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也帶來「新壓力」 轉換心態讓經驗成為自己的養分 健康資訊 建立: 06 2月 2022 點擊數: 307 年後一波轉職潮,每個人換工作、轉跑道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與生涯規劃不符、薪水太低、升遷、被挖角、人際關係、健康、家庭因素、裁員等有關,不論何種原因選擇進入新的職場,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提出三點,幫助民眾建立面對新職場的正向心態。 >>全文...
放不下過去、擔心未來 是時候該學會「把握現在」 健康資訊 建立: 05 2月 2022 點擊數: 260 「放不下過去、心想著未來,卻錯過了當下的自己。」在這個海量且快速的資訊世界,每天接受訊息占了生活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須應付突發事件,上班總是繃緊著神經,下班會想著上班所做的事,內心放鬆的空間,離我們漸行漸遠,睡眠也是眾人所面臨的問題,難入眠、多夢、睡眠時間不足等,多重的因素而忘了當下的自>>全文...
退休之後老是丟三落四 忘東忘西怎麼辦? 健康資訊 建立: 05 2月 2022 點擊數: 195 日本銀髮川柳徵文有一則短句「人生已經不迷茫了,但總是會迷路」,詼諧而殘酷的點出年紀變大之後的現實,許多人也許還不到迷路的地步,但可能有容易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的困擾。瑞琪(化名)向來以精明能幹自豪,退休後覺得記憶力大不如前,現在出門買東西,常常缺了一兩樣;聊天時,提到那個某某某,什麼都想起來了,就>>全文...
孩子對父母「敷衍」別推給叛逆期 可能是踩了地雷 健康資訊 建立: 04 2月 2022 點擊數: 173 過年後就要迎接新的學期,父母期待孩子們會變得成熟、懂事,然而有時事情不會如你所預期。最近幾個父母不約而同地反應孩子升上高年級後,在家變得越來越不說話,父母有問才會回答,而且應答內容都很簡短,多以「還好、沒事、嗯嗯」等二字敷衍帶過。想坐下來聊聊學校的事情,孩子不一定理會你,總有藉口婉>>全文...
兒童心律不整有致命危險 7種狀況一次看懂 健康資訊 建立: 04 2月 2022 點擊數: 166 小朋友也會有「心律不整」的情況發生,甚至有時候出現在新生兒或嬰兒時期。爸爸媽媽們如果被告知自己的小孩有心律不整,往往會很擔心。不過心律不整是一個統稱,若出現心跳不規則、心跳過快(頻脈)、心跳過慢(緩脈)都稱之為心律不整。有的良性心律不整可以很單純,沒有症狀也不需治療;有的嚴重心律不整需要警覺有致命>>全文...
面對「中年危機」 心理師授5方法好好對待身心靈 健康資訊 建立: 03 2月 2022 點擊數: 131 文/黃家慶 臨床心理師最近看到一篇令我驚悚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在48歲時最不幸福。」,而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定義45-59歲是生命高危險期。眼看自己也即將邁入這個人生低谷,不禁自問:「我幸福嗎?」 對於所有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台灣人,看了這篇報導更是心有戚戚焉吧!身為六年級生的這一代,從學校>>全文...
過年攤在家 這些居家運動做起來 健康資訊 建立: 02 2月 2022 點擊數: 262 農曆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日,今年春節年假為期九天,連續假期在家當然免不了長時間「久坐」及「不常活動」的靜態性姿勢,當人體缺乏活動時,肌肉就容易變得僵硬緊繃,引起肩頸痠痛,所以每當過完年後,復健科就有許多下背痛及肩頸痠痛的病患上門求診。因此,若要擺脫肩頸及腰背痠痛,就要適度伸展脊椎與骨盆周圍的肌肉。就>>全文...
邊做家事、邊顧小孩 當心「媽媽手」痛起來要人命 健康資訊 建立: 02 2月 2022 點擊數: 151 在眾多門診常見的疾病當中,有個疾病的俗稱就跟媽媽有關聯,那就是「媽媽手」,媽媽手的正式醫學名稱為「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syndrome),是由一位瑞士外科醫生(Fritz de Quervain)於1895年首次描述了病況而命名,這個疾病是指兩條控制拇指的肌腱及外層腱鞘的發炎現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