱劑,而若是因為睡前的焦慮而影響睡覺的病患,則會考慮放鬆訓練或是抗焦慮劑。 安眠藥別亂吃 正確服用遠離藥物濫用危害

通常超短效的安眠藥比較容易有成癮的問題,而目前多家醫院及診所都已經不再採購,成功控管重複用藥的問題。長效藥品則可能造成起床後無力,導致跌倒的問題,特別是老人家肌肉無力的時候,較不建議使用長效或具有肌肉鬆弛效果的安眠藥,而關於少數藥品會有暫時影響記憶的問題,醫師也會盡量在返診的時間內做記憶的評估,以減少長期用藥的影響。

1名60歲婦女,某次因敷臉造成過敏性濕疹,皮膚不但出現嚴重紅腫、泛癢等症狀,甚至出現失眠等現象,七年來不斷尋遍不同診所看診,卻仍未改善,一度還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直到開始改變飲食,拒絕刺激性食品後,嘗試更換釋壓床,才逐漸紓緩症狀,改善睡眠品質。

造成失眠的原因較多樣性,治療上必須根據患者的症狀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療效;開業身心診所醫師楊聰財表示,尤其身心健康的基本就是必須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若是睡眠不佳,最先影響的就是腦部。

醫師楊聰財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就曾有患者失眠長達十多年,但透過睡眠檢查後,指導病患助眠技巧,並配合藥物,經過三至六個月治療才總算改善,其實根據統計,出現失眠原因,心理因素占7成,生理問題2成,環境則佔1成,通常超過一周的失眠就恐是身心出了問題所影響。

現代人往往壓力較大,容易出現失眠現象,市面上也常看到相關品牌的釋壓床,其實除了透過飲食、運動外,若是仍要購買,建議也應多比較,且尋求專業認證較安全;楊聰財提醒,患者睡前也可透過按摩,讓肌肉放鬆,並遵循醫師指示服藥,就能有效舒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