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增一名失智症 防失智怎麼做? 失智症 建立: 19 1月 2017 點擊數: 889 全球每3秒就多一名失智症患者,在國內平均1天新增3名患者。預防失智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多動腦、運動有助腦部活化,例如桌遊、太極拳都不錯;日常飲食應多蔬果、少紅肉,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全球3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全球平>>全文...
失智且步態不穩 恐是腦積水惹禍 失智症 建立: 07 1月 2017 點擊數: 884 巴金森氏症、腦血管疾病及腦積水,是老年人常見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罹患此三種疾病的比率越高;臨床上,一名高齡91歲宋老先生,近年來走路越來越緩慢且不時跌倒,連記憶力也衰退,甚至有小便失禁等症狀,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水腦症,經腰腹腔引流手術,將腦室積水引流至腹腔,術後恢復良好,這名老先生也恢復以往活潑個>>全文...
長輩疑神疑鬼 可能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 建立: 31 10月 2016 點擊數: 987 一名70歲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外出,對先生惡言相向。同時,老太太也懷疑媳婦偷竊其首飾與衣服,堅持兒子欠其一百萬未歸還,到處向鄰居抱怨子女不孝,當子女與其溝通時,老太太會咒罵子女,甚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家暴事件。 >>全文...
不當活動假牙恐引發失智? 全口植牙成新選擇 失智症 建立: 20 10月 2016 點擊數: 1003 長期配戴不適合的活動假牙,不但影響咀嚼,也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甚至可能引發失智症。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門診中曾遇到患者因配戴不適合的假牙,造成焦慮、心情沮喪,加上吃東西不方便、疼痛等問題,情況就越來越嚴重。臨床研究顯示,長時間配戴不適合的假牙,使得咀嚼能力低落,可能造成活動假牙症候群>>全文...
家人失智怎麼辦? 陪伴+團體課程幫大忙 失智症 建立: 23 9月 2016 點擊數: 934 很多人以為得了失智症,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真的是這樣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設計為期12周的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幫助患者延緩失智,包括健康情況、飲食習慣都大幅改善,與家人關係變好,心情也變好了。輕度失智症者適用12周的課程針對MMSE(簡易智能量表)大於20的輕>>全文...
3秒鐘1人失智 7大早期徵兆錯過太遲 失智症 建立: 22 9月 2016 點擊數: 971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要知道早期徵兆才能及早治療、延緩病情,國健署公布7大失智症早期徵兆,包括健忘、常迷路、對時間概念混淆、情緒或行為異常改變,以及表達、決定、家務出現困難。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國際失智症協會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全文...
失智症可以逆轉! 什麼方法有幫助? 失智症 建立: 21 9月 2016 點擊數: 929 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舉辦了一場「輕度失智症長者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研究成果發表會;會中有多位失智症家屬經驗分享,其中有位杜娟的媽媽,就因為經由復健以及參加各項團體活動,因而使中度至輕度失智症逆轉為只有輕度失智症。勤做復健運動杜娟的媽媽被診斷>>全文...
關心家中長輩 注意10大失智症警訊 失智症 建立: 18 8月 2016 點擊數: 928 失智症(Dementia)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候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林義濱醫師表示,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