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Ambrx與百濟神州宣佈針對新一代生物藥的開發達成全球研發合作

-Ambrx將獲得1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就提供其基因密碼擴增(Expanded Genetic Code)專利技術平臺与百濟神州合作開發新型生物候選藥物,以及開發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和潛在產品銷售專利使用費,並且有資格獲得潛在後續研究專案的額外預付款
-百濟神州将獲得此次合作中產生的所有藥物產品的開發和商業化的全球授權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麻省劍橋和中國北京2019年3月6日電 /美通社/ -- Ambrx Inc.是一家致力於研發創新型蛋白質療法的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免疫腫瘤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兩家公司今日宣佈達成全球研發合作。Ambrx開發的基因密碼擴增(Expanded Genetic Code)專利技術平臺,可以在大腸桿菌(ReCODE™)及中國倉鼠卵巢細胞(EuCODE™)中將非天然氨基酸有效地插入到蛋白中。通過這項技術,蛋白質可以進行特定位點專一性修飾,從而創造潛在的同類第一以及、或同類最優的創新型蛋白藥物。本次合作旨在借助經臨床驗證的Ambrx藥物開發技術平臺及百濟神州的專業知識和資源來開發和商業化新一代生物药。

百濟神州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歐雷強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有機會使用Ambrx的技術平臺來開展新型生物药的研發。這項技術能有選擇性、針對性地將非天然氨基酸插入在蛋白質的任何位點。我們相信採用這項定點特異偶聯技術,百濟神州能夠進一步拓展新一代生物药組合。此次與Ambrx的合作進一步證明,無論是通過內部資源和能力或是通過建立外部合作關係,百濟神州都致力於針對創新性早期研究專案的投資。」

根據合作條款,Ambrx將獲得用於開展首批專案研究活動的1000萬美元的預付款;如百濟神州決定開展後續的研究專案,Ambrx還將獲得至多1900萬美元的額外預付款。 此外,Ambrx可獲得合計至多4.46億美元的所有專案的潛在研發、註冊和基於銷售的里程碑付款,另加未來全球銷售的分級專利使用費。百濟神州將獲得此次合作關係中產生的所有藥物的全球開發及商業化授權。

Ambrx新上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田豐博士表示:「百濟神州是一家振奮人心、發展迅速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新型抗癌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們對此次達成的廣泛合作十分興奮。通過Ambrx的技術平臺,我們期待與百濟神州的團隊共同創造創新型藥物,也計畫借助百濟神州的資源和專業知識將包括靶向腫瘤的免疫藥物在內的新型生物藥推向全球市場。」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的、商業階段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分子靶向和免疫腫瘤療法的研發。 百濟神州目前在中國大陸、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擁有超過2,200 名員工,在研產品線包括新型口服小分子類和單克隆抗體類抗癌藥物。百濟神州目前也正在打造抗癌治療的藥物組合方案,旨在為癌症患者的生活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 在新基公司的授權下,百濟神州在華銷售 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納米白蛋白顆粒結合型)、瑞複美®(來那度胺)和維達莎®(注射用阿紮胞苷)[i]

關於Ambrx

Ambrx Inc.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運用一項遺傳密碼子擴充技術創造一流的新型生物製藥,包括抗體藥物偶聯(ADC)、免疫調節蛋白、雙特異性抗體及其他具有先進藥理特性的治療性蛋白質。 公司正在開發ARX788,一款潛在的用於治療乳腺癌和胃癌的一流ADC。借助Ambrx 獨有的技術平臺, Ambrx與百時美施貴寶、安斯泰來、百濟神州、Elanco及浙江醫藥公司研發的合作專案正處於不同的臨床研究階段。Ambrx正在打造一個強健的候選產品系列,在多項治療領域中,創造最佳的療效、安全性及使用便利性。

百濟神州前瞻性聲明

根據《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要求,該新聞稿包含前瞻性聲明,包括在與Ambrx合作協定下關于未來研究、開發和可能的商業化行為,潛在的向Ambrx支付的付款和/或版稅,藥物開發的速度和結果以及其他非歷史性信息。 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 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援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程表和進展以及產品上市審批 ;百濟神州的上市產品及藥物候選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對其技術和藥物知識產權保護獲得和維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有限的營運歷史和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年度報告的 10-K 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i] ABRAXANE®, REVLIMID®, and VIDAZA®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Celgene Corporation.

重大研究稱貓爪草可抑制減緩腦部斑塊與纏結

-來自亞馬遜雨林的植物提取物PTI-00703貓爪草

華盛頓州埃德蒙茲2019年3月6日電 /美通社/ -- 《Scientific Reports》最近發表了一篇具有重大意義的研究文章,相關的研究發現有助於促進老年人的大腦健康並減輕記憶缺損。名為「亞馬遜雨林植物貓爪草(貓爪草)及其特定的原花色素成分可有效抑制和減緩大腦斑塊與纏結」(The Amazon rain forest plant Uncaria tomentosa (Cat's claw) and its specific proanthocyanidin constituents are potent inhibitors and reducers of both brain plaques and tangles)的文章表明,亞馬遜雨林的植物提取物PTI-00703貓爪草作為一種有效的天然成分,能夠抑制與減緩大腦內β-澱粉樣斑塊與Tau蛋白纏結的積累。大腦內β-澱粉樣斑塊與Tau蛋白纏結的積累導致我們年老後記憶喪失。

Snow博士與其團隊全面證實了PTI-00703貓爪草里的主要多酚(原花青素)有效抑制和減緩了大腦斑塊與纏結形成,並首次解釋了這些特定的多酚如何有助於腦部健康。這是首個解釋了斑塊與纏結蛋白質的β折疊如何因一種新發現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特定多酚而分解的文章。

研究文章(請瀏覽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38645-0)的作者為全球著名的大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Alan Snow博士。來自八個不同研究機構的精英在長達10年的研究中做出了傑出貢獻,呈現了有關PTI-00703貓爪草的效用和作用機制的大量重要新發現。PTI-00703貓爪草是能夠抑制大腦斑塊與纏結的天然植物提取物。

已破解的作用機制亮點包括:

  • PTI-00703貓爪草的主要多酚成分透過血液快速進入大腦(數分鐘內)
  • 來自PTI-00703貓爪草的小分子多酚成分然後綁定至斑塊中的β-澱粉樣蛋白與纏結中的Tau蛋白
  • 這些成分形成楔狀,完全精確地釋放斑塊中β-澱粉樣蛋白小纖維和纏結中Tau蛋白細絲的β折疊二級結構,讓斑塊和纏結幾乎即刻分解為無定形的非纖維狀物質
  • 腦部小神經膠質細胞隨後清理無毒物質並將之從腦中清除
  • 三個月內大腦中斑塊減少50-60%,腦中有斑塊的轉基因鼠的短期記憶因此顯著提升(50-60%)
  • PTI-00703貓爪草的主成分還明顯降低了腦部炎症

研究主要作者Alan Snow博士表示:「這篇文章證明,在腦部健康中起作用的複雜代碼,即蛋白多酚,尤其是PTI-00703貓爪草,終於被人們破解。數世紀以來,研究人員(包括我)一直試著解開這個生物難題,以便開發一種減緩腦部斑塊和纏結的藥物,而大自然成瞭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

Snow博士接著表示:「這對於腦部健康、腦部老化和年齡相關的記憶減退研究等領域是一個重大突破。我們計劃明年開展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人體臨床試驗,我堅信,研究將進一步支持我們在本篇文章中發表的結果。在意記憶的人應重視這篇里程碑式的文章。誰能想到亞馬遜雨林深處的植物能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呢。」

Alan Snow博士簡介-主要研究者兼主要作者

Alan Snow博士是全球最知名的大腦老化與阿爾茨海默病權威之一。他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病理學前教授級研究員,10多年來一直擔任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中心項目的團隊領導人。Snow已經發表了大量關於腦部斑塊與纏結的文章,並且第一個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與朊病毒病中硫酸類肝素蛋白聚酶(HSPGs)的存在。研究發現,HSPGs與阿爾茨海默病與其它澱粉樣變病的起因息息相關。他是340項已發表專利的發明人,曾獲得邁克爾-J-福克斯基金會帕金森病研究的LEAPS大獎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18項補助金,包括識別新斑塊與纏結抑制劑的補助金。Snow博士3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大腦老化、記憶喪失和腦部斑塊與纏結,目前是華盛頓埃德蒙茲Cognitive Clarity Inc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亞太地區最具創新精神的醫療保健初創公司Halodoc募集6500萬美元

-繼續提高印尼醫療保健服務普及范圍

印尼雅加達2019年3月6日電 /美通社/ -- 印尼領先的醫療保健平台Halodoc已經通過B輪融資募集了650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新投資者大華創業投資管理公司(UOB Venture Management)領投,其他新投資者包括新電投資(Singtel Innov8)、韓投伙伴(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和藥明康德(WuXi AppTec)。現有投資者也參與了這輪融資。

Halodoc Pharmacy Delivery
Halodoc Pharmacy Delivery

Halodoc是一個數字醫療保健平台,包括一個移動應用和網站,使印尼各地的客戶能夠隨時隨地向該國20000多名執業醫師進行實時咨詢。2018年,其平台使用率增長了2500%,體現了人們對便利的醫療保健服務的強勁需求。客戶可以預約要求上門進行實驗室檢查,使用該應用從1300家藥店訂購藥物,一小時內即可送達。

Halodoc已與1400多家醫院和醫療服務提供商在印尼全國范圍內建立合作,以改善就醫體驗。這項合作使客戶能夠縮短藥房預約等待時間,並通過醫保聯網實現無現金就醫。隨著其服務在2019年繼續發展,Halodoc將利用新的資金,完善醫院和保險合作伙伴的線上線下醫療體驗。

Halodoc被致力於研究亞太地區醫療保健初創生態系統的機構Galen Growth Asia評為2018年11月「亞洲最具創新精神的初創公司。」

Halodo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onathan Sudharta表示:「如今,我們每月為兩百萬客戶提供方便可靠的醫療保健服務,其中一半客戶來自雅加達以外地區。在擴大傳統醫療保健服務的覆蓋面,為廣大人口提供更好的服務普及機會方面,仍有巨大的技術發展潛力。這些戰略投資和合作將使我們能夠加快腳步,打造一個可提高數百萬印尼客戶獲取便利的醫療保健服務機會的平台。」

大華創業投資管理公司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Kian-Wee Seah表示:「Halodoc的願景是利用技術使印尼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每個人都能輕松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同時優化有限的醫療資源。對Halodoc的這項投資反映了我們支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負責任的投資方式。」

Halodoc已經與其對醫療保健未來有著相似願景的現有投資者Openspace Ventures、Clermont Group、Blibli.com和InvestIdea建立了密切合作。同時,Halodoc的戰略合作伙伴GOJEK Group繼續其對Halodoc成功的承諾。 GOJEK總裁Andre Soelistyo表示:「在GOJEK,我們一直專注於解決問題,讓印尼和東南亞人民的生活更美好。Halodoc擁有一致的觀點,這也是它成為我們最早的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之一的原因。我們共同打造GO-MED,由此Halodoc的服務通過GOJEK應用提供給我們數百萬用戶。我們為向該公司及其管理團隊提供支持感到無比自豪,並期待著深化我們兩個平台之間的整合。」

圖片-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0305/2393476-1
圖標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0305/2393476-1LOGO

口服和局部用藥聯合療法對治療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療效更好

-Galderma:最新數據顯示,口服和局部用藥聯合療法在治療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方面具有更好的療效

瑞士洛桑20193月4日電/美通社/ -- 首項隨機臨床試驗將40毫克強力黴素緩釋(DMR)膠囊+1%伊維菌素霜(IVM)聯合療法與IVM+安慰劑療法治療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病人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對比,試驗結果顯示,12周內使用聯合療法治癒(100%病灶清除)的病人數量是使用IVM+安慰劑療法治癒的病人數量的兩倍多。

Galderma今天發佈了ANSWER研究結果,據該結果顯示,與IVM+安慰劑療法相比,12周內使用DMR+IVM聯合療法治療的嚴重丘疹膿皰性紅斑痤瘡病人(IGA 4*),其炎症損傷顯著減少。

臨床醫生經常使用局部用藥和口服聯合療法來治療紅斑痤瘡。之前的研究證實了聯合療法具有更好的療效。[1]最近的研究已證實,每天使用一次IVM的療效比每天使用兩次甲硝唑凝膠0.75%更好。[2] ANSWER是首項評估IVMDMR聯合療效的研究,DMR也是唯一一款獲批用於紅斑痤瘡炎症損傷治療的口服藥。

據該研究結果顯示,12周內使用聯合療法治癒的病人數量是使用IVM+安慰劑治癒的病人數量的2.5倍(17.8% 7.2%)。與IVM+安慰劑療法相比,DMR+IVM聯合療法能夠更快的發揮療效,第四周內便展現了明顯的療效。兩種治療方案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安全性方面無明顯差異。這些數據已做成海報,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的2019美國皮膚病學會(AAD)年會上展示。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JDR Dermatology Research/Thomas Dermatology的整骨療法師James Del Rosso博士正在AAD年會上闡述這些數據,他表示:「不論是對嚴重紅斑痤瘡病人,而是對該領域的臨床醫生來說,ANSWER都是一大進步。據這些數據顯示,與IVM單獨療法相比,IVM+DMR聯合療法不僅安全,療效更佳,而且能夠更快的發揮治療效果。」

「痊癒對於慢性紅斑痤瘡病人來說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透過DMR +IVM聯合治療,更多病人將有機會痊癒,進而擺脫這種疾病帶來的身體、精神和心理壓力。」

研究結果顯示,12周內使用聯合療法實現炎症和紅斑(臉紅)100%治癒(IGA 0)的嚴重紅斑痤瘡病人數量是使用單獨療法獲得痊癒的病人數量的兩倍(11.9% 5.1%)。

此外,在治療第12周時,兩組中都有四分之三病人的刺痛和灼熱感緩解,對73.3%使用聯合療法治療的病人和75.4%使用單獨療法治療的病人來說,這些症狀已完全消失。透過這兩種治療方法,臉紅病人比例都顯著下降(-47.2% IVM+DMR -41.9% IVM+PBO),而且臉紅症狀消失的病人DLQI**(生活質量)也明顯改善。

雀巢皮膚健康公司(Nestlé Skin Health)旗下Galderma全球醫療事務Rx SIG主管Kamel Chaouche稱:「據ANSWER研究結果顯示,這兩種以療效和安全性著稱的治療方案在治療嚴重紅斑痤瘡方面都呈現了更好的臨床效果。伊維菌素再次展現了療效,透過與DMR聯合使用,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顯著提升了病人的治癒率。」

Galderma長期致力於皮膚健康,我們深知無論嚴重與否,皮膚病對人們的影響都不只是表面的。ANSWER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重要證據,支持我們幫助紅斑痤瘡病人痊癒的使命。」

*5分制研究者全球評估(IGA)量表中,紅斑痤瘡治癒通常被定義為1分(「幾乎痊癒」)或0分(「痊癒」)。多項研究顯示,與「幾乎痊癒」的病人(IGA 1)相比,病症完全消失的「痊癒」病人(IGA 0),其疾病復發時間延長,且生活質量更高。 [5]

**DLQI是皮膚科中最著名的生活質量指數 [6]

參考:

1. Schaller M等人合撰Br J Dermatol 2017176:465-471
2. Taieb A等人和撰Br J Dermatol 2015172:1103-1110
3. Oracea® SmPC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referrals/oracea
4. Del Rosso J等人共同製作。《使用40毫克強力黴素緩釋膠囊和1%伊維菌素霜聯合療法治療嚴重紅斑痤瘡病人》;201933。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召開的2019 AAD 年會上展示的海報。10628海報
5.Webster G
等人合撰J Dermatolog Treat. 201728(5):469-474
6.Shikiar R等人合撰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053:36

紅斑痤瘡簡介

紅斑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疾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常見症狀為臉紅、長期紅疹和炎症損傷。這種疾病主要影響面中部,如面頰和鼻子。成人男女為主要病人群,通常發病病人超過30歲。此外,刺痛、灼熱和皮膚敏感也為常見症狀。眼部也常受到影響,可能會發紅、發幹、發癢。

儘管人們對這種疾病的病因還存在爭議,但人們已經瞭解引發這種疾病的各種因素,包括辛辣食物、酒精、情緒壓力、日曬/紫外線照射、洗澡水過熱和飲品。通常紅斑痤瘡病人皮膚上發現的無危害蟎蟲的數量也更多。

如果不加治療,紅斑痤瘡症狀會隨著時間加劇。懷疑得了紅斑痤瘡的人應該尋求皮膚科醫生或醫療保健服務人員的診斷,並商討適宜的治療方法。由於紅斑痤瘡的症狀十分顯眼,因此部分病人會覺得難堪、焦慮,從而導致情緒不佳,影響他們的社交生活。

ANSWER簡介

ANSWER是一項多中心(美國、歐洲和加拿大)隨機、研究者盲法平行賦形劑對照研究,使用1%伊維菌素霜(IVM)局部用藥和40毫克強力黴素緩釋(DMR)膠囊聯合療法治療嚴重紅斑痤瘡病人。此研究的目標是評估IVM +DMR聯合療法的療效是否比IVM +安慰劑的療效更好。病人在12周內每天接受一次IVM + DMR (n= 135)IVM +安慰劑(n= 138)治療。研究對象為滿18歲的成人,他們的臉部至少有20多處,最多有70處炎症(丘疹和膿皰)。

Galderma簡介

雀巢皮膚健康公司旗下的醫學解決方案業務Galderma創立於1981年。Galderma產品陣容多樣,行銷100多個國家,治療各類皮膚病。Galderma是科學定義的醫學公認皮膚解決方案的領先研發者,與全球各地的醫學護理人員攜手,滿足人們的各種皮膚健康需求。詳情請瀏覽http://www.galderma.com

Galderma傳媒關係聯繫人
Sébastien Cros
全球傳訊部
電話:+41-21-642-76-94
電郵: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賽德思生命科學金聶琳女士受邀在BIO首席執行官與投資人大會上演講

香港2019年3月4日電 /美通社/ -- 賽德思投資(「賽德思」)生命科學常務董事金聶琳女士 (Ms. Kimberly Nearing) 作為會議顧問委員會成員參加了於2月11日與12日在紐約舉辦的第21屆BIO首席執行官與投資人大會 (BIO CEO & Investor Conference),並在專題研討會上發表了演講。

BIO首席執行官與投資人大會是在成熟與新興上市公司以及頂尖私營生物技術公司中最盛大的投資人會議之一。作為一個中立論壇,BIO首席執行官與投資人大會為機構投資人、行業分析師以及生物科技公司高管提供了一個構建未來生物技術產業投資版圖的機會。

金女士以顧問委員會成員的身份邀請了歌禮生物的創始人、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作為主講嘉賓出席了會議。歌禮生物是首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處於「待創收」階段的生物技術企業。

金女士此次參加的專題討論會主題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 (「CFIUS」) 對跨境投資及交易額的影響。其他一同出席該討論會的嘉賓包括全國風險投資協會 (「NVCA」) 政府事務副主席 Jeff Farra;美富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 Joseph Benkert;英派藥業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Jun Bao 博士。會議上大家重點探討了監管改革給許多中國投資人所帶來的擔憂與思慮,以及給投資人和依賴於這些資金的美國初創生物技術公司造成的不確定性。雖然這些投資活動並不會同時停止,但極有可能會流向其他國家(包括歐洲)或行業。

生物技術創新組織 (BIO) 的總監 Nareg Sagherian表示:「金聶琳女士依靠自身豐富經驗就中國生命科學投資者的投資優先順序給出了獨特視角,同時總結了跨境投資交易決策者現階段的關注點,給BIO大會的與會者帶來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賽德思在中國擁有十分深厚的關係網,金聶琳女士也為我們的議程安排提供了大量幫助。」

關於賽德思投資

賽德思投資是一家全球精品投資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公司主要提供資產管理與財務顧問服務。賽德思在生命科學領域擁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以及深厚的全球關係網,在中國、澳大利亞、亞洲、美國和歐洲等國家與地區成功操作了大量跨境交易。

欲瞭解更多信息,請瀏覽網站 http://www.cedrusinvestments.com

媒體咨詢:
賽德思投資有限公司
Amy Sin
+852-3519-2828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圖標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50930/8521506461LOGO

平安好醫生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78.7%,流量和付費用戶大幅增長

香港2019年3月1日電 /美通社/ -- 2019年3月1日信報報導,平安好醫生(01833.HK)在2月27日公佈了上市後首份年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平安好醫生各項業務保持快速發展,實現總收入人民幣33.38億元,同比增長78.7%;其中,核心業務 -- 家庭醫生服務板塊增勢強勁,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4.11億元,同比增長69.6%;2018年12月的月付費用戶數(MPU)達236萬,同比增長86.2%,全年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從2.7%提升至3.6%。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註冊用戶數達2.65億,同比增加7,240萬;期末 MAU 達5,470萬,同比增長85.4%。

從左至右依次為:平安好醫生董事總經理范寅先生、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王濤先生、首席財務官欣榮先生
從左至右依次為:平安好醫生董事總經理范寅先生、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王濤先生、首席財務官欣榮先生

平安好醫生通過 AI 輔助的自有醫療團隊、外部名醫和醫療健康服務網絡的融合,打造線上線下服務閉環,一站式生態系統日漸完善。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的自有醫療團隊達1,196人;簽約合作外部名醫5,203名;合作醫院數超3,000家;合作藥店超15,000家;1小時送藥網絡覆蓋全國86個城市,較2017年末增加72個。同時,平安好醫生的醫療健康服務供應商網絡較2017年末增加約1,500家,覆蓋近400家中醫診所、1,300多家體檢中心、1,200多家牙科診所和120多家醫美機構,使用萬家云診所系統的診所近4.7萬家。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已經積累了近4.1億人次諮詢數據,覆蓋用戶問診、購藥及健康管理等醫療健康的多個維度,生成3.5萬個疾病標籤。加上在深度學習技術、NLP 技術、知識圖譜和大數據超算平台方面的持續投入,平安好醫生的 AI 輔助診療系統持續優化。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系統已累計覆蓋超3,000種疾病,並已應用到自有醫療團隊全科室及100多家線下醫院。受益於 AI 輔助診療系統提升效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安好醫生全年的日均在線諮詢量達到53.5萬,同比增長45.4%,用戶滿意度達到98%。

2018年,平安好醫生升級了保險合作模式,創造性地發佈了按年付費的商業保險會員產品:為保險客戶提供涵蓋預防、就醫到康復的全流程醫療健康會員服務。報告期內,公司與商業保險合作的會員產品累計貢獻收入超過人民幣2億元,服務保險會員超過100萬,相較平安集團1.8億個人用戶,會員數目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 CEO 王濤表示,2019年,平安好醫生將持續升級核心業務 -- 家庭醫生服務,發揮 AI 技術的優勢,賦能自有醫療團隊,進一步提升效率。並將持續拓寬 AI 技術的覆蓋廣度,通過家庭醫生服務,加強對用戶健康管理需求的覆蓋,建立健康檔案,持續跟踪,不斷優化,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服務體驗。在家庭醫生服務的維度上,平安好醫生在2019年將重點集中進行線上線下的融合:在現有的龐大生態網絡中,更加緊密地將線下醫院、診所和藥店聯合起來,為用戶提供全場景、全覆蓋、全流程的服務。

2019年,平安好醫生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自有醫療團隊」模式,為用戶提供高品質、全方位及全週期的醫療健康服務,同時為醫院、診所、藥店賦能,並進一步加大國際化步伐,在全球範圍內打造醫療健康新生態。

圖片 - https://photos.prnasia.com/prnh/20190301/2390548-1

歌禮任命前默沙東全球副總裁李正卿博士為CMO兼大中華區研發總裁

中國杭州和紹興2019年3月1日電 /美通社/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歌禮製藥1672.HK),一家致力於解決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病三大領域中尚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研發驅動型創新生物科技公司,今日宣佈,任命李正卿博士為首席醫學官兼大中華區研發總裁,向歌禮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匯報。

加入歌禮前,李正卿博士自2011年開始在默沙東擔任全球副總裁兼中國研發中心總經理。在他任職的早期階段就將默沙東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擁有600多名員工的一體化研發組織。在他的領導下,默沙東中國已有20多個產品成功獲批,其中2017年至2018年,就有超過10個產品在中國獲批,包括可瑞達(Keytruda)、擇必達(Zepatier)、 艾生特(Isentress)、HPV疫苗(佳達修和佳達修9)、樂兒德(Rotateq)、布瑞亭(Bridion)、Nuvaring 和諾科飛(Noxafil)。

「非常高興李博士在這個關鍵時刻加盟歌禮,」吳博士說,「歌禮的創新藥研發佈局正從中國新走向全球新,李博士過往的優秀成就,特別是抗病毒藥擇必達和艾生特及抗腫瘤藥可瑞達的成功研發經驗,將為歌禮未來的創新藥研發帶來巨大的價值和影響力

「歌禮的研發戰略和最近幾年取得的成就令我印象深刻,」李正卿博士說:「我認同歌禮致力於成為世界級頂尖研發驅動型創新生物科技公司的願景,並且期待與吳博士及團隊成員一起,共同研發全球新的藥物以滿足中國乃至全球患者的臨床需求。」

李博士擁有超過20年的新藥研發經驗,其中包括15年在美國的工作經驗和8年在中國的工作經驗。加入默沙東中國前,李博士曾於2010年至2011年在百時美施貴寶中國擔任副總裁兼研發中心負責人,並於2006年至2010年在百時美施貴寶美國全球生物計量科學部門擔任執行總監。在美國就職於輝瑞和寶潔製藥公司期間,他成功開發和註冊了多種產品。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擁有兩個上市產品的研發驅動型創新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歌禮製藥,1672.HK)。歌禮的使命是致力於解決抗病毒、癌症及脂肪肝疾病等三大治療領域中尚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及優秀過往成就的管理團隊帶領下,歌禮已發展成為一體化平台型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發現和開發直到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目前,歌禮已有兩個上市產品:中國本土企業開發的首個用於丙肝治療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戈諾衛®和與羅氏合作的用於乙肝、丙肝治療的具有良好市場基礎的長效干擾素派羅欣®。歌禮的研發管線包括處於不同臨床開發階段的抗體免疫療法、全球首創或同類最佳的小分子藥物和 siRNA 藥物。欲瞭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cn

達伯舒®聯合抗VEGF單抗用於一線HCC的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中國蘇州2019年2月28日電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代碼:01801)今天宣佈,創新腫瘤藥物達伯舒®(重組全人源抗PD-1單克隆抗體,英文商標:Tyvyt®,化學通用名: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IBI305)用於一線肝細胞癌的臨床研究(ORIENT-32)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ORIENT-32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達伯舒® 聯合 IBI305對比索拉非尼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開放、多中心、II/III 期臨床研究,計劃入組566例患者。該項目的開展是基於一項評估達伯舒® 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受試者的 Ib 期臨床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指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發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僅10%左右,只有約20%-30%患者有手術的機會,而現有的靶向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為這一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我們希望通過開展 ORIENT-32研究,驗證信迪利單抗聯合 IBI305在這一人群中的治療價值。」

信達生物製藥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俞德超博士表示:「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近一半的新發肝癌發生在中國。晚期肝細胞癌的藥物治療十餘年沒有明顯進展,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基於我們在 Ib 期臨床研究中的良好數據,我們將開展 ORIENT-32項目,用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的 II/III 期臨床研究。 希望通過研發更多的產品,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癌症治療方案,以惠及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庭。」

關於晚期肝細胞癌(HCC)

全球範圍內肝癌是第四大癌症相關死因。大多數原發性肝癌(70%-90%)是肝細胞癌(HCC),多數 HCC 患者發病時已經是晚期,無法接受根治性治療,中位生存期僅12個月左右。 在中國,大部分 HCC 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炎、肝硬化發展而來,這些患者的療效和預後更差,中位生存期不足10個月。

關於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信達生物製藥和禮來製藥在中國共同合作研發的具有國際品質的創新生物藥。信達生物目前正在美國開展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的臨床研究工作。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一種人類免疫球蛋白 G4(IgG4)單克隆抗體,能特異性結合 T 細胞表面的 PD-1分子,從而阻斷導致腫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 1(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1, PD-L1)通路,重新激活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是具有國際品質的中國創新 PD-1抑制劑,其上市申請已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目前有超過二十多個臨床研究(其中7項已註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探討信迪利單抗在其它實體腫瘤上的抗腫瘤作用。

關於 IBI305(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IBI305 為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的生物類似藥,又名重組抗 VEGF 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VEGF 是一種血管生成過程中重要的因子,在多數人類腫瘤的內皮細胞中過度病理表達。抗 VEGF 抗體,可以高親和力地選擇性結合 VEGF,通過阻斷 VEGF 與其血管內皮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結合,阻斷 PI3K-Akt/PKB 和 Ras-Raf-MEK-ERK 等信號通路的傳導,從而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增殖和遷移以及血管新生,降低血管滲透性,阻斷腫瘤組織的血液供應,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抗腫瘤的治療效果。2019年1月2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了 IBI305的新藥上市申請(NDA)。

關於 ORIENT-32研究

ORIENT-32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信迪利單抗聯合 IBI305對比索拉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隨機對照、開放、多中心的 II/III 期研究。患者分別接受信迪利單抗聯合 IBI305或索拉非尼治療,直至發生疾病進展。受試者將按2:1比例隨機進入試驗組或對照組。研究計劃入組566例患者。主要研究終點為總生存期。

關於聯合治療

抗血管生成抑制劑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產生協同抗腫瘤作用。抗 VEGF 治療可促進抗原遞呈細胞(APC)的成熟和細胞毒性 T 細胞(CTL)的活化,下調骨髓原性抑制細胞(MDSCs)和調節性 T 細胞群(Treg)以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並通過腫瘤血管的正常化,增加 T 細胞的浸潤。此類聯合治療可直接促進對腫瘤的清除作用。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目前,公司已建成貫通生物創新藥開發全週期的高質量技術平台,包括研發、藥學開發及產業化、臨床研究和營銷等平台,已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0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謝疾病等四大疾病領域,14個品種進入臨床試驗,其中4個品種在臨床 III 期研究,2個單抗產品的上市申請被國家藥監局受理,1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獲批的第一個適應症是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 和韓國 Hanmi 等國際製藥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關於信達生物和美國禮來製藥的戰略合作

禮來製藥集團與信達生物於2015年3月達成了一項生物技術藥物開發合作,該合作亦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製藥企業與跨國藥企之間最大的合作之一。根據合作條款,在未來的十年中,禮來製藥和信達生物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至少三個腫瘤治療抗體。2015年10月,雙方宣佈再次拓展已建立的藥物開發合作,增加三個新型腫瘤治療抗體的合作開發。這兩次與禮來製藥的合作標誌著信達生物已建立起一個由中國創新藥企與全球製藥巨頭之間的全面戰略合作,其範圍涵蓋新藥研發,生產質量和市場銷售。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