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資訊庫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一名70多歲女性患者,做了脊椎、和兩側髖關節3部位的骨密度檢查,T值都未達-2.5的骨質疏鬆症標準,僅在骨密減少階段,但礙於健保,病人很痛苦,醫師卻無法開藥。診治該案例的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錢本文教授審視後,加上第4部位─前臂的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達-3.5,終於確診骨質疏鬆症,符合健保開藥標準,病人得以好好治療。

「沉默殺手」骨鬆症 骨折、早死風險悄悄來

被譽為「骨密度之父」的錢本文教授指出,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殺手」,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據統計,全球每3秒鐘有1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生,約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歲之後會遭遇初次骨質疏鬆性骨折。若跌倒造成髖關節骨折,1/5會1年內死亡。

正確測量骨密度 多部位越準確

不過,台灣沒有每間醫院都能正確執行骨質疏鬆症診斷。錢本文教授解釋, WHO於1994年定義,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當骨密度T值低於-2.5,根據這個截斷值,使用脊椎、髖部或前臂任一部位的測量,能發現大約30%的絕經後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大約相當於這些部位骨折的終生風險(30%)。

然而在2007年,國際臨床骨密學會(ISCD)建議,可同時檢測後前位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必要時在檢測前臂即可。與WHO標準不同,造成醫師混淆。

如前述案例顯示,錢本文教授強調,骨密度檢測部位越多,準確度越高,研究顯示,如果只測量單部位,只能找出15%骨鬆患者,造成很多人被錯誤診斷為正常(漏診)。研究也指出,若只測脊椎及髖骨,僅能找出26%患者,若測脊椎、髖部和前臂,可找出35%患者,準確度相差很大。

「不要醫師說只做單部位骨密度,病人就不測多部位。」錢本文教授說,台灣這幾年都在持續教育醫師,過去(1900年代)單部位要測半小時,現在(2000年以后)3部位5到10分鐘就做完了,鼓勵醫院不要加錢,完整做完3部位。

圖片

▲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錢本文教授

此外,除了骨密度外,脆弱性骨折也是骨鬆重要診斷。錢本文教授強調,就算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正常,這兩處一旦發生脆弱性骨折,也是骨質疏鬆症。如果已經骨質疏鬆,又加上脊椎及髖骨的脆弱性骨折,就是確定性骨質疏鬆。

例如上述70歲女性案例,脊椎及髖骨的骨密度正常,加上第4部位─前臂的骨密度檢查,發現T值達-3.5, 己經符合骨質疏鬆症診斷, 但因後背經年疼痛, 再加上第5部位脊柱側彎掃描(VFA),發現胸椎有一塊脊椎骨折,證實為「確定性」骨質疏鬆症(Established Osteoporosis)。

骨鬆、肌少症、肥胖息息相關 醫推整合報告

錢本文教授還說,骨鬆和肌少症、肥胖習習相關,因為骨鬆病人容易懶得活動,肌肉自然減少,脂肪也就多了。他強調,肥胖與多種癌症相關,至於肌肉協調不好,容易嗆到、跌倒、把東西打翻,都是肌少症的隱憂。

因此,他正推廣將骨質疏鬆和肌少症、肥胖一起測量,統整為單一報告,讓患者一目瞭然。他就曾遇過很嚴重的患者,骨鬆、肌少、肥胖都來,稱骨鬆肌減少型肥胖(Osteosarcopenic obesity, OSO)患者。

「人出生從爬到站,老了有骨骼肌肉疾病又開始駝背,漸漸需要輪椅,其實就會離死亡不遠了。」錢本文教授說,骨質疏鬆症不僅經濟負擔沉重,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骨質疏鬆患者會出現腰背或全身骨骼疼痛,嚴重時會導致翻身、起坐及行走困難,骨折患者甚至會導致殘疾。傷殘調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指患者由於骨折所致的殘疾和提前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隨著骨質疏鬆症的嚴重程度增加,患者損失的DALYs顯著增加,骨質疏鬆症患者一生病程中平均損失5.8個DALYs,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則平均損失7.8個DALYs。在台灣因骨骼肌肉疾病所致的殘疾和提前死亡所損失的全部健康壽命年遂年增加,觸動他非常多。他呼籲,民眾應「保密防跌」,只要骨密度夠,才可以活動,肌肉量就不會減少,才能遠離早死風險。

心情不好別忘了要「SMILE」 清除負面情緒這樣做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夜晚也逐漸拉長,秋風蕭瑟讓許多人憂鬱的心情容易發生。季節性情感疾患不僅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對人的心理和情緒也有重要影響,通常會在秋冬開始憂鬱,容易受情緒起伏變化之苦,導致生病。

用「SMILE」口訣 常保好心情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不順心的時候,用「SMILE」口訣提醒自己,透過充足睡眠、運動習慣、結交朋友、健康飲食等,常保愉快心情,維持健康心理狀況。

黃裕達主任說明, Sleep代表睡得好,養成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減輕疲備感;

Mobile是指多嘗試放鬆、按摩、打坐、唱歌等釋放壓力的活動,或藉由規律運動增加血清素濃度,使心情愉悅;;Interact指愛開講,找親朋好友傾吐心聲,讓心靈獲得紓壓,聆聽他人良好的建議與幫助;Love / laugh是以正向的態度與信念,保持微笑關心他人、Eat是吃的健康,日常生活能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部份食物會刺激神經,另有些食物讓人情緒平靜,例如:「茶」—這個負面情緒的清道夫,隨時隨地都設法將心情放輕鬆,這樣才不會累積過多壓力導致身心俱疲,甚至出現疾病。

若有情緒困擾 請尋求專業協助

千萬別被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擊倒!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若發現身邊有情緒困擾問題的人,或想找人談一談、討論問題及抒發情緒,可撥打免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24小時皆有專人傾聽,並可運用「一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二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的技巧,轉介各大醫療院所身心專科,尋求專業協助。

除了睡不好 磨牙可能伴隨臉形不對稱、牙齒敏感潛在問題!

睡不好常磨牙,針灸助放鬆!中醫師蕭喻方指出,不論白天或晚上的磨牙,最常見壓力、焦慮、情緒起伏大的患者,因為情緒長期處於備戰狀態導致磨牙,這類型患者常常伴隨牙齒敏感、兩頰肌肉緊繃的症狀,可以透過針灸放鬆肌肉,讓交感、副交感神經平衡,提高睡眠品質。蕭喻方提醒,磨牙患者盡量少吃堅硬或是韌度較高食物,以減輕咀嚼肌的負擔。

磨牙白天夜晚都發生 常見壓力焦慮情緒大

蕭喻方指出,磨牙其實白天夜晚都會發生,常見壓力、焦慮、情緒起伏大的患者,因為情緒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睡覺會不自覺把牙齒咬得很緊、上下左右磨擦牙齒,白天也會因緊張磨牙。

醫師表示,夜間磨牙通常出現在睡眠的非快速動眼期,這段睡眠期間,原本應是大腦活動下降到最低,人體能夠處在最放鬆狀態,因為某些原因造成交感神經的活化,身體運動神經突然興奮而啟動磨牙的動作。

神經傳導不正常 肌肉不正常的震顫

至於造成磨牙的原因眾多,除了壓力等情緒問題之外,比如牙齒咬合不正、先天後天顳顎關節位移、胃食道逆流、神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都可能會導致神經傳導不正常,造成肌肉不正常的震顫。她舉例,中醫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睡眠時,有些患者會因為食道胃酸逆流刺激心臟而引發胸悶心悸,也會有睡不安穩的症狀。如果又加上服用過多咖啡因、菸酒、可能加重原本胃腸道的問題,再者也可能影響到睡眠,讓睡眠品質更差,加重磨牙的症狀。

磨牙導致臉部歪斜 針灸放鬆睡眠佳

蕭喻方提到,臨床上碰到的磨牙患者,常常自己不知道有磨牙的問題,求診時的主訴常是睡眠障礙、長期頭痛、也有因咬肌過度發達導致臉大或臉型不對稱的美顏針患者,在詳細問診後才發現病患有磨牙的症狀。長期磨牙的患者,常常因為牙齒磨損造成牙齒敏感、磨牙的動作也會造成兩頰的肌肉包括咀嚼肌,以及內層的內翼肌痠痛緊繃,久而久之導致肌肉肥大產生所謂的國字臉或是臉型不對稱。另外磨牙的動作也會讓顳肌的肌肉緊繃,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太陽穴附近反覆頭痛的症狀。臨床上除了依照個人體質及證型處方適合的中藥幫助病患舒壓放鬆及改善睡眠,另外也可利用針灸放鬆肌肉、亦可讓交感、副交感神經平衡,進而改善睡眠品質。

少吃堅硬食物  輕按臉部疼痛穴位 

針對磨牙患者,蕭喻方提醒,盡量少吃較硬的食物,比如堅果、骨頭、雞爪等,或是韌度較高食物,如魷魚干、牛肉干、或習慣性嚼口香糖等。同時應減少攝取菸酒、咖啡因。如果出現兩頰酸痛症狀可以熱敷,柔按臉部肌肉及相關穴道如頰車穴、下關穴、阿是穴等,按壓力道不建議太重以免讓發炎症狀更嚴重,適度輕柔即可。

喉嚨疼痛小心不是感冒! 這群人「深頸部感染」死亡率超過半數

急診來了位88歲老人,喉嚨痛好幾天,且進食困難、呼吸喘、脖子腫脹。醫師一看電腦斷層發現,病患從扁桃腺旁膿瘍併發深頸部感染,建議立即手術,緊急進行膿瘍切開引流手術後,術後狀況良好,只要繼續接受抗生素治療,當天就出院。

深頸部感染 易感到吞嚥困難、頸部腫脹

樂生療養院耳鼻喉科欒智偉醫師指出,人體的頸部是包含外層一群肌肉以及內部主要的氣管與大血管所構成。這些肌肉血管外面都有一層結締組織包覆著,而結締組織間會形成潛藏的空間,這空間有的彼此相連,當其中一個空間感染蓄膿,容易經由相連的空間擴散到整個深層頸部。深頸部感染好發在秋冬季節,臨床上症狀以吞嚥困難與頸部腫脹為主。

小朋友多因上呼道感染 成人則以齒源性感染為大宗

欒智偉醫師表示,深頸部感染的誘發因子,小朋友通常以上呼吸道的感染造成頸部淋巴結及咽後膿瘍為主,至於成人則是以齒源性感染為大宗;臨床上病人常合併免疫方面的問題,例如有糖尿病或風濕免疫疾病,由耳鼻喉科醫師臨床判斷再加上電腦斷層影像確定範圍,可以幫助判斷膿瘍的範圍與界限。

治療以抗生素為主 慢性病老人無立即診治死亡率過半

治療上以抗生素為主,若48小時無明顯改善或症狀持續惡化,可能造成呼吸喘或是敗血症,則建議至開刀房做膿瘍清創引流手術。欒智偉醫師進一步表示,樂因為慢性病老人的免疫力較差,又以為是一般感冒,沒有立刻就醫治療,導致呼吸困難,如果擴散至胸部縱隔腔,死亡率將超過百分之五十。

深頸部感染併發症多 出現疑似症狀快就醫

此外,深頸部感染的嚴重併發症還包括,上呼吸道阻塞、縱隔腔感染、壞死性筋膜炎、頸靜脈栓塞、骨髓炎、嚴重敗血症等。欒智偉醫師最後提醒民眾,一般感冒通常症狀比較輕微,很少會影響到吞嚥與呼吸的功能,若有明顯脖子腫大,吞嚥困難與呼吸喘的情況,應該立刻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

出現手抖且動作遲緩別大意 恐是巴金森氏症徵兆

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出現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等症狀,尤其家中若有長輩日常身體開始出現變化,像是健忘、情緒低落、憂鬱,或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等,就應提高警覺,恐是病症警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台灣,有超過四萬人以上深受其困擾。

75歲翁行動遲緩又手抖 原來是巴金森氏症惹禍

一名75歲老翁,日前因走路不穩,加上行動遲緩就醫檢查,經醫師詢問,發現患者平時有手抖現象,加上曾多次跌倒,確診為為巴金森氏症,所幸經治療後,不僅已能走穩,生活也可自理。林奕辰醫師說明,臨床檢查上會藉由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疾病,必要時則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退化跡象。

藥物治療未見效 可採以手術治療

林奕辰醫師解釋,若確診為罹患巴金森氏症,起初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並建議病患平時可做運動改善,像是打太極拳或跳舞,都有助於延緩症狀惡化,但部分患者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未見效,則可經醫師評估採以外科手術治療,透過深入腦部刺激術,通常都能會得良好治療效果。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都能獲得不錯療效

在手術治療上,目前健保也以給付大部分費用,幫助患者減輕負擔。林奕辰醫師強調,隨著社會高齡化,巴金森氏症也成為失能的主要原因,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療效,尤其家中若有長輩者,家人也應多留意,必要時應盡快就醫檢查。

秋天到了!眼睛又乾又癢 醫師給建議

時節已進入秋天,近日早晚開始感覺到稍有涼意,許多民眾的眼睛開始又乾又癢,甚至有異物感,相當不舒服。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秋冬是乾眼症好發季節,另外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空氣品質惡化、長時間使用3C產品、在冷氣房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等族群也是造成乾眼症的因素。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眼科何建賢主任表示,乾眼症常見的症狀除了眼睛感到乾澀之外,可能還伴有疲勞、紅癢、灼熱及刺痛感,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加。

治療乾眼症 不建議自行購買人工淚液

治療乾眼症,何建賢主任表示初步會讓患者使用人工淚液來提供眼睛濕潤功能,稀釋發炎物質及降低淚液滲透壓。不過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因為仍需確認造成乾眼症的原因,例如某些患者可能是眼結膜構造問題所致。醫師會針對患者個別症狀,給予適合的治療。

中醫也可調理乾眼症 滋腎陰、滋肝陰

南投醫院中醫科顔素美主任表示,眼睛為肝經、腎經經絡所過之處,淚液分泌與肝腎之陰關係密切。因此中醫對乾眼症,大多以滋腎陰、滋肝陰的方式調理。 顏素美主任表示,針對乾眼症常用的處方有滋陰明目丸、杞菊地黃丸、一貫煎等,所使用的中藥除了枸杞子之外,還有熟地、黃精、石決明、夏枯草、菊花、川芎、川七、赤芍等,但須經由專業中醫師針對病患體質辨證處方,才能予以調理。飲食保健上可飲桑椹汁或黑木耳、白木耳燉爛食用,取其滋陰作用,也可以枸杞子搭配菊花泡茶飲用。

乾眼症是可以預防的,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平時應做好眼睛保健,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讓眼睛充分休息。若有不舒服建議至眼科門診諮詢,依醫囑使用對自己較適合之眼藥水及人工淚液才能對症下藥。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泌尿道感染? 正確保養能降低復發機會

泌尿道感染好發於各個年齡層,根據泌尿科醫學會,當據統計,大約30%以上女性在30至40歲之間會有一次以上的泌尿道感染機會,無論是哪一個部位遭感染,都會引起排尿的不適。因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高,日常的泌尿系統保健和清潔才是預防的重要步驟,千萬不要因為不舒服而延遲就醫,反而會讓症狀變本加厲。

生理結構不同 女性比男性多

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泌尿道感染?男女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引起感染的程度也不同。根據泌尿科醫學會《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整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泌尿道感染的三點原因:

1.女性尿道較短:女性的尿道只有3~4公分,不像男性是15~18公分,因此細菌容易經由尿道進入膀胱。特別是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相當接近,容易因清潔不正確或性行為容易把肛門周圍的大腸桿菌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而感染,不過只要確實做好預防感染方法,便可降低感染的機會。

2.懷孕荷爾蒙變化:女性在懷孕及更年期階段,都會因荷爾蒙變化改變了泌尿道及陰道內的酸鹼值及正常的菌叢生態,使得泌尿系統較為脆弱,懷孕變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輸尿管,導致尿液滯留於腎臟或膀胱內,使得病菌更容易孳生。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子癲前症、急性腎盂腎炎等,甚至提高胎兒流產或早產的機率。

3.更年期雌激素降低:更年期婦女因體內雌激素濃度降低,使得泌尿道及陰道環境酸鹼值改變,促使叢菌生態改變、保護力下降。若是更年期合併尿失禁、骨盆腔手術、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會增泌尿道感染風險。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有糖份,更是病菌生長的溫床。

減少泌尿道感染 正確清潔很重要 

因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高,日常的泌尿系統保健非常重要,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提供幾項預防指引:

1.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女性經常更換衛生棉和衛生棉條。

2.多喝水並經常小便,有助於排除膀胱和尿道的細菌,不過飲用過多易有頻尿困擾,頻尿不等於泌尿道感染,依個人流汗情況來調整飲水量。

3.喝水後不憋尿,長時間憋尿會導致大量細菌在尿路聚集,提高引發尿路感染的機率。

4.性行為前後都要先喝水排尿且做好清潔工作,降低感染機率。

5.女性清潔時從由前向後擦拭,可避免細菌汙染尿道和陰道。

6.穿棉質寬鬆的衣服,可以保持尿道周圍區域乾燥,防止多餘水分滯留在尿道周圍。

7.規律的作息才能增強抵抗力

參考資料:

Can I prevent 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泌尿道感染保健手冊》

隱形族、乾眼症被煙燻要小心 中秋烤肉後別忘清潔「眼周」

中秋節烤肉,香噴噴的烤肉滋滋作響,想靠近看食物熟了沒,沒想到眼睛一不小心就被濃濃的煙燻到了,新竹馬偕醫院眼科醫師蔡佳容表示,眼睛紅痛、刺激流淚是被濃煙燻到的常見症狀,應立即用生理食鹽水沖洗殘留異物,隱眼族、乾眼症族群,晚上烤肉時應準備人工淚液備用,避免太靠近火源,做好眼睛保護措施,享受中秋佳節美食。

濃煙燻眼別揉 生理食鹽水沖洗

中秋烤肉,難免會遇到被濃煙燻到眼睛的情況,蔡佳容表示,特別是風勢大時,烤肉煙霧中的懸浮微粒會隨著濃煙飄散在空氣中,如果眼睛不小心被熱熱的濃煙燻到,可能會有眼睛紅痛、刺激流淚的症狀,這是因為眼睛的正常防禦機制會以流眼淚的方式,把煙霧中燃燒不完全的炭粒沖出,如遭濃煙燻眼,切記不可因煙燻不適而揉眼睛,應立即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否則過度摩擦容易造成角膜炎,不只眼睛腫痛,還會因眼角膜感染而影響視力,特別是配戴隱形眼鏡者,務必先拔下來再做沖洗。另外,蔡佳容提醒,情況危及時,若手邊真的沒有生理食鹽水,用礦泉水或冷開水沖洗也可以暫時緩解不適症狀。

火花飛入眼睛 當心眼角膜受傷

蔡佳容指出,烤肉如果是用舊木炭或噴燈,也要小心在溫度快速升高時,有火星突然爆出來的可能,萬一不小心噴到眼睛裡,務必使用大量的生理食鹽水沖洗,並前往眼科檢查,確認是否傷及眼角膜。除烤肉之外,如果家中兒童玩仙女棒、煙火樹等物品,也應多加留意,可戴護目鏡防火花飛入。

隨身攜帶人工淚液 與火源保持距離

「特別是隱眼族和乾眼症族群,都應避免太靠近火源,或是戴護目鏡防護眼睛。」蔡佳容叮嚀,隱眼族不要戴瞳孔放大片,這是因爲晚上眼睛本來就比較乾,戴放大片較易導致缺氧或發炎;而乾眼症患者原本眼睛就敏感,容易怕光怕風,建議晚上烤肉更要隨身準備人工淚液備用。

烤肉團聚最開心 回家別忘清潔眼瞼周圍

蔡佳容提醒,民眾烤肉開趴開心,但不要玩到太晚,如果晚睡抵抗力差,加上烤肉吃重口味油膩食物,容易導致眼瞼油脂分泌不平衡,怕引發俗稱「針眼」的麥粒腫。記得回家後,眼瞼周圍的清潔是預防針眼非常重要的基本步驟!

Subcategories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