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主辦,委由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執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1.3%,大約每10位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其中家庭主婦、退休人員出現慢性失眠的比率更高居一、二名。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胸腔科主任陳濘宏指出,慢性失眠症狀包括「30分鐘無法入睡」、「半夜醒來不易再入睡」與「比預定的時間早醒」,若發生頻率為一星期3次以上,超過3個月,就屬於慢性失眠。

家庭主婦、退休人員 慢性失眠比率較高 在這項「台灣常見睡眠問題盛行率的變化趨勢:一個10年的橫斷性重複調查」數據中,家庭主婦中,慢性失眠者的比率占22.3%,退休人員的比率為18.5%。分占一、二名。

研究分析顯示,慢性失眠所有人平均發生率為11.3%,而60-69歲慢性失眠比率為22.7%,50-59歲慢性失眠比率則占16.7%,這代表年長者的失眠比率較高。

荷爾蒙變化、生涯改變 都可能影響睡眠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從研究數據來看,女性失眠比率高於男性,可能與生理期、更年期、懷孕等荷爾蒙變化有關,或者也和帶小孩、家管身分有關。

吳家碩心理師分析,家庭主婦、退休人員有個共通性,作息可能較不固定,加上女性可能因結婚、懷孕、生小孩而成為家庭主婦,或者退休人員面臨生涯改變,這些都可能造成壓力,影響睡眠。此外,更年期女性中,更有約62.4%的人表示,更年期症狀的確會影響睡眠。

運動、作息穩定、少用3C有助睡眠 必要時應尋求專業協助 吳家碩心理師建議,民眾睡前30分鐘盡量不要使用手機、3C電子產品,作息也要盡量維持穩定、規律運動,以提升睡眠品質。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庚醫院北院區發言人李學禹醫師也建議,民眾若有睡眠問題,感覺自己睡不好,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自從寶可夢遊戲登入台灣,全台各地掀起一陣抓寶熱,但熱門景點抓寶人潮過多,卻對當地居民產生很大困擾,有民眾甚至煩到求助身心科、精神科醫師。

抓寶人潮太多 恐慌症發作 一名年約三十歲女性患有恐慌症,只要一接觸人群、到人多的地方,恐慌症就容易發作,常感覺喘不過氣來,這名女性後來就搬到比較安靜的地方,沒想到寶可夢熱潮帶來大量人潮,這位恐慌症患者不只恐慌症發作更頻繁,晚上也被抓寶人潮吵到睡不著,只好求助身心科醫師。

接觸遊戲 增加交流與話題、減少厭惡情緒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醫師袁瑋指出,最近門診中,被抓寶人潮吵到失眠、求診的患者人數增加不少,像上述這名女性患者就是典型例子。對於這類恐慌症患者,服用一點抗焦慮藥物會有點幫助。此時也會鼓勵患者玩一下寶可夢,這可做為與朋友交流、互動的話題,患者也比較不會討厭這遊戲,面對抓寶人潮,可以減少一點厭惡情緒。

還有一些族群正好相反,抓寶抓到廢寢忘食、影響睡眠與生活作息。袁瑋醫師表示,有些人因為憂鬱、焦慮,為了轉移、掩蓋憂鬱、焦慮情緒而投身抓寶遊戲,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要找到背後潛藏憂鬱、焦慮因子,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小孩迷抓寶 爸媽別急著禁止! 如果是小孩抓寶抓到不念書、睡眠不足,家長該怎麼辦?袁瑋醫師認為,家長強制小孩關手機,並非最好的方法,不妨利用這機會,多了解小孩沉迷抓寶的真正動機。許多青少年玩抓寶是為了尋求同儕肯定,讓自己更有自信。此時家長應該多了解小孩為何喜歡抓寶,透過討論遊戲,建立親密、互信基礎,當發現小孩有沉迷跡象,就要盡快找時間與小孩談一談,或轉移焦點進行孩子有興趣的其他活動,以免情況漸趨嚴重、影響生活。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睡眠調查發現,國內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老年人與青少族群,常常因「睡眠時相前移症」或「睡眠時相後移症」等情況,造成睡眠障礙,這些都屬於睡眠時相異常症範圍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醫師鄭晴表示,為了瞭解睡眠障礙成因,中國附醫結合精神醫學部、睡眠中心以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透過跨科團隊力量,利用新科技診斷,讓患者在家就完成檢測。

失智又失眠 恐使症狀加劇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週期也會跟著提前,出現睡眠時相前移症,當睡眠時間開始紊亂,睡眠效率也會跟著降低,尤其若發生在失智患者,症狀更會加劇;鄭晴醫師指出,根據統計,超過一半失智症患者有睡眠或覺醒週期障礙,失智症合併其他精神症狀,病癥也多樣化,像是日落症候群、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快速動眼期睡眠運動症或陣發性腿部運動症等症狀,恐長期造成病人困擾。

藥物相互作用 恐埋下失眠原因

因年長者較常使用鎮靜安眠藥,加上跌倒、呼吸抑制、藥物交互作用等影響,都可能埋下失眠的危險因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睡眠中心醫師鄭婉汝呼籲,其實不只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包括青少年朋友,也可能因暑假期間日夜作息顛倒,造成睡眠問題,或有患者自幼就無法正常上學與固定時間睡覺,就屬於典型的非24小時睡醒障礙症。

戴腕動計連續兩週 有效監測睡眠狀況

另外,連輪班工作者占三分之一,也可能出現睡眠時異常症問題;鄭婉汝醫師呼籲,為避免被當成失眠症而服用過多鎮靜劑,目前院內也提供腕動計,不需再待在醫院過夜檢查,患者只要帶回家連續配戴兩週,就能有效監測睡眠情況,有助醫師鑑定睡眠障礙原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