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2017年6月04日 點擊數: 403
  • 胸悶
  • 胸痛
  • 達文西微創手術
  • 心導管
  • 喘不過氣
  • 心功能室

一名40多歲何先生,以務農為業,平時不僅保持運動習慣,也不菸酒,但原本自豪的健康身體,去年底卻突然感到胸悶,甚至某次一整天幹活下來,卻胸悶到差點喘不過氣,才趕緊就醫,經心導管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冠狀動脈三條主要的分支,有兩條出現阻塞狀況,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患者恢復良好。

冠狀動脈阻塞若穩定 患者難發覺

目前患者術後健康已恢復和術前差不多,不管運動或種菜都沒有問題;花蓮慈院心功能室主任陳郁志指出,臨床上,超過80%以內的冠狀動脈阻塞患者,若處於穩定或靜止狀態時,流經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並無明顯變化,因此患者不僅不會有明顯感受,連一般心電圖檢查恐都難發現,得仰賴運動心電圖或心導管才能發現。

達文西微創手術 傷口小患者恢復快

治療上,和傳統手術比起來,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可在不需開胸腔狀況下,透過達文西視訊鏡頭及機器手臂,在肋間三個大約一公分的小洞,取下適合的血管進行繞道手術;花蓮慈院外科部副主任張睿智指出,雖手術難度比傳統手術困難,時間也較長,但傷口小,且能避免胸骨和部分肌肉、神經傷害,患者術後相對恢復快。

出現胸悶胸痛 應盡快就醫檢查

若有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出現時,千萬別輕忽,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接受治療;張睿智主任呼籲,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能夠幫助縮短患者恢復期,讓患者能盡快恢復日常生活,提供給患者治療時新選擇。

健康醫療 2017年8月24日 點擊數: 279
  • 自閉症
  • 大腦
  • 腸道細菌
  • 可體松
  • 腎上腺皮質醇
  • 瘤胃球菌

最近不少研究發現,腸道細菌會改變人類健康、人類行為,像自閉症等神經性失調疾病,也與腸道細菌有關。不過這些腸道細菌如何與大腦溝通?美國伊利諾大學研究發現,有些腸道細菌會透過血液中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也譯為「可體松」)與大腦溝通,這或許也可以解釋自閉症發生成因。

腸道細菌 可能影響大腦發展 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腸道微生物〉期刊(Gut Microbes)。美國伊利諾大學神經科學博士生奧斯汀‧馬德表示,嬰兒時期,神經代謝物一旦出現變化,可能對大腦發展產生長遠影響。在這過程,寄居於腸道中的細菌、黴菌、病毒等微生物或許也會發揮作用,不過目前還不知道哪些腸道細菌最會影響大腦發展,哪些因素又會影響腸道、大腦連結。

研究團隊以一個月大小豬做實驗,這些小豬的腸道、大腦發育情況與人類很相似。研究團隊先了解小豬糞便中的細菌種類多寡,以及上行結腸內有哪些東西,之後,研究團隊再測量小豬血液、大腦中的一些特定化合物濃度。

瘤胃球菌 透過腎上腺皮質醇與大腦溝通 研究人員過去曾分析糞便細菌與大腦代謝物之間的關聯性,發現糞便中的一些細菌多寡與血清素、腎上腺皮質醇息息相關。在這次研究中,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血液裡的腎上腺皮質醇會調節腸道細菌「瘤胃球菌」(Ruminococcus)與大腦「氮-乙醯天門冬胺酸」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瘤胃球菌會透過腎上腺皮質醇與大腦溝通。

研究作者認為,這項研究或可幫助研發自閉症新療法,未來還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其中機轉。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健康醫療 2017年8月28日 點擊數: 353
  • 心臟衰竭
  • 心臟超音波
  • 瓣膜性心臟病
  • 肺積水
  • 肺鬱積

呼吸喘,說不定是心臟血液逆流引起!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佳穎指出,以瓣膜性心臟病來說,當心臟瓣膜因狹窄、閉鎖不全導致血液逆流,心臟血液不易排空,就可能聚積於心臟、肺部,進而產生呼吸喘等症狀。

身體血液循環受影響,便可能進一步引發右心衰竭,嚴重時,腸胃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造成食慾不振,患者也可能出現肝臟腫大、下肢水腫等現象。

瓣膜性心臟病 病因各有不同 楊佳穎醫師分析,瓣膜性心臟病包括主動脈瓣膜狹窄、瓣膜閉鎖不全等,像主動脈瓣膜狹窄原因就包括心臟主動脈瓣膜退化、風濕性心臟病、鈣化等,其中心臟主動脈瓣膜退化患者年齡多半較年長。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年齡則較為年輕。許多民眾常聽到的二尖瓣脫垂,屬於瓣膜閉鎖不全,這種疾病常發生於年輕女性,患者很容易感覺疲倦。

當瓣膜性心臟病引發左心衰竭、肺積水、肺鬱積,甚至引起心臟擴大,胸部X光檢查就會發現異常,不過想盡早發現問題,還是得靠心臟超音波檢查。

症狀治療 以利尿劑為主 瓣膜性心臟病所造成的血液逆流加重,患者就會開始喘,剛開始以症狀治療為主,醫師多半給予利尿劑,讓水分減少,血液逆流、血液阻塞現象就會稍微緩解,患者也會舒服一點。

病情惡化 便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不過隨著病情惡化,光症狀治療,還是無法解決問題,此時就要考慮進行瓣膜修補、瓣膜置換術等手術治療。目前手術治療包括傳統開胸手術、微創手術,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多需要20幾公分,而微創手術傷口只有約6、7公分,醫師會依患者病情、身體狀況選擇適合治療策略。

盡早治療 預後狀況較佳 楊佳穎醫師強調,瓣膜性心臟病一再惡化,當心臟擴大加劇、心臟功能衰退,治療預後也會變差,盡早動手術,不只有助維持、恢復心臟功能,手術復原狀況也會比較好,提醒病友不要拖延,以免後續治療更棘手。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第 170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