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美國麻省劍橋和中國北京2019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 (納斯達克代碼 : 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是一家處於商業階段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于用於癌症治療的創新型分子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天在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大會(ESMO Asia)上在一項海報展示中公佈了其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治療胃/胃食管結合部(G/GEJ)腺癌患者以及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一項2期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

百濟神州腫瘤免疫學首席醫學官賁勇醫學博士表示:「替雷利珠單抗與化療的聯合治療在這項針對G/GEJ腺癌和ESCC患者的試驗中展示了持久的緩解,並且總體耐受。胃癌和食管癌位居全球最常見癌種之列[1],有著高度未滿足的治療需求,特別是在中國[2],這一需求更加突出。我們很欣慰能夠在這些癌症以及其他亞洲地區高發癌症中繼續開展替雷利珠單抗的後期開發。」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治療G/GEJ腺癌或ESCC患者的更新結果
海報128P

這項開放性、多中心、在中國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聯合標準化療作為潛在一線治療的2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登記號:NCT03469557)包括兩個患者隊列,分別為G/GEJ腺癌和ESCC。

截至2019年3月31日,共有30例患者入組了這項試驗,包括15例G/GEJ腺癌患者和15例ESCC患者。G/GEJ腺癌患者在以每三周為一個週期的第1天接受了劑量為200 毫克的替雷利珠單抗以及奧沙利鉑的治療,在第1到15天接受了每日兩次的卡培他濱治療;ESCC患者在以每三周為一個週期的第1天接受了劑量為 200 毫克的替雷利珠單抗以及順鉑治療,在第1到第5天接受了氟尿嘧啶治療。

截至數據截點,8例患者仍在接受替雷利珠單抗治療,包括4例G/GEJ腺癌患者和4例ESCC患者。 結果包括:

  • 截至數據截點,7例G/GEJ腺癌患者(46.7%)達到了確證的部分緩解(PR),該隊列的客觀緩解率(ORR ;完全緩解和部分緩解之和)為46.7%;7例ESCC患者(46.7%)達到了確證的PR,該隊列的 ORR為46.7%;
  • 在G/GEJ腺癌隊列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成熟;在ESCC隊列中,中位DoR估計值為12.8個月;
  • 在G/GEJ腺癌隊列中,中位無進展存留期(PFS)為6.1個月;在ESCC隊列中,中位PFS為10.4個月;
  • 儘管中位隨訪時間在G/GEJ腺癌隊列(15.4個月)和ESCC隊列(13個月)中較長,中位總存留期(OS)尚未達到;在 G/GEJ腺癌隊列中,OS率在6個月時為85%,在12個月時為62%;在ESCC 隊列中,OS率在6個月時為71%,在12個月時為50%;
  • 替雷利珠單抗聯合標準一線化療在G/GEJ腺癌和ESCC患者中總體耐受。不良事件(AE)與已知PD-1抑制劑聯合化療的耐受程度相一致;
  • 所有患者都經歷了治療期間出現的不良事件(TEAE),大部分TEAE嚴重程度為輕度或中度;
  • 最常見的任一級別的TEAE(發生率≥ 40%)為貧血(60%)、食欲不振(56.7%)、噁心(53.3%)、虛弱(50% )、白細胞減少症(43.3%)、嘔吐(43.3%)、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40%)以及血小板計數減少(40%);
  • 11例患者(G/GEJ腺癌, n=6; ESCC, n=5)經歷了三至四級TEAE,其中最常見的為嘔吐(16.7%)、低鈉血症(13.3%)、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升高、體重下降、食欲不振、低鉀血症、貧血、白細胞減少症、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以及血小板減少症(每項一例);
  • 13例患者(G/GEJ腺癌, n=5; ESCC, n=8)經歷了嚴重不良事件(SAE);在至少2例患者中(無論隊列)出現的嚴重TEAE包括 血膽紅素增高(G/GEJ腺癌, n=2)、吞咽困難(ESCC, n=3)和乏力(ESCC, n=2);以及
  • 一位ESCC患者由於AE(肝功能障礙)致死,主要由於疾病進展,也可能與試驗治療或潛在的乙肝感染相關。

關於替雷利珠單抗

替雷利珠單抗(BGB-A317)是一款在研的人源性lgG4抗程式性死亡受體1(PD-1)單克隆抗體,設計目的為最大限度地減少與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臨床前數據表明,巨噬細胞中的Fc受體結合之後會啟動抗體依賴細胞介導殺傷T細胞,從而降低了PD-1抗體的抗腫瘤活性。替雷利珠單抗是第一款由百濟神州的免疫腫瘤生物平臺研發的候選藥物,目前正作為單藥療法及聯合療法開發針對一系列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治療適應症。

目前正在開展的替雷利珠單抗的臨床研究包括一項針對二線或三線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肝細胞癌(H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線食道鱗狀細胞癌(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胃/胃食管結合部(G/GEJ)癌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二至三線HCC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試驗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招募患者,包括美國、歐洲以及中國。

除一項針對復發/難治性(R/R)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的關鍵性2期臨床研究,百濟神州還在開展一項針對一線非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鱗狀NSCL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鼻咽癌(NP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一線U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一項針對早期ESCC患者的3期臨床研究;以及一項針對具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實體瘤患者的2期臨床研究。這些臨床研究主要正在中國進行患者入組。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前身為 CFDA)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在對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 R/R cHL 患者和治療既往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 UC 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NDA)進行審評,兩者均被納入優先審評。百濟神州擁有替雷利珠單抗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授權。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的、商業階段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分子靶向和免疫腫瘤療法的研發。百濟神州目前在中國大陸、美國、澳大利亞和瑞士擁有 3,000多名員工,在研產品線包括新型口服小分子類和單克隆抗體類抗癌藥物。百濟神州目前也正在打造抗癌治療的藥物組合方案,旨在為癌症患者的生活帶來持續、深遠的影響。百濟神州在美國銷售 BRUKINSA™(澤布替尼);在新基公司的授權下,百濟神州在華銷售ABRAXANE®注射用紫杉醇(納米白蛋白顆粒結合型)、瑞複美®(來那度胺)和維達莎®(注射用阿紮胞苷)[3]

前瞻性聲明

該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 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下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替雷利珠單抗令人鼓舞的臨床數據及其作用機制,有關百濟神州與替雷利珠單抗以及相關的進展計畫、預期的臨床開發計畫、藥政註冊里程碑、商業化等。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援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程表和進展以及產品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產品及藥物候選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對其技術和藥物智慧財產權保護獲得和維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有限的營運歷史和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的能力;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 10-Q 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于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些信息。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Siegel RL, Torre LA, Jemal A.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 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68(6):394-424.
[2] GLOBOCAN.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in 2019. HTTP://globocan.iarc.fr/. Accessed July 2019.
[3] ABRAXANE®、瑞複美®和維達莎®為新基醫藥公司的注冊商標。

蘇州2022年6月13日 /美通社/ -- 2022年6月10日,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簡稱:銳正基因)與蘇州市吳中區舉行了簽約儀式。銳正基因新一代基因編輯新藥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正式落戶蘇州市吳中區。蘇州市吳中區委書記丁立新,區委副書記、區長顧曉東,區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徐積明,副區長張偉、李燁,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顧洪建,吳中區、經開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與銳正基因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永忠博士等一起見證了此次簽約。

銳正基因與蘇州吳中籤約現場
銳正基因與蘇州吳中籤約現場

銳正基因創始人、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王永忠博士表示:「銳正基因2021年7月在蘇州成立。體內基因編輯技術是當下全球最前沿的生物技術之一,可以從最根源的基因層面出發解決患者的問題,甚至達到一次性治癒的效果,擁有無可比擬的潛力和優勢。我們採用以分子為基礎的工藝,不涉及昂貴而複雜的細胞和病毒;我們的基因編輯技術平台和遞送系統的遞送效率和靶向特異性都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我們的團隊在項目和企業運營都有經過驗證的全週期經驗;這些特點使得銳正基因在產品研發,產業化和商業化方面均擁有行業優勢。銳正基因成立兩個月後就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目前銳正已有近50員工,其中約40%為博士,25%為碩士;公司已經有幾個項目正在按計劃快速推進,在亟需場地快速發展的艱難時刻,得到了吳中經開區的大力支持,我們將在場地交付後快速將其建設成符合國際標準,面積超萬平方米的新一代基因編輯與遞送載體技術平台和大規模GMP產業化平台。銳正基因未來將繼續扎根蘇州,深耕吳中,力爭為本區域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會後,王永忠博士接受蘇州電視台採訪時表示:「銳正基因是一家專注於體內基因編輯藥物研發與產業化的公司。體內基因編輯是當下全球最前沿的生物技術之一。蘇州吳中區現在對生物醫藥產業非常重視,生態系統也在逐步完善中,發展空間非常大,未來我們在吳中會有多個產品進行開發,申報,臨床實驗以及後續的商業化生產。」

銳正基因新一代基因編輯新藥研發與產業化基地建築面積超萬平方米,預計於2022年12月底投入使用,包含研發實驗、生產以及辦公配套,可容納至少500名員工,滿足未來5-10年公司的研發與商業化生產需求,建成後將有望成為中國第一個端到端全鏈條的體內基因編輯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有力地支撐銳正基因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體內基因編輯技術創新藥企業。

關於銳正基

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7月,主要聚焦於細胞內包括細胞核內靶點,基於新一代安全、高效、靶向性優異的基因編輯、RNA編輯和遞送技術,行業領先算法的脫靶效應分析手段,以及經過行業驗證的CMC工藝開發、GMP生產和商業化經驗和能力,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能夠治療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先天性遺傳疾病和後天獲得性疾病的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案。公司已完成數千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正在建設符合國際標準,面積超萬平方的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與遞送載體技術平台和大規模GMP產業化基地。

銳正基因(蘇州)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218號B6-2F-R06
電話:0512-6799 6091
媒體聯絡:Nicole Zhang: This email address is being protected from spambots. You need JavaScript enabled to view it.

上海2021年4月14日 /美通社/ -- 甘萊製藥是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今日宣佈ASC41口服片劑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藥代動力學美國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個隊列給藥。ASC41是一種肝臟靶向性前體藥物,其活性代謝產物可選擇性激活甲狀腺激素受體s(THR-s)。

該項臨床試驗申請(IND)於2021年2月25日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

該項臨床研究由兩個隊列組成:隊列一是一項藥物相互作用(DDI)研究,以評估伊曲康唑和苯妥英對ASC41口服片劑在健康志願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影響;隊列二是一項評估ASC41口服片劑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

甘萊製藥首席醫學官Melissa Palmer博士表示:「很高興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ASC41臨床試驗申請僅一個半月後,我們就完成了首個隊列給藥,這證明了我們臨床開發團隊擁有卓越的執行力,以及甘萊致力於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研發創新藥物的決心和努力。」

歌禮首席科學官何菡萏博士表示:「此項研究將為我們提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重要藥物相互作用和藥代動力學數據,這些研究結果將支持我們加速ASC41口服片劑的全球臨床開發進程。」

關於歌禮

歌禮是一家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1672.HK)的創新研發驅動型生物科技公司。歌禮致力於脂肪性肝炎、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四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的研發和商業化,滿足國內外患者臨床需求。在具備深厚專業知識及優秀過往成就的管理團隊帶領下,歌禮已發展成為一體化平台型公司,涵蓋了從新藥發現和開發直到生產和商業化的完整價值鏈。

歌禮目前擁有三個商業化產品和十七個在研產品(其中十一個為完全自主研發)。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歌禮製藥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製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甘萊製藥有三款分別針對脂肪酸合成酶(FASN)、甲狀腺激素受體s(THR-s)及法尼醇X受體(FXR)的處於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及三種處於臨床前階段的聯合用藥療法。2、腫瘤脂質代謝與口服檢查點抑制劑:專注於在腫瘤脂質代謝中起關鍵作用的脂肪酸合成酶口服抑制劑管線以及新一代檢查點抑制劑-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劑管線。3、病毒性肝炎:(i) 乙肝:歌禮專注於乙肝臨床治癒創新藥物的研發。探索以皮下注射PD-L1抗體ASC22及派羅欣R為基石藥物,與其他靶點藥物聯合的治療方案,有望為臨床治癒乙肝帶來重大突破。(ii) 丙肝:歌禮成功研發上市兩個1類新藥戈諾衛R和新力萊R,組成全口服丙肝治療方案;ASC18固定劑量復方制劑是升級版的丙肝治療方案,已完成橋接試驗。4、艾滋病:ASC09F是一種用於治療HIV的蛋白酶固定劑量復方抑制劑,ASC09F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批准。欲瞭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