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全球都面臨人口迅速老化的問題!中正大學身處在全台老化最嚴重的嘉義縣,為關注問題,近20年來積極投入成人教育、人權與勞動權益、高齡財務風險、福祉科技與醫療輔具、身心健康促進等研究;此外,更在2016年整合校內資源正式成立「高齡研究基地」,進行全面性深入分析、瞭解與回應高齡社會需求。

高齡研究基地領頭 突破人口高齡困境

中正大學副校長兼高齡研究基地總召集人郝鳳鳴表示,中正大學高齡研究基地已深入調查嘉義縣市產業現況與需求,將與工研院陸續合作掃瞄式熱感應隱私照護系統、工具機智慧主軸之健康監測及診斷、石斑魚病毒檢測及水質淨化、循環農業資材開發、電動機車共享模式與大數據分析等應用研究計畫,希望實際執行應用研究後,補充在地產業發展的技術缺口。

共享經濟 讓長者更自立

郝鳳鳴指出,共享經濟正夯,高齡基地也推出電動機車租賃系統,串聯中正學區、民雄鄉的交通網絡,兼顧環保與使用性。此外,市面上有不少優良的高齡輔具,卻不易被發現,有鑑於此,日前高齡基地與工研院召開「高齡輔具友善設計生態系」共創大會,邀集產官學研界人士共商如何開創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與應用服務,盼透過輔具介入,能讓高齡者生活自立。

老年問題多 高齡基地推永續發展

郝鳳鳴指出,大多人常把高齡與長照劃上等號,認為只須催促政府處理長照議題就好,但高齡不是長照,老年問題是全面性,包含產業、在地社會發展、社會服務等。人口老化造成社會勞動力下降、市場萎縮、人口外流,讓經濟發展停滯;而中高齡者普遍受到年齡歧視,不僅再就業困難,經驗傳承也出現斷層。高齡基地把雲嘉地區當做第一階段的服務場域,串聯在地各個據點,不再只是單打獨鬥,成為一個永續性的系統,無論是否有外來資源挹注都能在地自生。

積極培育人才 把危機化為轉機

郝鳳鳴解釋,中正大學想做的是讓老有所用,讓產業不要因為高齡化撤離,然後滅村、滅產業,應用劣勢創造更多生機。未來中正高齡基地將實務與研究並重,積極進行人才培育,同時持續與政府、研究單位、公益團體、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合作。

老人最怕跌倒,今年一月,台泥董事長辜成允不慎跌倒過世,震驚各界!年長者跌倒容易造成失能甚至死亡,因此防跌已經成為目前醫界努力的方向。跌倒時應如何自救,儼然成為社會新課題;因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將健體防跌課程帶入社區,希望藉由此項服務,擴展長照2.0服務項目,提升對年長者的照護。

以社區為基礎建立樂齡新視窗

根據統計,105年台南市長期照顧需求人數為57,632人,其中安南區老人人口數18,394人,長期照顧需求人數則達4,492人。安南醫院為提供適切、可近的照護模式,以社區為基礎,建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服務體系,除能維持、增進失能長者健康與生活品質,更能延長國人健康平均餘命。

安南醫院推防跌 讓銀髮族享自主能力

安南醫院行政副院長陳鴻文表示,目前在醫療服務日益精進外,在社區的健康營造工作上亦不遺餘力,提供環境讓年長者有尊嚴的成功老化。除了透過防跌計畫,讓長輩具自主能力,並 能預防社區衰弱老人成為被照顧者,以及增進輕、中度失能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醫院結合社區資源 有效達在地老化目標

安和里長吳武當與安和社區關懷據點韓明蓉隊長指出,安南醫院結合在地資源,服務在地及鄰近社區衰弱、輕及中度失智失能的長者。在發生失能前,或已有衰弱現象時,提供活潑、有趣且具實證應用或本土研發的照護方案,預防失能、失智的發生及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並且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老年生活如何過得快樂?根據研究指出,朋友是老年生活快樂的關鍵,其影響力更勝家人。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司因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社會趨勢,積極研擬中高齡就業條例,鼓勵高齡者參與志工服務,活化老年生活!

活化老年生活 朋友比家人更重要

開業醫范樂群院長表示,東方社會較強調集體主義,看重家庭成就,容易自我壓抑,對友情的付出較為保留。長者因生活習慣、價值觀與子女出現差異,較容易產生衝突;同齡的朋友則可以分享相同話題與經驗,從中獲取共鳴與情感交流,滿足愛與歸屬感的需求。范樂群進ㄧ步表示,若想要在老年階段與朋友同樂、找到生活樂趣,需要長期經營與挑選合得來的朋友,老年階段才能走出戶外,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與模式。

銀髮族的快樂關鍵 個人控制力為首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朋友的重要性從青少年階段即開始,友誼的影響力也會隨年齡增長而強化。葉雅馨強調,因為年齡相仿的朋友擁有相近的經驗、時代背景或關注的議題,故可以獲得共鳴以及情感交流,不像家人間常須承擔責任,沒有得選擇,這其中也隱含對健康促進相當重要的個人控制力。

相互協助與支持 能讓關係更持久

葉雅馨建議,降低對朋友的要求並將分類,如有些朋友適合一起運動;有些能相聚聊政治;有些則擁有廣大人脈,需要時可以給予協助。若能在人際相處過程,相互協助與支持,關係則可以更持久;多與能深談、相處自在的朋友互動,釋出關心,相約定期聚會,建立好的關係,對年長者身心健康的影響也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