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失眠將不再是纏擾現代人的噩夢,因為科學家已發現治癒失眠的重要關鍵,一種存在於腦部的化學成份,能影響人體睡與不睡的身體反應,從而製造出更有效令人入睡的藥物。 英人平均只睡6小時據英國傳媒報導,有研究發現,這種特別的化學成份在人腦部太少時,會令人打盹睡,太多就會令人失眠。這項研究結果,對製造出真正有效的藥物,帶來了利好消息。據統計,英國人平均每晚只睡6小時零7分鐘,遠遠低於傳統認為的8小時。 傳統安眠藥副作用多每年醫學界開出數以百萬計的安眠藥處方,可是這些藥物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有些更會引起頭暈眼花等副作用,且會讓人上癮。最新研究發現,服用傳統安眠藥的人,無論何時,死亡的機會總比別人高出逾36%。 內分泌影響睡眠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稱為「鈣激酶」的腦部內分泌,對睡眠有著直接的影響。其中,研究人員給白老鼠服用一種能仰制此內分泌的藥物,得到了理想的效果,讓白老鼠睡得更多,而更值得鼓舞的是,只需運用很少的劑量,便可達致理想的效果。 其他方法助入睡研究人員評論道,左右睡眠的因素還有很多,要取決於環境狀況、生理時鐘及行為反應等因素,但如何能從三者中取得平衡,當中的機制是怎樣,現代的醫學其實所知不多,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討。據專家表示,除了服藥外,失眠者還可借助其他方法入睡,如少作午睡、不刻意追求睡著、保持睡房柔和溫暖等。此外,還要保持日夜分明,日間令房間光猛,夜間把光線隔開,都有助糾正睡眠的生理時鐘。若真的睡不著,可做些別的事情,如玩拼圖、燙衣物或飲一杯熱牛奶。
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失眠

失眠併發壓力大 跳脫藥物治療有方
被情緒勒索有可能嚴重到想自殺,失眠和焦慮是一種警訊!一位32歲的女性空服員,因十多年來長期受失眠困擾,又與母親關係緊繃,情緒壞到想自殺,經精神科醫師評估,接受臨床心理師治療一段時間後,不但取消自殺念頭,也逐漸遠離安眠藥的依賴。
嚴重失眠變焦慮 情緒崩潰險輕生
另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長年失業又要照顧失能的父親,導致嚴重失眠,只好整夜都打電動遊戲,結果情況更糟糕,甚至想到要和父親同歸於盡的念頭,經精神科醫師建議接受了臨床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建立信心 輔導找出長處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白世安表示,在輔導的個案中,約有七成的患者深受失眠折磨,上述兩位很特殊的個案,在心理和生理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像難於鬆開的繩結,緊緊交纏著患者的身心。那位空姐經八次的心理療程,教導腹式呼吸訓練、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想像式放鬆訓練、冥想感覺訓練等,從專注、放鬆、轉念、靜心到解放自己身心,循序漸進到加強自我訓練。結束療程後兩個月,就不想自殺了,睡覺品質也改善很多。
而那位想要和父親同歸於盡的男性,白世安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增加他反思覺知的訓練和信心建立訓練,輔導他發覺自己的長處,從教導寫求職履歷到面試的模擬,幾個月後捎來好消息,已找到工作,並安頓父親到安養院。這位患者還說,經心理治療後,他深深感覺自殺是蠻恐怖的,好好活下去最重要。
解放身心不失眠 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白世安心理師在執行臨床心理治療中發現,在失眠和焦慮的患者中,常伴隨有工作壓力、失業、親子關係不良等問題最多。他說,這些患者接受臨床心理的訓練,自己回家後能夠照著步驟自我勤練,得到的效果會更顯著。
有失眠和焦慮的民眾最好即早尋求精神科醫師診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會做最好的評估,接受臨床心理治療是讓患者藉由種種自我訓練和認知,看見內心深處的自己,跳脫情緒勒索的陰影,在治療過程中將獲得雙重效果。最近也有遠從澳洲、美國的德州、加拿大的華人到澄清醫院接受臨床心理的完整療程。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現代人壓力大,許多人有失眠問題。52歲王小姐,年輕時就已有失眠狀況,難以入睡時,偶爾會服用安眠藥,不過近幾年失眠狀況加重,晚上會被熱醒,伴隨出汗、心悸感、易怒,到西醫就診,判斷為自律神經失調,王小姐因不想服用抗焦慮藥物,尋求聯醫仁愛醫院中醫科協助,予以中藥並搭配「甘玉茶」,失眠狀況逐漸好轉。
失眠問題不解決 可能引起三高或身心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謝旭東主治醫師表示,根據2017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全台灣有將近1/10的人有失眠的問題,失眠狀況包括了入睡困難、容易驚醒、醒後不易入睡、醒後疲勞感等。失眠原因眾多,但長期失眠,小則隔天昏沉,做事無效率;大則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焦慮症、憂鬱整、高血壓、高血糖等罹患率增,失眠問題不容小覷。
中醫藥物依賴性低 生活習慣有影響
謝旭東醫師說明,西藥治療失眠的藥物,有中樞神經抑制效果,優點為快速緩解急性失眠,但長期會造成頭昏、嗜睡、精神疲乏感等,吃越久劑量需求增高,只要一停藥就完全無法入眠。相較起來,中醫藥物依賴性低,原理在於改善個人體質,睡眠改善後可以依序減藥,沒有西醫昏沉嗜睡等副作用,對於慢性失眠效果較好。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謝旭東醫師建議,還要搭配生活習慣的改變,才能有效改善失眠問題。包括了作息要正常、培養運動習慣讓身體暢通循環,也能搭配耳穴按摩,比如神門、心區、枕區三個穴位在睡前按摩個五分鐘,能有效助眠。
甘玉茶安定心神 情緒放鬆較易入眠 「甘玉茶」為古代安定心神的逍遙散加減方,逍遙散顧名思義使人吃了心情逍遙,有情緒放鬆之感。再加上熟地補益精血、遠志安神定志、麥門冬養陰寧心,對於個性緊張、焦慮、生活忙碌、情緒不穩定、壓力大所導致的失眠問題,有相當好的效果,讓人心情放鬆,自然產生睡意,容易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