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母親節快到了,為照顧每位母親的健康,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組成粉紅婦女聯盟,5月在大安區公所1樓廣場(新生南路二段86號)舉辦20場健康篩檢服務,提供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及大腸癌篩檢等免費健檢與好禮,並號召婦女們關心自己,配合報稅或洽公參加健檢。

婦癌第一名「乳癌」 乳房攝影可發現零期癌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歐佳齡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臺北市每10萬人就有12.5名婦女因罹患乳癌過世,且乳癌發生率為女性癌症第一,每十萬人口82.07人,高於全國的70.74人,因此,呼籲年滿45歲至69歲的婦女應定期2年篩檢1次。

乳房攝影檢查是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的一種影像檢查,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粉紅婦女聯盟徐朱芷弟志工分享,在某一年的乳房攝影檢查中,檢查報告結果是陽性,在護理師及先生的鼓勵下,下定決心前往醫院安排複檢,經過醫師判定發現是水囊,治療後已無虞;之後便固定每2年一定自主安排乳房攝影檢查。

社區設篩檢站 提供便利性

徐朱芷弟亦鼓勵婦女們寶貝自己,真的要定期做篩檢。粉紅婦女聯盟除了在區公所有篩檢站之外,社區中也廣設篩檢站,提供便利性、就近性服務,讓5月的溫馨遍地開花,關心社區的媽媽。

一名60歲剛退休婦女,其妹於日前發現罹患晚期乳癌,她擔心自己也「中獎」,到醫院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果真發現0.5公分的早期乳癌;另一名45歲職業單身婦女,姊姊有乳癌病史,她進一步做新一代顯影劑乳房攝影檢查,竟也發現許多微小乳癌。醫師表示,目前已有基因檢測及風險評估軟體可得知乳癌風險,搭配優良的影像檢查定期追蹤,能及早發現零期乳癌,免於切全乳、打化療的痛苦。

乳癌發生率排名第3 日增32人

近年來,國內乳癌發生率逐漸攀升,根據衛福部103年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統計,總共有1萬1769人罹患乳癌,排名首度躍居十大癌症第3名,平均每天有32人罹患。

年紀、基因是關鍵 45歲後為高峰期

高雄榮民總醫院乳房放射科主任周春平指出,老化與遺傳基因是乳癌的主因,國內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婦女,而停經前後更是高峰期;若有乳癌家族史風險增加2至3倍之多。另外,乳腺細胞越密集者、過量食用雌激素食物,以及過量飲酒者,罹患乳癌的風險也越高。

BRCA1、BRCA2基因檢測 1成有乳癌

周春平主任進一步說明,正常人都帶有抑制乳癌基因BRCA1、BRCA2,若BRCA1、BRCA2發生基因突變,則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據統計,國內每10名年輕或高風險家族史乳癌患者中,就有1人發生BRCA1、BRCA2基因突變,透過抽血、口腔黏膜、唾液就可以進行基因檢測。

突變無法預防 基因檢測可預防

檢測發現BRCA1、BRCA2基因突變怎麼辦?周春平主任表示,基因突變無法治療,若是基因突變乳癌發生風險較高者,第一步應購買醫療保險,可提供日後較佳的醫療照顧,並降低經濟負擔;第二步要定期檢查追蹤,美國放射學會(ACR)建議針對乳癌高風險婦女每年定期接受一次優良的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乳房檢查、核磁共振MRI、3D乳房斷層攝影、顯影劑乳房攝影等。

優良影像檢查 發現零期乳癌

周春平主任強調,早期小於1公分乳癌沒有任何症狀,目前國健署提供的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較適合一般無乳癌風險的婦女,診斷約是乳癌第一期到第二期;而針對乳癌高風險婦女的影像檢查則可偵測到小於1公分的零期及第一期乳癌,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多數病患不需要切除全乳及接受化療,得以保留乳房與頭髮等女性特徵。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2014/11/18
隨著時代的改變,延遲生育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然而,越晚生,對於母體及胎兒的風險越高。孕婦年齡超過35歲以上,小孩基因異常比率高,通常醫師會建議以羊膜刺穿來檢測胎兒的狀況。不過,台北榮總婦產部醫師宋碧琳表示,現行有一種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可以代替第一及第二孕期母血唐氏症篩檢,不僅大幅降低感染率,也讓父母親可以早期知道胎兒的狀況。

曾經有報導,一位懷孕四個月的陳姓婦人,因為做羊膜刺穿而流產,自己也因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而死亡。宋碧琳醫師表示,以往侵入性的檢查如絨毛膜取樣,以及羊膜刺穿,都容易造成母親心理恐懼、胎兒早產或是流產,以及細菌感染等問題。然而,羊膜刺穿必須在懷孕16週以上才能使用,而羊膜刺穿只針對染色體,就算正常,也不能排出其他非染色體所引起的疾病。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準確率高,可在胎兒10週時做檢測,是一種安全並且可避免流產與感染的風險。這種產前篩檢是透過一般染色體三倍體、性染色體異常,以及染色體小片段缺失,或是重複來檢測胎兒是否有唐氏症、其他染色體缺失,或是重複、生長遲緩、多重器官發育不良、性徵發育不全、生育能力低下或不孕、胎兒智能障礙,以及生長遲緩等問題。

宋碧琳進一步表示,高齡產婦、人工受孕、免疫功能低下,或是有合併子宮肌瘤的孕婦,都可以早期透過此種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來知道胎兒的狀況,來決定是否要保住小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