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大腸癌在早期多無任何徵兆,尤其民眾在接受大腸癌篩檢時,常自覺排便順暢並無大礙,但卻可能忽略的大腸癌的存在!根據統計,若能及早接受治療,早期的大腸癌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

包括出現血便、大便中出現黏液、排便習慣改變,或是體重減輕、貧血等現象,就有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應及早接受檢查治療;衛生所表示,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透過及早發現,就能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指出,根據歐美國家經驗顯示,每一至二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約18至33%,不過其實除了透過定期檢查,平時就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且配合適當運動,才是基本之道。

在台灣,大腸癌多發生於50歲以後,因此建議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兩年至少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尤其有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群更應特別小心;衛生所提醒,若有任何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避免大腸癌找上門。

根據統計,有近九成的成年人都患有嚴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可說是罹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了。而日前德國研究發現,高達五成以上的不孕症男性病患,在治療牙周病之後,成功地讓另一半懷孕。 對此,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陳俊龍表示,因為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器官健康問題會相互影響,一個器官的病變也必將影響到其它器官。在國際上已有許多期刊與研究指出,牙周細菌隨著唾液到達心臟等各處臟器皆會產生疾病,甚至會引起中風,而牙周病細菌及其毒素很容易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身體的生殖器官時,可能造成精子不健康,導致受孕困難。 也有研究證實,牙周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會大大增加,而因牙周病導致的掉牙例子更是層出不窮。與牙齒至少25顆的人相比,牙齒數小於等於24顆(正常成年人應為32顆牙齒)的人中風危險增加57%。牙周炎對心臟的損害甚至超過吸煙! 曾收治過一名53歲的不孕症病患的陳俊龍醫師表示,這名黃姓病患因生活離不開煙、酒、檳榔,再加上坐息日夜顛倒,飲食不正常,造成牙齒的不健康,罹患嚴重牙周病,因此牙齒一顆顆的離開了我的口腔,甚至讓臉形改變,但是接受治療後,可以重新品嚐美食,還生了雙胞胎,可說是老來得子。 陳俊龍醫師解釋,德國研究提及牙周病導致不孕症,其理論基礎是以免疫系統為出發點,以男性的免疫系統來說,精子是外來物,為了能讓精子存活,睾丸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免疫功能,所以只有免疫力較強的男性才會有「合格」的精子,目前臨床上證明牙周菌卻可殺死精子或使精子失去活動力。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擊下陷入憂鬱情緒,沒想到竟是乾眼症作祟。

桃園地區醫院郭雅慧眼科醫師表示,這位中年媽媽,因為常感到眼部乾澀、紅腫等不適症狀,以為自己即將步入更年期、青春不再,連眼睛都開始老化了,以致情緒低落、工作不順,甚至懷疑自己罹患了本世紀最嚴重的文明病─憂鬱症,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的低氣壓下,直到這位媽媽接受檢查,發現是因為長期觀看3C螢幕而造成乾眼症,全家的警報才解除。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乾眼症患者高達600萬人,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的症狀,是眼部常見的疾病,但卻因一般健檢中未列入、或是因為不自覺,常被民眾忽略;郭雅慧醫師指出,傳統的眼部健康檢查大多僅是視力、眼壓等健保給付之基本項目,缺乏乾眼症等其他眼疾的額外檢查,導致無法及早發現與治療。

郭雅慧醫師在義診活動中發現,因為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或是工作時常使用電腦,患有乾眼症的人越來越多,且年齡層、族群越來越廣;此外,壓力、荷爾蒙失調(如步入更年期)、長時間在冷氣房裡和熬夜等生活習慣,也是誘發乾眼症的重要原因。

郭雅慧醫師叮嚀,如果眼部有乾澀感、畏光、視力模糊、刺痛、怕吹風等不適症狀,即有可能是罹患乾眼症,應盡快就醫檢查,若不治療可能會引起結膜紅腫、角膜破皮、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等生活上的不便;除了有症狀需要立即檢查之外,平時也應固定每三到六個月做眼部定期檢查,以利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升用眼品質與生活舒適度。

郭雅慧醫師強調,乾眼症患者有八成六是缺乏油脂所造成,當淚水中的油脂成分不足時,就無法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淚膜上,使眼淚容易揮發,形成揮發型乾眼症,其主要是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所引起,若不積極治療會導致瞼板腺萎縮,無法再分泌油脂,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使用人工淚液僅可減緩乾眼症狀,無法治療。所幸目前已有最新科技儀器可以診斷瞼板腺體是否有堵塞、油脂分布情形、油脂厚度與不當眨眼習慣,進一步分析是否屬於揮發型乾眼症,更可準確治療,為飽受乾眼症之苦的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