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Friday, 25 February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健康機構

合源生物完成超4億C輪融資 全面實施快速商業化與國際化發展戰略

天津2021年7月20日/美通社/ -- 712日,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源生物」)宣佈完成超4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與海松資本聯合領投,德聯資本與現有投資者嘉道私人資本、丹麓資本、天創資本、道彤投資、鄉融資本跟投。融資資金將用於合源生物自主知識產權CAR-T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中國新藥註冊快速商業化和國際化研發計畫的實施,並推動包括CAR技術平臺、iPSCs技術平臺、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等驅動的創新藥研發全球佈局,將覆蓋血液腫瘤、實體腫瘤等的自體及通用免疫細胞治療產品。

合源生物CEO呂璐璐博士表示:「非常感謝投資者對我們的認可與支持,合源生物在細胞與基因技術平臺上不斷創新,在快速商業化和國際化發展戰略驅動下,深度合作國家一流院所和臨床中心,持續構建國際化新藥研發創新平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發管線並推動其臨床轉化與商業化進程,為更多的腫瘤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可及的細胞治療創新藥物。」

中金資本專案負責人趙新昊先生表示:「免疫細胞治療是未來腫瘤治療的核心手段之一,其作為『藥』進行開發與商業化雖充滿挑戰但應用前景廣闊。合源生物擁有細胞藥物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經驗的高管團隊,與國內頂級研究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以創新藥思維推動產品快速商業化與國際化,已經成為國內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核心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獲得國家藥監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是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CAR-T藥品中最接近商業化和臨床應用的免疫細胞治療產品之一,同時其成人急淋適應症有望填補全球空白,期待其快速獲批上市,為惡性血液腫瘤患者造福。中金資本將集中優勢資源,攜手合源生物團隊,助力企業和免疫細胞治療行業的發展,實現自主創新CAR-T早日上市,造福廣大腫瘤患者。」

海松資本管理合夥人陳立光先生表示:「生物醫藥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創新和國際化是下一階段中國創新藥的主旋律。免疫細胞治療藥物作為當前中國創新藥研發的代表之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我們堅定看好合源生物在細胞免疫領域的創新研發能力和快速商業化能力,希望我們能一起,切實滿足腫瘤市場的醫療需求,助力合源生物成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領跑者。」

據瞭解,合源生物創立於20186月,是細胞與基因創新技術驅動的新一代生物醫藥企業,深度合作國家一流院所與臨床研究中心,構建以CAR技術平臺、iPSCs技術平臺以及基因編輯技術平臺等為核心的國際化新藥研發創新體系,專注於免疫細胞治療等創新型藥物研發和商業化,致力於打造業界領先的細胞治療藥物研發、臨床轉化與商業化平臺。

合源生物首個核心產品CNCT19細胞注射液是自主知識產權的靶向CD19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兩項新藥臨床試驗許可,兩項臨床試驗均率先進入註冊臨床II期階段,並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有望成為首個上市的自主知識產權靶向CD19 CAR-T產品。

合源生物堅持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導向,通過嚴格的細胞治療產品生產和品質體系,為患者打造安全、高效、可及的免疫細胞治療產品,持續打造極具擴展性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管線,覆蓋血液腫瘤管線、實體腫瘤管線及前瞻性通用平臺管線,具有世界一流研發技術平臺,工藝開發平臺,品質控制體系以及商業化生產基地,在北京設有2,000㎡研發中心,在天津設有近10,000㎡的符合GMP標準的免疫細胞藥物研發轉化和商業化生產基地。此外,合源生物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入選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案即「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專案」。

開立彩超入駐中國空間站,全力守護航天英雄

深圳2021年7月19日 /美通社/ --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並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太空長期駐留期間,保障航天員的健康是載人航天的重要任務。開立彩超X5作為首台入駐天和核心艙的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在航天醫學研究及航天員醫學監督與醫學保障任務完成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肩負起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

據人民日報報道,我國空間站在軌飛行期間,航天員在複雜外太空環境執行各項任務時,隨時掌握身體健康狀況尤其重要。開立彩超X5在中國空間站內作為航天員的親密「戰友」,共同完成微重力環境下的超聲圖像及數據的採集任務,在中國航天醫學史上載入國產醫學影像的瑰麗篇章。

開立醫療一直秉承著「專業專注,務實求精」的理念,憑借近二十年的研發技術積澱和高規格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成功入選此次航天項目。複雜多變的太空環境對空間站內的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們需要經受發射過程中加速度、低頻振動等巨大考驗,抵抗太空強輻射干擾,以優異的性能和穩定的表現在空間站內完成使命。開立彩超能夠以超卓的性能和精湛的工藝通過重重檢驗併入駐中國空間站,正是源於開立對匠心品質的執著堅守與不懈追求。

歷經振動試驗、衝擊試驗、熱循環試驗、快速減壓試驗、濕熱試驗、EMC試驗等一系遠超行業標準的嚴格考驗,開立醫療在眾多彩超品牌中脫穎而出,獨挑大樑,成為中國空間站穩步建設和航天醫學研究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一直以來,開立把創新研發作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標航天標準,將「匠心精神」貫穿於產品研發製造的各個環節,以卓越品質為客戶提供高標準、高質量和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讓航天品質觸手可及。

中國空間站時代已經徐徐拉開帷幕。開立彩超作為唯一國產醫學影像設備進駐空間站,是中國醫療裝備技術進步的縮影,也是民族企業助力中國航天醫學發展的重要一步。這意味著在專業技術領域,以開立為代表的優秀中國醫療設備企業已逐步實現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角色轉換,為中國醫療器械事業注入新的驅動力,再赴新徵程。未來,開立將繼續堅守匠心,不斷創新突破,實現民族企業的擔當奉獻,為我國醫療裝備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民族力量。

基準醫療無創膀胱癌早檢產品UriFind獲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

-UriFind在美產品註冊進入快速審評通道,一經獲批上市將獲得醫保覆蓋

廣州2021年7月19日 /美通社/ -- 2021年7月13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基準醫療基於尿液DNA甲基化檢測的膀胱癌早檢產品UriFind「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Breakthrough Device Designation)。這是目前中國首個獲得此項認定的膀胱癌液體活檢產品。

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計劃」(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旨在確保患者和器械製造商都能夠及時獲得具備重大臨床價值的器械,推動製造商產品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獲批上市,使患者能更早地使用先進產品。突破性器械的認定,必須滿足兩個關鍵條件[1]

  1. 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或診斷危及生命的或衰竭性的疾病或病症;
  2. 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代表著突破性的技術;(2)尚無已批准的替代產品;(3)與現有獲批產品相比具備顯著優勢;(4)可用性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

此次基準醫療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不僅意味著UriFind在膀胱癌早檢中的技術領先性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也印證了UriFind用於膀胱癌早檢的重大臨床意義和社會價值。基準醫療UriFind接下來在美國的註冊申報和產品上市將進入快速審評通道,且一經獲批上市,UriFind可獲得長達四年的自動醫保報銷[2]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膀胱癌是全球發病率第十大惡性腫瘤。目前膀胱癌臨床診斷的金標準是膀胱鏡,但因其存在有創、疼痛和易引發併發症等局限性,不容易被受檢者接受,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檢早治的良機。此外,膀胱癌預後復發監測目前也缺乏很好的解決方案。針對這些臨床痛點,基準醫療開發了膀胱癌無創早檢產品UriFind,其具備無痛、無創、操作簡便的特點,只需受檢者提供隨機尿液,通過對尿液中脫落細胞DNA進行甲基化檢測,便可準確檢測膀胱癌。

UriFind的科研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重要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3] 和Clinical Epigenetics。經過基準醫療長時間真實世界的樣本累積驗證,目前準確度、靈敏度和特異性達89.3%、87.4%和91.5%,性能比肩膀胱鏡,尤其是在早期和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診斷中的檢測性能顯著優於脫落細胞學和FISH,在早期、微小、殘留和復發膀胱癌檢測上呈現出巨大優勢,為膀胱癌臨床診斷提供了有力依據。在FDA-BTD申報過程中,基準醫療提供了與某國際已獲批產品的頭對頭試驗結果,證明了UriFind在檢測靈敏度及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優越性能。

UriFind檢測方法被最新發佈的2021中國膀胱癌診斷治療指南》收錄早前也已獲得歐盟IVDD CE產品認證。此外,基準醫療也通過了南德TUV 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國際認證。

目前,基準醫療UriFind在中國已進入註冊臨床試驗階段,美國臨床試驗也將於近期啟動。作為一家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創新型生物技術企業,基準醫療正不斷推進先進癌症檢測技術在全球的註冊和認證,全力加速UriFind的全球上市進程,以期能夠讓它早日服務更多的有需求的患者。

參考:

1. 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Guidance for Industry and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taff https://www.fda.gov/regulatory-information/search-fda-guidance-documents/breakthrough-devices-program

2. Medicare Coverage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CMS-3372-F)https://www.cms.gov/newsroom/fact-sheets/medicare-coverage-innovative-technology-cms-3372-f

3. Chen X , Zhang J , Ruan W , et al. Urine DNA methylation assay enables early detection and recurrence monitoring for bladder cancer[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20 https://doi.org/10.1172/JCI139597



關於基準醫療

引領精準醫療,造福千家萬戶。

基準醫療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採用甲基化高通量測序進行癌症早篩早診產品開發的公司。創始人范建兵博士是基因檢測領域的國際領軍人物,擁有近30年從事人類基因組學、基因芯片(Microarrays)及高通量測序技術開發的經驗。

基準醫療是國內首家將ctDNA甲基化高通量測序技術用於腫瘤早診的企業,並自主構建了全球最大的中國人群癌症早期甲基化數據庫。自創立以來,基準醫療一直致力於自主開發真正具備臨床價值的單癌種、多癌種乃至泛癌種早篩早診產品,產品管線覆蓋了包括肺癌、乳腺癌、消化道癌症和泌尿系統癌症在內的超過70%高發癌種。此外,基準醫療還自主打造以肺癌早篩早診和治療為中心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台。

更多產品信息與商務合作,歡迎撥打400-930-0052垂詢。

信諾發現社區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新冠疫苗接種的主要推動力

主要研究發現:

  • 疫苗接受度持續提高 -- 疫苗接受度穩步上升,三個月內從63%上升至69%
  • 迫切性增強 -- 想等更多人接種第一劑疫苗後再去接種的人數在三個月內減少了8%,從50%降至42%
  • 大多數人都有考慮接種疫苗 -- 只有9%未接種疫苗的受訪者表示沒有什麼能說服他們接種

香港2021年7月16日 /美通社/ -- 信諾國際市場部 (Cigna International) 今天發佈報告,揭示社區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全球疫苗接種計劃取得成功的關鍵。第三版《新冠肺炎疫苗認知研究報告》(COVID-19 Vaccine Perception Study) 顯示,集體責任感是推動大眾積極接種疫苗的主因。該研究還顯示,受訪者的疫苗接種率明顯上升,已從4月的25%上升到5月的31%,而接種疫苗的意願也隨之提升,由3月的63%上升到5月的69%。

研究表明,對接種疫苗持猶豫或「觀望」態度的人數比例在過去三個月大幅下降。3月份的第一版報告顯示,50%的受訪者還在等著以後再去接種。到了4月份,這一比例下降了3%,5月份再多降5%,可見大眾對疫苗的信心不斷增強。

研究調查於11個市場訪問了13,000多人,旨在了解世界各地對新冠疫苗的看法和態度。

疫苗接種計劃在多個市場進展迅速

研究顯示,疫苗接種計劃繼續快速推進。在短短一個月內,受訪者的接種率已從25%上升到31%,而接種率最高的市場仍是英國(60%上升到68%)、阿聯酋(58%上升到62%)和美國(49%上升到57%)。在其他市場,過去一個月也出現了明顯增長,其中新加坡增長13%(29%上升到42%)、西班牙增長12%(16%上升到28%)。中國內地增長了11%(30%上升到41%),接種劑次超過12億。

信諾國際市場部總裁石湛森( Jason Sadler) 表示:「我們的第三版《新冠肺炎疫苗認知研究報告》表明全球疫苗接種計劃取得了順利進展。報告強調,繼續推廣疫苗接種計劃及鼓勵接種,是幫助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建立信心的關鍵,最終才能實現群體免疫。信諾一直支持疫苗接種,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社區應對疫情挑戰的最好方法。」

他又補充:「我們鼓勵大眾通過可靠的來源,如本地衛生部門來接收有關疫苗的資訊,同時積極接種疫苗。」

已接種和未接種疫苗的人群在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已接種者與未接種者最大的意見分歧在於對疫苗安全性的看法。儘管兩者於自身感染新冠肺炎(分別為54%和57%)和傳染他人(分別為73%對75%)兩方面的擔憂程度相約,但其對副作用和安全風險的看法以及缺少接種途徑正在影響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展。環球來講,9%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堅持認為沒有什麼可以說服他們接種疫苗。

政府機構是最可靠的信息來源

調查結果顯示,在所有市場和不同年齡層的人群中,兩個最值得信賴的疫苗信息來源仍然是政府機構和醫生。與未接種疫苗的受訪者相比,已接種的受訪者相較信任政府機構(分別為63%和73%)、醫生(分別為57%和66%)和私人醫療保險供應商(38%和43%)的資訊。相比已接種者,未接種者更信任電視新聞、朋友和家人以及社交媒體的資訊。調查結果還顯示,大眾認為社交媒體會產生廣泛的負面影響,只有5%的受訪者選擇社交媒體為他們最信任的疫苗信息來源。

下載報告

點擊此處,下載完整的《新冠肺炎疫苗認知研究報告》第三版
點擊此處,下載完整的《新冠肺炎疫苗認知研究報告》第二版
點擊此處,下載完整的《新冠肺炎疫苗認知研究報告》第一版

研究方法:

研究由信諾委託國際研究數據及分析機構You Gov,於2021年5月12日至20日期間進行調查,共13,092名受訪者。受訪者是年滿18歲的人群,分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新西蘭、新加坡、韓國、西班牙、台灣、泰國、阿聯酋、英國和美國這11個市場,其中男性佔52%,女性佔48%。

信諾集團簡介

信諾集團 (Cigna Corporation) 是環球健康保障專家,幫助客戶提升健康及提供安心的保障。信諾透過整合服務,以及個人化的方案,為客戶提供可選擇、可預測及可負擔的優質醫療服務,幫助提升客戶的整體健康。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信諾集團或旗下營運子公司獨家提供,包括Evernorth公司或其附屬公司,以及Express Scripts公司或其附屬公司。信諾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含了完善的健康服務,涵蓋醫療、牙科、行為健康、藥劑、視力保健、附加保障和其他相關產品。信諾的業務遍佈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擁有強大的銷售能力,與全球約1.9億建立了業務關係。更多關於Cigna®信諾的詳情,請通過Facebook或Twitter關注我們,或瀏覽www.cigna.com

信達生物宣佈IBI319(抗PD-1/CD137雙特異性抗體)的1期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1年7月16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其抗PD-1/CD137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IBI319)的1a/1b期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

該項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IBI319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療效的開放性、多中心、Ia/Ib期研究。研究主要目的為評估IBI319雙特異性抗體治療在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腫瘤活性。

IBI319為抗PD-1與抗CD137雙抗,特異性靶向PD-1和CD137。臨床前的各項研究結果均顯示,IBI319具有靶點明確、藥物穩定性好等特點,保留了PD-1的藥效活性;並同時激活CD137的信號,協同增強藥效。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指出:「雖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已在多種腫瘤的治療中展現出令人驚喜的療效,但依然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諸如免疫原發性、繼發性耐藥現象等。同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開發下一代的雙特異性腫瘤免疫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價值。CD137是重要的激動性免疫檢查點分子,對維持免疫穩態和加強抗腫瘤免疫記憶具有重要的作用。結合雙特異性抗體的創新技術,IBI319的臨床研究結果非常值得期待。」

信達生物臨床開發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目前全球尚無同靶點雙特異性抗體進入臨床。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IBI319與兩種單克隆抗體藥物聯合用藥相比,在提高免疫效應之餘,還能提高給藥便捷性。因此,開發抗PD-1/CD137雙特異性抗體將為患者提供更新型、全面、有效且經濟的治療方案。」

關於IBI319(PD-1/CD137雙特異性抗體)

IBI319是信達生物製藥與禮來製藥合作研發的抗PD-1/CD137雙特異性抗體,並由信達生物製藥負責在中國開發。IBI319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IND批准,我們正在中國國內積極開展臨床研究。

關於IBI319的1期臨床研究(CIBI319A101)

該項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IBI319治療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的1a/1b期臨床研究(CIBI319A101)。1a期研究將評估劑量遞增,Ib期研究將進一步在多種實體瘤和血液腫瘤人群中進行療效探索(ClinicalTrials.gov, NCT04708210)。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25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6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公司已有5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pemigatinib口服抑制劑,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獲得批准上市,1個產品上市申請被NMPA受理,信迪利單抗在美國的上市申請獲FDA受理,5個品種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4個產品已進入臨床研究。信迪利單抗已於2019年11月成功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當年唯一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和韓國Hanmi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

信達生物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Atonarp 宣佈推出創新的全新計量平台 Aston,旨在提高半導體製造工藝的產量和效率

東京2021年7月15日 /美通社/ -- Atonarp 為半導體、醫療保健和製藥行業提供分子感應和診斷產品的領先製造商,今天宣佈推出具有整合等離子體電離源的創新原位半導體計量平台 - Aston


Aston 是半導體生產工藝計量學的重大變革,其實現了原位分子工藝流程控制,並使現有半導體製造廠能夠更高效運行,從而推動更高的產量。Aston 專為半導體生產而建立,是一個可以取代多種傳統工具的強大平台,並在一系列綜合應用中提供前所未有的控制水平,包括光刻、電介質、導電蝕刻和沈積、腔室清潔、腔室匹配和消融。

Atonarp 行政總裁、技術總監兼創始人 Prakash Murthy 表示:「在 Aston 的幫助下,我們已經看到在某些應用中單位工藝流程產量增加了 40% 以上,這是一個很大的改進。對於一個典型的半導體製造廠來說,即使整體半導體製造廠產量提高 1%,每年的生產也會增加數千萬美元。」

Murthy 說:「與安裝新生產設備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相比,將 Aston 改造為現有的生產工藝工具可以在短短六至八週內提供更高的產量。這將大力幫助製造商提高生產水平,並有助解決目前半導體製造廠產能短缺的問題。」

快速、可操作的端點檢測 (EPD) 是運行半導體工具和半導體製造廠的最高效方式。到目前為止,EPD 無法在許多工藝流程步驟中部署,因為所需的原位感應器無法承受苛刻的工藝流程或腔室清潔化學品,或者會受到冷凝物沉積物的堵塞。從歷史上看,半導體製造廠被迫使用固定時間以確保工藝流程完成。相反,Aston 透過準確檢測工藝流程完成時間來優化生產,包括腔室清潔,這可以將所需的清潔時間減少高達 80%。

Aston 可耐腐蝕性氣體和氣態污染物冷凝物。它比現有解決方案更強大,具有獨立的雙電離源,即一個經典的電子碰撞電離源和一個無燈絲等離子體電離器,可在半導體生產中遇到的惡劣條件下可靠運作。這使得 Aston 能夠在要求苛刻的環境中原位使用,在這些環境中,傳統的電子離子發生器會很快腐蝕和失效。

Aston 提供的服務事件間隔比傳統品質分析器長 100 倍。它包括自行清潔功能,可消除某些工藝流程中存在的冷凝物沉積所導致的積聚。

由於 Aston 產生自己的等離子體,它可以在有或沒有工藝流程等離子體的情況下運作。與需要等離子體源才能運行的光發射光譜計量技術相比,這帶來明顯的優勢,使 Aston 成為 ALD 和某些可能使用弱、脈衝或無等離子體進行處理的金屬沉積工藝的理想選擇。

Aston 還透過提供量化、可操作的實時數據,透過人工智能促進強大的機器學習,為最苛刻的工藝流程應用提供一致的流程改進。此外,由於實時數據統計分析和工藝流程反應室管理的高精準度、靈敏度和可重複性,還可以提高生產線和產品的產量。

Aston 主要用於化學氣相沉積 (CVD) 和蝕刻應用,這兩種應用的年增長率均超過 13%。光譜儀可以在組裝過程中安裝在新的工藝流程反應室中,也可以改裝至已運行的現有工藝流程反應室中。

Aston 還可以與 ATI Korea 開發的智能壓力控制器 Psi 一起使用。在經過為期數月的全面技術可行性評價後,該組合解決方案最近被三星購買,用於高級過程控制應用。

Aston 現在可以透過直接購買或 Atonarp 的全球合作夥伴網絡進行評價和訂購。

關於 Atonarp

Atonarp 正在引領生命科學、製藥和半導體市場的分子感應和診斷的數碼轉型。Atonarp 產品由統一的軟件平台、光學和質譜儀技術的突破性創新提供支援,可提供實時、可操作、全面的分子分析數據。在半導體、生命科學和健康診斷儀器的開發和商業化方面的世界級專家團隊領導下,Atonarp 在日本、美國和印度開展業務。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s://atonarp.com

圖片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1573281/aston_01.jpg?p=medium600

標誌 - https://mma.prnasia.com/media2/1573283/Antonarp_Logotype_Black_Logo.jpg?p=medium600

ELITechGroup 收購領先的冰點滲透壓計市場參與者 GONOTEC

猶他州洛根2021年7月15日 /美通社/ -- 全球蒸汽壓滲透計技術的市場領導者 ELITechGroup 宣佈收購領先的冰點滲透計技術市場參與者 GONOTEC。

此次收購將兩家滲透壓測量市場領導者聯合起來,為行業提供全方位的滲透測量解決方案,滿足特定需求,使醫生能夠更快、更準確診斷疾病及確定正確的患者治療方案。

此外,ELITechGroup 現在將在德國擁有直接的市場業務,使公司能夠直接為其客戶提供完整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組合。

Biomedical Systems 副總裁 Bryce McEuen 表示:「對 GONOTEC 的策略收購擴大了公司向體外診斷、生物技術、化學、環境、食品和飲品、製藥和研究細分市場提供創新產品的全球能力。結合 90 多年的創新,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滲透壓測量公司。此外,此次收購增加了我們的能力和地域業務範圍,為實驗室提供卓越的服務和客戶支援。」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滲透壓測量解決方案的資訊,請瀏覽 Osmometers.com

關於ELITechGroup
ELITechGroup 是一家私營集團,由全球臨床化學、微生物學、分子診斷、血液學、細胞學和汗液測試系統體外診斷設備和試劑的製造商和分銷商組成。 我們的使命是透過授權實驗室在更短的時間內準確完成更多工作來改善患者護理,從而為患者提供快速準確的治療過程。

聯絡人:市場推廣總監 Amanda Warren
公司:ELITechGroup
地址:370 West 1700 South, Logan, UT 84321
聯絡電話:+1.435.227.1422
電郵: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網站:ELITechGroup.com

Cleveland Clinic 第二次獲得 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 認證

克利夫蘭和佛羅里達州西棕櫚海灘2021年7月14日 /美通社/ -- Cleveland Clinic 因其醫療旅行服務連續第二次獲 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 (GHA) 授予「卓越認證」。

Cleveland Clinic 現已踏入百週年,是一家非牟利多專業學術醫療中心,將臨床和醫院護理與研究和教育相結合。該醫療中心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由四位著名醫生於 1921 年創立,其願景是基於合作、同情和創新的原則提供出色的患者護理服務。Cleveland Clinic 開創了許多醫學突破,包括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和美國面部移植手術首例。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在其年度「美國最佳醫院」調查中一直將 Cleveland Clinic 評為全美最佳醫院之一。

GHA 與其所代表的行業全球領先專家(包括健康供應商、保險公司和僱主)磋商,制定了醫療旅行(也稱為醫療旅遊和健康旅遊)的國際標準(經 ISQUA 認可)和專業規範。GHA 認證印章透過向患者和國際付款人證明該組織已實施旨在於患者旅程的每一步中降低醫療旅行患者風險,以及改善患者體驗的程序和政策來建立信任。

Cleveland Clinic 全球患者服務臨時主席 Maan Fares 醫學博士表示:「此次認證證明 Cleveland Clinic 對患者體驗的關注。這是對我們為世界各地患者提供優質護理之承諾的認可。」

Cleveland Clinic 在完成由兩名 GHA 檢驗人員負責、為期三天的遙距認證調查後,於 2021 年 6 月 4 日正式獲得新的認證資格通知。

GHA 行政總裁 Karen Timmons 表示:「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 為組織提供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其全球/國際患者服務部門,並有機會對改善所有旅遊就醫患者的品質、安全和體驗產生影響。 GHA 提供驗證當前流程的理想起點,同時特別關注卓越營運和患者體驗,這是一項將影響組織提供所有服務的業務策略。我們祝賀 Cleveland Clinic 及其敬業的護理人員獲得 GHA 卓越認證,並祝賀該組織堅定不移地專注於卓越服務和致力於支援醫療旅行患者的獨特需求。」

Cleveland Clinic 全球患者服務高級總監 Sandy Milli 表示:「我們很高興獲得 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這表明我們致力於為出國就醫的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該認證證明我們整個組織對患者護理的奉獻精神。」

關於 GHA
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 (GHA) 是一家充滿活力和創新的認證機構,專門致力醫療和保健旅行、安全和福祉。GHA 於 2016 年 9 月成立,最初的目的是作為獨立的認證機構,其重點是改善醫療旅行者的患者體驗,並協助醫療保健供應商驗證品質、提高知名度,以及實施可持續的醫療旅行商業模式。自那時以來,GHA 率先開展了涵蓋整個護理領域的各種計劃,並為利益相關者在健康和福祉的各方面提供證書和認證。

對 Global Healthcare Accreditation 感興趣的組織可聯絡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 電話:001.561.228.4014(美國)| www.GlobalHealthcareAccreditation.com

關於 Cleveland Clinic
Cleveland Clinic 現已踏入百週年,是一家非牟利多專業學術醫療中心,將臨床和醫院護理與研究和教育相結合。該醫療中心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由四位著名醫生於 1921 年創立,其願景是基於合作、同情和創新的原則提供出色的患者護理服務。Cleveland Clinic 開創了許多醫學突破,包括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和美國面部移植手術首例。《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在其年度「美國最佳醫院」調查中一直將 Cleveland Clinic 評為全美最佳醫院之一。Cleveland Clinic 在全球擁有 70,800 名員工,其中包括 4,660 多名受薪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 18,500 名註冊護士和高級實踐提供者,代表 140 個醫學專業和亞專業。Cleveland Clinic 是一個擁有 6,500 個床位的衛生系統,其中包括靠近克利夫蘭市中心的佔地 173 英畝的主區、19 家醫院、220 多個門診設施,以及位於佛羅里達州東南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加拿大多倫多、阿聯酋阿布扎比和英國倫敦的地點。2020 年,Cleveland Clinic 的整個醫療系統共有 870 萬次門診就診、273,000 次住院和觀察以及 217,000 例手術病例。前來接受治療的患者來自每個州和 185 個國家。請瀏覽 clevelandclinic.org。 請關注我們 twitter.com/Cleveland Clinic。新聞和資源載於 newsroom.clevelandclinic.org.newsroom.clevelandclinic.org。

編輯備註:Cleveland Clinic 通訊服務可根據要求提供廣播品質的採訪和影片。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