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容易出現副作用 口腔潰瘍首當其衝 

許多患者接受化療後,常會有口乾舌燥,甚至口腔潰瘍、刺痛等副作用出現,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患者進食意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王嘉華指出,想要解決化療後帶來的副作用,可透過醫、護、病三個方向去了解,有效提升居家照護的生活品質。

化療雖能幫助消滅癌細胞,但相對也會影響正常的細胞生長;王嘉華說,像是造血、胃腸、口腔黏膜以及髮根等,都可能因化療造成影響,常見的症狀有嘔吐、禿頭或口腔黏膜受損等,其他還包括出血、感染以及貧血等,都會降低患者體力,甚至繼續治療的意願。

護理師王嘉華進一步說明,想要改善化療後副作用,像是口腔黏膜受損患者每天應攝取2000到2500CC的水分,飲食上,可多選擇較軟且溫和性的食物,避免攝取過酸或刺激性食物,刷牙時可選用軟毛牙刷,才能避免傷害口腔黏膜組織,另外也可利用1/2茶匙的鹽加上200CC的溫開水製成鹽水,當成漱口水使用,有助於保護口腔黏膜組織。

化療期間,患者每天都會接受全口腔檢查,若發生口腔黏膜損傷時,醫師就會給予止痛劑等幫助改善症狀,一般而言,口腔黏膜受損的副作用會隨著輔助性藥物的介入慢慢減緩,但仍需依照個人身體狀況而定;王嘉華提醒,化療期間,若出現類似症狀,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早期發現,就能早期給予適當的照護。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