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機構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為其治療椎間盤退化疾病的 PerQdisc 髓核置換系統贏得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的「突破性資格認定」

愛爾蘭基爾肯尼2021年5月26日 /美通社/ -- 總部位於愛爾蘭基爾肯尼的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SST) 今天宣佈,其 PerQdisc™ 髓核置換系統獲得 CE 標誌,以及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 (FDA) 的「突破性資格認定」。

PerQdisc 是全球唯一的商售腰間髓核置換系統。PerQdisc 裝置可替代患者 L1 - S1 級脊柱區內單級椎間盤源性疼痛中的椎間盤髓核。患者可以有單級或多級椎間盤退化疾病 (DDD) ,但椎間盤源性疼痛必須限於單級。

PerQdisc 手術在治療嚴重且令人虛弱的背部疼痛方面可帶來顯著的疼痛緩解。 輕度至中度椎間盤退化疾病並伴有嚴重背痛的患者,可接受脊柱融合術或全椎間盤置換術治療。 這些手術既有固有的局限性,並可能伴隨難以處理的併發症。協調研究員 Michael Hess 醫學博士說:「PerQdisc 腰椎髓核置換對這些患者來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許多公司已嘗試開發腰椎髓核置換裝置,但從未將其裝置在全球完全商售。SST 行政總裁 Mark Novotny 表示:「我們的技術與新的手術和成像技術結合,使 SST 能夠解決腰椎髓核置換的複雜挑戰。」

與脊柱融合術或全椎間盤置換術相比,這種新型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我們的手術通過一個小切口來減少失血風險,並使用定制植入裝置填充患者的椎間盤空間。患者通常可以在醫院留院一晚,第二天即可回家。SST 醫學總監 Jeff Golan 醫學博士表示:「根據適當指示使用時,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患者可以在手術後立即顯著減少疼痛。」

PerQdisc 裝置和手術流程尚未獲得 FDA 批准。Novotny 補充說:「SST 正在與 FDA 合作開發一個全面的臨床試驗計劃。作為此項進展的一部分,FDA 最近認定 PerQdisc 為『突破性技術』。同時,隨著 CE 標誌的批准,SST 計劃在歐洲、中東和中國等亞洲地區銷售此裝置。」

關於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Spinal Stabilization Technologies, Ltd (SST) 是一家愛爾蘭有限公司,總部設在愛爾蘭基爾肯尼。公司的美國總部位於科羅拉多州威斯敏斯特。SST 致力開發治療椎間盤源性背痛患者的新技術。公司擁有廣泛的全球知識產權。SST 開發的產品和技術理念是微創手術可獲得更好的臨床結果。這些產品和技術可以改善許多患者的生活,他們在背部疼痛治療方面的選擇非常有限。公司專注循證醫學,並計劃展開多項臨床試驗。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醫生可瀏覽 https://www.sstspine.com/home

先健科技Xuper(TM)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系統獲得歐盟CE認證

深圳2021年5月26日 /美通社/ -- 2021年5月26日,領先的心腦血管及外周血管微創介入醫療器械企業 -- 先健科技公司(01302.HK)宣佈,其自主研發的Xuper™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系統獲得歐盟CE認證。該創新產品用於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的雜交手術治療,是全球首個商業化的多分支術中覆膜支架系統,將為廣大患者帶來全新的臨床治療方案。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中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約佔全部主動脈夾層的60%-70%[1],其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未經手術治療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發病一周病死率超過70%[1]。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傳統外科手術和雜交手術進行治療。雜交手術相較於傳統外科手術具有手術週期更短,對患者創傷相對較小等優勢,成為當前治療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的主流術式。但該術式在臨床應用中依然存在著學習曲線長,術中吻合口多,深低溫停循環時間長,術後併發症較多等問題。因此,開發一款能夠優化現有雜交手術的術中覆膜支架系統具有重大意義。

基於對臨床需求的深入洞察,先健科技Xuper™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系統應運而生。Xuper™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為獨特的主體帶分支「一體化」結構,擁有單分支、雙分支及三分支三種型號系列。主體支架上各分支支架的角度和間距可根據患者的主動脈弓上分支血管解剖形態自適應調節,從而能夠靈活滿足不同的患者治療需求。同時,與目前已上市的同類產品相比,其創新設計使手術無需進行創傷極大的主動脈全弓切除及置換,僅需切除部分主動脈弓部病變位置,並通過植入Xuper™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對保留的弓上分支進行重建此外,該術中覆膜支架主體近端為三層結構設計便於術中止血鉗夾持並與患者的升主動脈遠端吻合,且無需對主體支架遠端進行手術縫合極大的減少了術中吻合口的數量,從而顯著的縮短了手術時間。

這種新型的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系統結合開放手術的方式,能夠在保證手術質量的同時加快手術速度,縮短患者體外循環和深低溫停循環的時間,有效降低術中死亡率和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同時降低了手術難度,使學習曲線更短,有利於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和普及,從而挽救更多患者的寶貴生命。

Xuper™主動脈術中覆膜支架系統是先健科技在其主動脈全域治療平台性佈局上的重要創新產品之一。此次獲得歐盟CE認證,為廣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安全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並為進一步探討拓寬其適應症奠定基礎,將進一步夯實先健科技在主動脈疾病治療領域的綜合實力。

數據來源:

[1] 主動脈夾層診斷與治療規範中國專家共識 [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2017(11),33(11):641-654

SIRONA - 全球首個及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比較 Sirolimus V/S 紫杉醇球囊治療外周動脈疾病的進展迅速

德國耶拿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Concept Medical Inc. 專於血管介入藥物輸送裝置,剛發佈 SIRONA 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 的狀態更新,直接比較 Sirolimus 相對於紫杉醇藥物洗脫球囊在股膕動脈疾病進行血管成形術的作用 (SIRONA)。

SIRONA - The world’s first and largest Head-to-Head RCT comparing Sirolimus V/S Paclitaxel DCB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opopliteal arterial disease progresses rapidly.
SIRONA - The world’s first and largest Head-to-Head RCT comparing Sirolimus V/S Paclitaxel DCB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opopliteal arterial disease progresses rapidly.

SIRONA 是全球首個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使用 Sirolimus 塗層球囊 (DCB) (MagicTouch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 Concept Medical) 相對於紫杉醇塗層球囊用於治療股膕動脈疾病的作用。

SIRONA 是一項研究人員發起和推動、前瞻性、多中心、由 corelab 進行裁決的隨機試驗,用於比較和評估 Sirolimus 塗層球囊與紫杉醇塗層球囊(CE 認證球囊)在治療股淺動脈 (SFA) 和/或盧瑟福 2 至 4 級周邊動脈疾病 (PAD) 患者膕動脈 (P1) 狹窄或阻塞性病變中的安全性和療效。研究將在德國和奧地利的 30 個研究中心納入共 478 名患者,隨機分配比率為 1:1(MagicTouch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紫杉醇塗層球囊)。由首席研究員 德國耶拿大學 Ulf Teichgräber 教授醫生領導,目前研究進展迅速,至今已納入 20 名患者。

下肢周邊動脈疾病在歐洲和北美影響大約 25 萬成年人,並與嚴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相關,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主要原因。有症狀的周邊動脈疾病表現為跛行,可惡化至嚴重肢體缺血 (CLI),前五年的死亡率為 20%,而五年後的死亡率急升至 50%。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PTA) 與普通舊球囊血管成形術 (POBA) 已廣泛用作治療方法,涉及使用不塗層球囊擴張動脈,但由於許多患者出現復發或閉塞病變,因此取得的成功有限。過去曾將藥物洗脫支架與抗增殖藥物同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新內膜增生和狹窄。塗層球囊最近被用於與類似藥物(紫杉醇和 Limus 類似物)併用以有效治療狹窄的股淺動脈,並正成為首選藥物。目前,市面上供應用於外周動脈的塗層球囊以紫杉醇作為塗層。鑑於紫杉醇的所有安全性問題,現在有必要探索以其他藥物來代替紫杉醇。

SIRONA 試驗的主要目標是確定 Sirolimus 塗層球囊在股淺動脈中的安全性和療效,其主要明顯終點的定義是在第 12 個月沒有 TLR 或再狹窄,而主要安全終點是在第 12 個月確定無需裝置或手術相關死亡的雙重結果,以及主要目標肢體截肢。試驗將包括所有股淺動脈新發或再狹窄疾病患者,其分級為盧瑟福 2 至 4 級,並出現嚴重肢體缺血導致的間歇性跛行。

過去,紫杉醇塗層球囊的使用已在治療周邊動脈疾病股膕動脈中取得有限成功。SIRONA 試驗目前是全球第一項正在進行的試驗,旨在收集額外患者安全性資訊,直接比較 Sirolimus 塗層球囊(MagicTouch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紫杉醇塗層球囊。MagicTouch 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指定為 BTK 適應症突破性裝置。

Ulf Teichgräber 教授博士 對這項試驗表示樂觀,他說:「我相信 SIRONA 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試驗,透過不遺餘力的原則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來呈現新證據。」

Boston Scientific 完成 EXALT B 型單次使用支氣管鏡的 CE 標誌認證

-公司將於 6 月在歐洲市場開始有限發售

麻省馬爾伯勒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NYSE: BSX) 今天宣佈已完成 EXALT™ B 型單次使用支氣管鏡的 CE 標誌。這是一款用於重症監護室、手術室和支氣管鏡套件的床邊手術的單次使用設備。預計該設備將在未來幾週內在歐洲限量發售。

EXALT B 型支氣管鏡將提供三種尺寸(細長、常規和大型),以便用於各種支氣管鏡檢查程序,例如分泌物管理、氣管插管、經皮氣管造口術、雙腔氣管插管和活檢。

德國 Ruhrlandklinik 介入呼吸科主管 Kaid Darwiche 醫生表示:「由於單次使用支氣管鏡是相對較新,因此有必要進行持續的創新以確保醫生能夠直接準確觀察患者的肺部和氣道。EXALT B 型支氣管鏡可提供清晰可見的成像和強大的抽吸力,這兩者對於成功識別患者氣道中的異常情況至關重要。」

在整個歐洲,每年執行超過 150 萬個涉及支氣管鏡的手術。i 儘管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內窺鏡而引致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但已有報告顯示與內窺鏡有關的污染和手術後感染。ii 為了應對這種風險,歐洲腸胃內窺鏡學會 (ESGE) 和歐洲腸胃病學護士與協會 (ESGENA) 最近發表的立場聲明強烈建議盡可能使用單次使用的內窺鏡配件。iii

MedSurg 執行副總裁兼總裁暨 Boston Scientific 內窺鏡總裁 Dave Pierce 表示:「單次使用的內窺鏡正逐漸成為許多醫生的首選,因為它們能夠消除因無效再處理引起與窺鏡相關的感染風險,同時還能提高醫院的營運效率。創新是我們使命的核心,EXALT B 型支氣管鏡旨在為醫生提供高質量的功能和可重複使用的感覺,同時滿足更高的患者安全需求和提高效率。」

EXALT B 型支氣管鏡是 Boston Scientific 單次使用成像產品組合中的最新設備。數十年來,公司與醫生緊密合作,在腸胃、胰膽管、外科、泌尿科和氣道不斷創新和開發單次使用技術,以改善患者護理水平,包括 EXALT™ D 型單次使用十二指腸鏡LithoVue™ 數碼靈活輸尿管鏡SpyGlass™ DS 直接可視系統SpyGlass™ Discover 數碼導管

請瀏覽 www.bostonscientific.eu/EXALT-B 了解更多有關 EXALT B 型支氣管鏡的資訊。

EXALT B 型支氣管鏡無法在美國使用或銷售。

關於 Boston Scientific

Boston Scientific 透過創新的醫療解決方案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及改善全球患者的健康狀況。作為 40 多年來全球醫療技術的領導者,我們透過提供廣泛的高性能解決方案來滿足患者未能滿足的需求,以及降低醫療護理成本,從而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bostonscientific.com 及在 TwitterFacebook 聯繫。

關於前瞻性陳述的警告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1933 年證券法》第 27A 條和《1934 年證券交易法》第 21E 條所定義的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可以透過「預料」、「期望」、「預測」、「相信」、「計劃」、「估計」、「打算」和類似詞語來識別。這些前瞻性陳述是基於我們的信念、假設和估計,並使用當時我們可獲得的資訊作出,並不構成對未來事件或表現的保證。這些前瞻性陳述除其他事件外包括關於我們的業務計劃、臨床試驗、產品發佈以及產品性能和影響的陳述。如果我們的基本假設被證明是不正確,或者某些風險或不確定性成為現實,實際結果可能與我們的前瞻性陳述所表明或暗示的預期和預測存在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受到影響,並且在將來(連同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我們實施業務策略的能力,並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本新聞稿中的陳述所預期的結果產生重大差異。因此,告誡讀者不要過分依賴我們的任何前瞻性陳述。

可能導致這種差異的因素包括:未來的經濟、競爭、報銷和監管條件;新產品介紹;人口趨勢;知識產權;訴訟;金融市場狀況;以及我們和競爭對手作出的未來業務決策。所有這些因素很難或不可能準確預測,其中許多是我們無法控制。有關可能影響我們未來營運的這些及其他重要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其他列表和說明,請參閱我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最新 10-K 年度報告中的第一部分,第 1A 項 - 風險因素。我們可能會在我們已提交或將在此之後提交的表格 10-Q 的第二部分第 1A 項 - 季度報告中的風險因素中進行更新。我們不承擔任何公開更新或修訂前瞻性陳述的意圖或義務,以反映我們的期望或這些期望所基於的事件、條件或情況的任何變化,或可能影響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包含的內容。本警告聲明適用於本文件中包含的所有前瞻性陳述。

聯絡方法:

Francesca Cardarelli
傳媒關係(歐洲、中東及非洲)
+39 340 662 6364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Kirsten Lesak-Greenberg
傳媒關係(美國)
+1 (763) 300-9254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Susie Lisa(特許金融分析師)
投資者關係
(508) 683-5670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i Boston Scientific Corporation 檔案的數據。市場研究截至 2019 年,包括對 2020 年的預測,其中包括對 2019 冠狀病毒病疫情的估計。

ii Mehta A, Muscarella L. Bronchoscope-related "superbug" infections. CHEST Journal. 2019; 157(2). 數位物件識別號:https://doi.org/10.1016/j.chest.2019.08.003

iii Beilenhoff Ulrike et al. Reprocessing in GI endoscopy: ESGE–ESGENA Position Statement – Update 2018, Endoscopy 2018; 50

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中國杭州和紹興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歌禮制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今日宣布經與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溝通交流,ASC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rGBM)患者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受理。

有報告指出脂質代謝在多種腫瘤中起著關鍵作用。脂肪酸合成酶(FASN)是調節脂質代謝的最重要的蛋白質之一。許多實體瘤和血液腫瘤都過度表達脂肪酸合成酶,包括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結腸癌、胰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ASC40(國外代號為TVB-2640)是一種強效安全的選擇性脂肪酸合成酶口服小分子抑制劑。由研究者發起、在美國完成的ASC40(TVB-2640)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高級別星形細胞瘤首次復發患者即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臨床試驗注冊編號:NCT03032484)。II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ASC40(TVB-2640)加貝伐珠單抗的總應答率(ORR)為65%,包括20%的完全應答(CR)和45%的部分應答(PR)。此外,數據顯示,ASC40(TVB-2640)聯合貝伐珠單抗觀察到的6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6)為47%,相比較過往貝伐珠單抗單藥治療的歷史數據(BELOB16%),6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6)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改善(P=0.01)。ASC40(TVB-2640)聯合貝伐珠單抗在此類患者人群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歌禮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表示:這是自今年3月30日宣布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研發投資升級以來,公司在腫瘤管線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1672.HK)的創新研發驅動型生物科技公司。歌禮致力於脂肪性肝炎、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四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滿足國內外患者臨床需求。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及優秀過往成就的管理團隊帶領下,歌禮已發展成為一體化平台型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發現和開發直到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

歌禮目前擁有三個商業化產品和十七個在研產品(其中十一個為完全自主研發)。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歌禮制藥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制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甘萊制藥有三款分別針對脂肪酸合成酶(FASN)、甲狀腺激素受體s(THR-s)及法尼醇X受體(FXR)的處於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及三種聯合用藥療法。2、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專注於在腫瘤脂質代謝中起關鍵作用的脂肪酸合成酶口服抑制劑管線以及新一代檢查點抑制劑-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管線。3、病毒性肝炎:(i) 乙肝:歌禮專注於乙肝臨床治愈創新藥物的研發。探索以皮下注射PD-L1抗體ASC22及派羅欣R為基石藥物,與其他靶點藥物聯合的治療方案,有望為臨床治愈乙肝帶來重大突破。(ii) 丙肝:歌禮成功研發上市兩個1類新藥戈諾衛R和新力萊R,組成全口服丙肝治療方案;ASC18固定劑量復方制劑是升級版的丙肝治療方案,已完成橋接試驗。4、艾滋病:ASC09F是一種用於治療HIV的蛋白酶固定劑量復方抑制劑,ASC09F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批准。欲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

Lifebit 獲得香港基因組計劃四年期合約

Lifebit的精準醫學軟件將透過支持香港基因組中心推行香港首個大規模的基因組測序計劃——「香港基因組計劃」,推動香港的基因組醫學發展。該計劃將讓醫學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得以善用多達 50,000 個完整基因組,實現為病人提供更快速的診斷及更精確和個人化的治療,並進行疾病監測。

倫敦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精準醫學技術領導者 Lifebit Biotech Ltd. 今天宣佈,公司已獲香港基因組中心 (HKGI) 授予為期四年的合約,以支持其在香港推行首個大型基因組測序計劃。

Lifebit Awarded A Four-Year Contract for Hong Kong
Lifebit Awarded A Four-Year Contract for Hong Kong's Genome Project

Lifebit 為領先的精準醫學計劃提供聯合解決方案。2020 年,Lifebit 及 Genomics England 推出「Trusted Research Environment」(值得信賴的研究環境)為頂尖的製藥公司、研究人員和臨床醫護人員就癌症及罕見病的相關臨床基因組數據,提供安全及全面的分析方案。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資助下,HKGI 負責推行該計劃,以其為催化劑,在香港建立當地人口的基因組數據庫、測試設施和人才庫,從而大力促進基因組醫學的臨床應用和科學研究,並為病人及其家屬帶來裨益。為支持 HKGI 及該計劃,Lifebit 將部署一個具高度擴充性能的雲端及 HPC基礎設施,可於最短 3 小時內將原始測序數據轉化為臨床診斷和研究分析。

Lifebit 商務副總裁 Thorben Seeger 說:「精確醫學需要分析大量數據,而我們相信聯合分析將在HKGI 計劃中發揮關鍵作用。此聯合方案將敏感的病人數據安全地儲存於各計劃執行者所屬的環境內,既可大幅增加研究人員存取全球各地不同群體之基因組學數據的機會,亦可避免數據風險。」

如欲閱讀整份新聞稿,請點擊此處

關於 Lifebit

為了治癒疾病,研究人員需要盡量存取和盡量使用生物醫學數據,而這些數據通常無法取得和無法可用。Lifebit 的專利聯盟技術可安全取得產生數據的分析結果,並更快提供更精準的藥物。從為國家精密醫學計劃提供值得信賴的研究環境,到使製藥公司能夠發現新的藥物標靶,Lifebit 協助各個公營和私營界別的客戶能夠改變他們使用敏感生物醫學數據的方式。

信達生物宣佈Pemigatinib用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膽管癌的全球3期註冊臨床試驗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舊金山和蘇州2021年5月25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佈:pemigatinib(研發代號IBI375,FGFR1/2/3抑制劑)的3期註冊臨床研究已在中國完成首例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的入組及給藥。該項研究是一項全球性臨床研究,參與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歐洲、中國等,用於評估pemigatinib在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存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基因重排的膽管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膽管癌是第二常見的原發於肝臟的惡性腫瘤。乙肝病毒及其他肝臟寄生蟲的感染導致其在亞洲地區發病率高。周輝博士強調說大部分膽管癌患者首次診斷時腫瘤即處於無法切除或者轉移的狀態,對於這一部分患者一線標準治療為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的系統性化療,其有效率為2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8個月和11.7個月。「現有的系統性化療療效有限且副作用大,臨床亟需能夠提高療效、改善生活質量的新的治療方案。Pemigatinib在既往經過至少一種系統性治療失敗的存在FGFR2融合/重排的晚期膽管癌患者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其客觀緩解率(ORR)為35.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6.9個月以及預估的總生存期為21.1個月,此研究結果展示出了pemigatinib令人滿意的安全性及療效。鑒於難治性人群的治療挑戰性增加,而目前為止在受試者接受pemigatinib二線治療的研究中觀察到的數據頗具前景,因此我們認為伴FGFR2重排的受試者可能獲益於一線治療。Pemigatinib在中國的新藥上市申請(NDA)正在準備中,我們非常期待pemigatinib可以為更多的膽管癌患者帶來臨床獲益。」

關於晚期膽管癌和FGFR2基因融合/重排

膽管癌是一種起源於膽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按所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肝內膽管癌和肝外膽管癌兩大類。近年來膽管癌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手術是唯一具有治癒潛力的治療方式。但是大部分膽管癌患者在初診時即為不可切除性腫瘤或存在轉移,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對於不可切除、存在轉移的或手術後復發的膽管癌患者,一線標準治療為順鉑聯合吉西他濱,其療效差強人意,總生存期小於1年。

FGFR基因變異存在於多種類型的人類腫瘤中,主要通過FGFR基因擴增、突變、染色體易位以及配體依賴性活化引起的FGFR信號異常。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信號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存活、遷移和血管生成來促進惡性腫瘤的發展。包括pemigatinib在內的選擇性FGFR抑制劑的早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該類藥物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在存在FGF/FGFR變異受試者中具有臨床獲益的初步跡象。

關於Pemigatinib(Pemazyre®)

Pemigatinib是一種針對FGFR亞型1/2/3的強效選擇性口服抑制劑。2020年4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Incyte公司Pemazyre®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成人晚期/轉移性或不可切除的FGFR2基因融合/重排型膽管癌(通過FDA批准的檢測方法確認)。該適應症的繼續批准可能取決於確認性試驗中對臨床益處的驗證和描述。

在日本,Pemazyre被批准用於治療具有FGFR2融合基因的不可切除的膽道癌(BTC)並在化療後惡化的患者。在歐洲,Pemazyre被批准用於治療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並已在至少一項先前的全身性治療後疾病進展的成人患者。Pemazyre由Incyte在美國,歐洲和日本銷售。

2018年12月,信達生物與Incyte就pemigatinib等三個Incyte發現並研發的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候選藥物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條款,信達生物擁有pemigatinib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2020年3月,信達生物在中國開展的一項針對晚期膽管癌患者的關鍵性試驗已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Pemazyre是Incyte Corporation的商標。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3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公司已有4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獲得NMPA批准上市, 其中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4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信迪利單抗已於2019年11月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當年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前瞻性聲明

本公告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均屬於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是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僱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520無限極社會責任日」關注養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國

廣州2021年5月24日 /美通社/ -- 5月20日,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發起的第三屆「520無限極社會責任日」活動在無限極新會生產基地舉辦。本次活動以「弘揚中華養生文化,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

活動現場嘉賓呼籲關注健康
活動現場嘉賓呼籲關注健康

發揮中醫藥優勢 弘揚中華養生文化

活動上,原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局長佘靖表示:「520活動體現了企業對中醫藥的文化自信和社會責任擔當。」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健龍表示,在中華養生文化普及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把深奧的養生知識轉化成滿足現代人需求的健康理念;企業同時還扮演著調味劑的角色,為中華養生文化加入各種有趣、有料的元素,變成「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周邦勇表示,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實現生活和生命品質的提高,是企業和從業者的神聖的使命和責任。

活動最後,黃健龍攜手現場嘉賓宣讀了「弘揚中華養生文化倡議書」。

滿足公眾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養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多年來,無限極深耕中草藥健康產品領域,舉辦形式多樣的公眾科普活動。本次活動的地點 -- 無限極新會生產基地,自2005年起便面向公眾開放參觀,並於2019年獲評為「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稱號。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基地線下參觀接待超過699,500人次。本次活動,現場嘉賓實地參觀了無限極新會生產基地,同時瞭解了養生文化在傳播中的有趣故事。

活動中,主持人還帶領大家通過視頻,走進廣東郁南的無限極巴戟天種植基地,聽農戶講述科學種植中草藥的故事。自2016年起,無限極攜手同屬於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的天方健(中國)藥業有限公司,以「公司+種植戶」模式,針對巴戟天、香菇、靈芝等70多個中草藥品種建設了120多個種植基地,帶動就業450多人,每畝創收1100元至2000元,這次線上參觀的巴戟天種植基地所在鎮已被打造為「南藥專業鎮」。通過這種獨特模式,無限極為中草藥的現代化和產業化貢獻力量。

通過每年舉辦「520無限極社會責任日」活動,無限極呼籲在「520」這個表達愛的日子裡,將對個人的愛延展為對社會的愛。本次活動,無限極希望以年輕化、趣味化的方式弘揚中華養生文化,提升公眾對健康養生的重視程度,推動健康中國建設。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