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調查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患者高達百分之20,每5位民眾,就有1人有深受失眠之苦,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分析發現,年齡越高,失眠的比例越高,可知,失眠已慢行化,且成為現代文明病。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表示,根據調查,失眠者中僅有兩成三的民眾使用助眠藥物,原因不外乎為民眾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關,8成以上的民眾擔心藥物成癮以及藥物對肝臟、腎臟的負擔,也有超過5成民眾認為使用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67.9%),並導致隔天感到昏沉(57.5%),整體而言,超過六成的失眠者對使用藥物助眠採負面看法。

高達六成七的失眠者願透過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來治療失眠問題,林嘉謨醫師表示,主因是民眾認為不須吃藥,就不用擔心藥物會傷肝腎,但民眾缺少對於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認識與了解,這也是近幾年學會致力於推廣睡眠醫學大眾教育的主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楊建銘主席表示,此治療透過教導失眠者正確的睡眠概念、調整睡眠作息、教導放鬆技巧等方式來改善睡眠,而且,已有上百篇的實證研究證實此治療法舉具有療效。

林嘉謨醫師說,在20-49歲的年齡失眠族群裡,在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53.3%)略高於非失眠者(47.6%),但在統計上沒有達到明顯差異,故無法明顯顯示睡前使用3C產品與失眠相關的可能性。不過,失眠者在睡前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46.5%)明顯多於非失眠者(38.4%),推測是因睡不著時,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者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等,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也會提高焦慮、亢奮的機會,造成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建議睡前1小時可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可引導身體慢慢準備進入睡眠,如練習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等,也可將這些放鬆訓練編入睡前固定活動,更能縮短入睡時間並增進睡眠品質。

24歲的林姓研究生,3年多來因罹患自律神經失調,長期為失眠所苦,近日更伴隨多夢症狀,整夜睡睡醒醒,白天精神不濟,嚴重影響課業;他尋求中醫協助,經過1個多月的頭皮穴位針灸治療,長期失眠及多夢症狀,明顯獲得改善,現在已能一覺到天亮。

收治個案的林在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指出,該患者是因為長期課業壓力,加上生性緊張而患有失眠症狀,且合併緊張、焦慮、疲倦、頭痛、耳鳴、胸悶、心悸、頻尿、便秘、腹瀉、眼睛酸澀、口乾舌燥、肩頸僵硬等症狀,診斷罹患自律神經失調。

患者藉由中醫針灸治療,透過刺激針灸百會穴,能安神定志、醒腦益智,以及印堂穴可調節陰陽、疏通氣血,發揮鎮靜安神的功效,經過約1個月的療程,現在已能一覺到天亮。

林在裕強調,以針灸治療失眠,療法簡便安全又不會加重肝腎負擔,也不會像服用助眠劑,可能會有白天想睡、全身無力及體重增加的副作用,是治療長期失眠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