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1名4歲女童,一年前開始出現夜咳現象,且一個月內就發生兩三次的急性氣喘,常常必須仰賴吸入藥物控制,且配合類固醇等治療,但症狀仍遲遲未改善,直到透過中醫治療後,症狀才逐漸改善,甚至一年後已不再需要吸入藥物控制病情,讓爸媽總算能安心。

根據統計顯示,2009年北市國小一年級的學童氣喘盛行率就達20.74%,成年人盛行率則約有7.79%,每年使用於氣喘的醫療資源相當龐大;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指出,包括咳嗽、反覆呼吸困難、胸悶等,尤其夜間症狀更為惡化,都屬於氣喘常見的症狀。

引起氣喘多和季節交替或家族史有關,部分患者會因體質或環境因素,儘管透過吸入劑或類固醇等治療,仍無法有效控制;張仁旭說,這時建議可透過中醫治療,透過小青龍湯、定喘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中醫處方,針對肺、脾、腎三臟的生理功能對症下藥,且可配合三伏貼,有效改善過敏體質,幫助舒緩症狀。

尤其像是老年人常伴隨心血管疾病,透過中醫加以調理,能有效幫助身體代謝廢物,減緩症狀出現;張仁旭表示,若患者可以配合,也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施予針灸方式,更能發揮良好療效,遠離氣喘纏身。

張仁旭,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

西醫領域中,民眾用藥有藥師把關,那麼,中醫呢?我們吞下肚的中藥,究竟是「誰」調配的?又由誰把關呢?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六成六的民眾經常性的使用中藥,每月約有一成的民眾使用中醫治療,每年約有三成的民眾,至少一次以上使用全民健保身分就診。長久以來,中醫與西醫,同樣是台灣民眾醫療保健的方式,且長期以來,民眾對於中醫藥照護有高度的需求。惟台灣缺少專責中藥藥事人員的培育,致使台灣民眾中藥藥事服務體系呈現缺口,中藥事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民眾中醫藥照護權益亦未能獲得保障。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何永成醫師表示,中醫、西醫分屬不同醫療專業領域,因此台灣實施中西醫雙軌制度。按大法官釋字第404號解釋,「醫師法為強化專業分工、保障病人權益及增進國民健康,使不同醫術領域之醫師提供專精之醫療服務,將醫師區分為醫師、中醫師及牙醫師」。 在中國、韓國等使用中藥之地區,多有中藥藥事服務,採行中、西藥事服務分離、中西藥師教育分流制度,可知中藥、西藥分設專責藥事人員已為全世界傳統醫學發展之趨勢。而台灣藥事法103條亦訂有中藥師制度,依法應分設藥師、中藥師兩類專責藥事人員。 何永成醫師進一步說明,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世衛組織傳統醫學戰略」呼籲各國應重視並制定政策管理傳統醫藥,提高傳統醫學服務提供者的技能與確保病人安全。中藥藥事服務是幾千年來傳承的醫藥事業,其發展及中藥藥事人員制度之建立,遠在西藥引進之前,是台灣民眾完整就醫用藥照護的權益;為鼓勵藥師投入中藥藥事服務工作,現行藥師法第15條及藥事法第35條分別雖訂有修習中藥16學分之藥師亦得執行或兼營中藥藥事服務工作之規定,但目前藥師執行中藥業務,特別是傳統中藥材業務比例的人數甚少,專責從事中藥藥事服務的藥師比例更低,約僅有0.46%。 藥事法第103條雖訂有中藥師考試之規定,但迄今未落實辦理,也因此未有大學設立中藥學系培育中藥藥事人員人材,專責中藥藥事人員人力嚴重不足,中藥專業面臨傳承危機,民眾中藥事服務無法完整提供。 中藥藥事服務是獨立之專業並非依附西藥之「兼業」,參照現行醫事人員執業之法律規定,中、西藥應由不同專責人員管理,爰此,應依「教、考、訓、用」原則,分別於現行藥學系中設立中藥組、中藥學位學程及新設中藥學系,建立藥師專責從事中藥藥事服務工作制度等多重方式,整體規劃專責中藥藥事人員之培育,確保全民用藥安全。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