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臨床上,每千名新生兒中,就有8至10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部分引起原因不明,但部分則是媽媽在懷孕初期受到病毒感染,或因使用藥物導致;開業診所心臟專科醫師金仁福指出,先天性心臟病又分為發紺型心臟病、非發紺型心臟病及阻塞型心臟病等三種,若胎兒能透過早期心臟超音波檢查診斷,早期治療,就能改善預後問題。

懷孕20至24週 建議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

胎兒因骨骼和肢體重疊,使得超音波束難進入,因此建議懷孕第20至24週做胎兒心臟超音波檢查,就可觀察胎兒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金仁福醫師說,懷孕第7至8週時,超音波就能看到胎兒心跳,每分鐘心跳約為120至160之間,但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足月時每分鐘心跳則約為120次。

出生後卵圓孔和動脈導管未關閉 恐是心臟病

金仁福醫師進一步說明,胎兒仰賴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尤其透過媽媽胎盤能獲得營養物質和含氧量較高的血液,就會經臍靜脈進入體內,通常新生兒出生後的血液循環會和胎兒時期不同,因此即使在胎兒期,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都屬正常,出生後若沒有呈現關閉,就恐是先天性心臟病。

有異狀應及早檢查 及早治療才能改善預後

尤其開放性卵圓孔和開放性動脈導管等疾病,無法透過產前超音波診斷出來,因此若發現新生兒有心雜音、呼吸喘等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金仁福醫師說,醫師會依照新生兒症狀對症治療,施以卵圓孔或動脈導管關閉治療,因此,若能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就能避免遺憾發生。

一名91歲的老奶奶,日前在浴室不慎滑倒後右髖部疼痛難耐。X光檢查發現「右側髖骨轉子間骨折」,進行微創骨髓內釘固定手術治療。術後疼痛大幅改善,可自行行走。回診時骨質疏鬆檢查,發現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每半年給予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加強對骨骼、肌肉等的保護作用,減少骨折發生機率。

5旬以上民眾 76%有骨質流失現象

新營醫院骨科黃柏樺醫師說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脆弱,發生骨折甚至致命,不容忽視。根據統計,76%的50歲以上民眾有骨質流失現象,且台灣每年1萬6千人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女性占15%,男性占22%。

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風險因子為年齡、種族、體重、停經後婦女、營養素不足、缺乏運動及藥物使用等。骨質密度檢查有4種方式,X光、跟骨超音波型骨質密度偵測儀、電腦斷層攝影及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

檢查骨質密度 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最常見

目前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是最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可有效計算出骨質密度及骨折風險。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非創傷性的骨折者、50歲以上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及因病情需要者,皆可健保給付方式進行檢查。

黃柏樺醫師建議,應注意自身的骨質密度,提早存骨本,如攝取足量的鈣質和維生素D、避免菸酒、養成規律運動,慎防跌倒。及早預防才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不二法門。(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不少人以為抽菸才會得肺癌,但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與空污大有關係。世界衛生組織更將空氣污染列為主要的環境致癌物,引發肺癌風險更勝二手菸。醫師強調,半數肺癌患者是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建議50歲以上的女性都應接受胸部電腦斷層篩檢。

肺癌連續30年居女性癌症首位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肺癌為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有將近9000人死於肺癌,40年來肺癌死亡率增加近12倍之多,更連續30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指出,肺癌是國人最重要的癌症死因,其中半數患者是沒有抽菸習慣的女性。

胸部電腦斷層篩檢降風險

李章銘主任說明,根據美國針對肺癌高風險研究結果發現,年紀大、有抽菸習慣為肺癌的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胸部電腦斷層篩檢可減少肺癌高風險族群,因肺癌產生的死亡率。

女性50歲後應檢查

哪些人需要接受電腦斷層篩檢呢?李章銘主任強調,女性肺癌盛行率較高,建議女性過了50歲後,無論有無抽菸習慣,都應接受胸部電腦斷層篩檢;而男性若有抽菸及家族史的高風險族群,進入中年以後,最好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