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發燒不退 川崎氏症上身

住在台中的3歲黃小妹妹,近日發燒多日不退,被送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經醫師診斷,罹患川崎氏症。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主任馬志豪表示,川崎氏症是常見的小兒後天性心臟病,好發季節為4到6月,若小朋友發燒超過5天,就要特別留意,因為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就可能引發冠狀動脈瘤,不可不慎。

據了解,小妹妹一開始發燒時,家人以為僅是感冒,沒想到發燒多日不退,緊急就醫。當時患者兩眼因結膜充血而變紅;嘴唇紅裂出血,味蕾也特別突出,為典型的草莓舌;手腳末端紅腫,且四肢和軀幹出現紅斑皮疹,皆屬於川崎氏症特徵。小兒心臟科醫師林聖哲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血管發炎擴大,並有心包膜積水,證實為川崎氏症。

馬志豪解釋,川崎氏症是全身性的血管炎,會使冠狀動脈血管凸出變形、瘤狀化,可能演變成後天性小兒心臟病、感冒、泌尿道感染和發燒症狀等。必須注意的是,若形成血管瘤,幼兒也可能出現如老人般的心肌梗塞,有血管爆裂猝死的危險。目前台灣每年約有800名川崎氏症新增病例,4到6月是發病高峰期,因此在此季節,若發現家中兒童有高燒超過5天的情形,需更加留意。

川崎氏症常見的特徵有五種,如紅眼睛、草莓舌、頸部淋巴結腫大、四肢末端紅斑浮腫,以及身體出現皮疹等,為發病警訊,應立即就醫。馬志豪說,在川崎氏症治療上,黃小妹妹利用免疫球蛋白和高劑量的阿斯匹靈治療,住院6天後出院,返家後持續2個月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目前已痊癒。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