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20年7月31日 點擊數: 688
  • 伸展運動
  • 物理治療師
  • 落枕
  • 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相信許多人應該曾有因為落枕,引起惱人不舒適的困擾,當早上睡醒的時候,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接下來的幾天,都處在僵硬疼痛狀態,工作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那麼到底落枕了該怎麼辦? 溫差大、睡姿不良等因素 易引起頸部肌肉發炎  南投醫院黃正嘉物理治療師指出,早上醒來發現脖子無法輕易轉動,一動肩頸某區域便疼痛無法忍受,這便是所謂的「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Acute cervical fibrositis)。其發生原因,可能為睡眠姿勢不良或長期的坐姿、站姿不正確,使得頸部肌肉長時間收縮而造成肌肉攣縮;或是在溫差大的天氣下,睡覺時吹冷氣,使得頸部處於過冷的環境,而造成肌肉攣縮;另外,頸椎小面關節錯位造成韌帶夾擠而發炎,或是感冒引起的頸部周圍肌肉發炎,這些都通稱作落枕。 急性期頸部發炎腫脹 先冰敷再熱敷 

一般治療上,醫師在排除為骨頭結構上的疾病後,必要時,會先給予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暫緩症狀,再搭配物理治療改善落枕的症狀。在物理治療方面,黃正嘉物理治療師表示,如果急性期頸部有發炎腫脹情形時,先冰敷減低發炎反應,之後再給予熱敷,放鬆緊繃的肌肉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利用電療儀器來減輕疼痛感,最後,再加上一些伸展運動讓肌肉舒緩,以達到治療效果。

兩種伸展運動 緩解落枕疼痛

黃正嘉物理治療師提出兩種伸展運動,來舒緩落枕患者的疼痛:

1.將頭慢慢轉向不敢動的那邊,直到感到疼痛就停三到五秒,再嘗試轉更大的角度後,再停三到五秒,再慢慢地回到正中原位,重複做三到五次。

2.將頭轉向疼痛另一側大約四十五度處,用手將頭輕輕地往斜下壓,拉到有點疼痛就停大約十秒,再慢慢回到正中原位,重複做三到五次。

健康資訊 2020年3月28日 點擊數: 605
  • 體質
  • 提升免疫力
  • 中醫

「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這也是我開始專研中醫兒科的主要原因之一。」醫院中醫教授賴東淵表示,一個新生兒出生的先天身體狀況是由父母所給予的,並且隨著發育時間,環境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有需要的小孩甚至是出生幾個月就可以開始接受中醫的調理,但是大部分的小孩可能會因為中藥苦口、害怕針灸或者是不習慣被束縛而拒絕整復手法,這時候藥飲或者藥浴其實都是很好的方式。

基因決定你的先天體質 後天習性會造成改變

面對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賴東淵教授指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之外,提升自我的免疫能力,在中醫理論中,要提升免疫力是講究五臟六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就是腸胃的能力,有良好的消化與吸收能力,身體就有對抗病魔的資本。

提升免疫為健康之本 3秘訣日常生活就能辦到

賴東淵分享三個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的提升免疫力秘訣,

第一項就是飲食要要細嚼慢嚥,忌食生冷食物;

第二項就是減少食用高油脂等難以消化吸收的食物;

第三項是攝取一些含有多醣體的食物,例如中藥材中的黃耆等,都有助於人體消化及吸收營養的功能,搭配中醫調理,就能增強免疫力,對抗外界病邪,也就是影響身體平衡狀態及致病的物質或元素侵犯。

目前疫情逐漸發展的時期,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最重要的重點就是為病人解除病苦,林欣榮院長也提醒,大家要注重預防醫學的觀念,做好個人防疫工作,加強提升自身免疫力,從根本做起期望能成功抗疫。(花蓮慈濟醫院中醫教授賴東淵)

 

健康資訊 2020年8月01日 點擊數: 945
  • 白內障
  • 青光眼
  • 視網膜剝離
  • 黃斑部病變
  • 近視

炎炎暑假,孩子宅在家,容易從事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行為,如 打線上遊戲、看影片、流連社群等。 臺灣防盲基金會呼籲,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易導致近視,家長與孩子都必須提高注意,不要讓快樂的暑假,成為近視溫床! 全球近視達25.8億人 台灣國三學童近視盛行率近9成

近視是一種日益嚴重的眼疾,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發佈「近視與高度近視衝擊The Impact of Myopia and High Myopia」報告中定義近視為50度以上,高度近視為500度以上;報告中也指出,2020年全球近視盛行率為33% (25.8億人口 ),近視盛行率以亞洲最高,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近視盛行率達50%。

而在台灣,根據國健署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發現,國小一年級近視盛行率已近二成,六年級近視盛行率為七成;國中三年級近視盛行率近九成、高度近視盛行率近三成。顯示國內學童近視問題嚴重,且隨著年齡增加,平均每年增加 75~100度。

高度近視者眼睛併發症多 2持之以恆習慣防近視

醫學研究顯示,年紀越小就有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而患高度近視者有較高機會併發易造成失明的眼睛疾病,例如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開放性隅角型青光眼及白內障;面對即將來臨的暑假,應該怎麼辦呢?臺灣防盲基金會建議以下近視防治撇步:

1.每天戶外活動 2小時

當光線進入眼球時會促進視網膜分泌多巴胺(Dopamine),這種神經傳導物質會抑制眼球的眼軸變長機制,因而避免或降低近視產生。澳洲研究發現,影響學童近視的主要因素為「是否有做戶外活動」; 根據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吳佩昌眼科醫師團隊於北中南東多所學校推動近視病防治介入研究的實證結果,戶外活動對於近視者度數控制有30%的效益,另也證實在走廊或樹蔭下戶外活動,即可預防近視,無須一定要在大太陽底下。

2.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臺灣防盲基金會研發一套體驗式桌遊,適合國小學童、家長和老師,用輕鬆、有趣、無負擔的方式,讓孩子遠離手機和電腦,在遊戲中玩出好視力。孩童和家長可以藉遊戲學習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白內障等眼疾的症狀與護眼知識,還加入惡魔眼鏡這個懲罰道具,讓玩家體驗視網膜剝離的視覺狀況,同時傳達配戴眼鏡的不便,更提醒小朋友要好好照顧眼睛。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第 21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