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一名四十多歲中年男子,原本只是小感冒就醫,沒有想到進一步做了免費成人健檢,竟然檢查出一堆病;不但有代謝症候群,就連肝功能也不好,甚至還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好各項指標都超出不多,經由飲食調整與運動,沒有用藥就獲得改善!

五位成人中 就有一人代謝症候群 收治這名男子的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表示,該名男子有中廣身材,腰圍超過90公分,並且血壓高於140/90mmHg,高密度膽固醇也低於40mg/dl,已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其實,國人代謝症候群的情況很嚴重,每五位成人中,就有一人有代謝症候群。

免費成人健檢 使用率不到三成五 還不只是代謝症候群,該男子甚至肝功能也都有問題;黃麗卿醫師指出,四、五十歲男性通常都忙於工作,往往都是生病了才來就醫,很少去做健康檢查,而國健署推出的免費成人健檢,使用率不到三成五,國人沒有好好利用,非常可惜。

預防勝於治療 輕微異常不用藥也可恢復正常 黃麗卿醫師進一步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這名男子還好做了免費成人健檢,檢查出有代謝症候群以及肝功能異常,由於各項指標都是高出一點點,在進行了心血管風險因子的評估,並且建議他經由活動量增加以及飲食控制來改善,在不用吃藥的情況下,已讓他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

沒大腸癌家族史會罹癌嗎?許多人以為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罹癌風險低,也不需要篩檢;事實上,研究發現,高達8成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史。醫師建議,超過50歲最好接受大腸鏡檢查,每年接受糞便潛血篩檢。

40%以上大腸癌 發生在亞洲國家

台大醫院內科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邱瀚模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的大腸癌有40%以上,發生在亞洲國家,包括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的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增加,都是西化、老化的結果。

生活西化 增加大腸癌風險

邱瀚模醫師說明,西化簡單來說就是都會化,包括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例如活動量、運動降下降,以及蔬菜量攝取減少、動物性脂肪及紅肉攝取增加,長期維持這種生活模式容易導致肥胖,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50歲應大腸鏡檢查

而老化也是罹患大腸癌的重要危險因子。邱瀚模醫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高達75至80%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史及其他危險因子,而年齡就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建議超過50歲以上民眾,應接受大腸鏡檢查。

即將迎來炎熱夏日,隨著氣溫一路飆高,民眾習慣來杯清涼的飲料消暑解渴,但卻鮮少認知飲料裡的「糖」,不論是蔗糖或是高果糖玉米糖漿,會導致肥胖以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一名61歲男性,平時很喜歡喝含糖飲料,因肛門附近傷口化膿,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糖尿病,醣化血色素高達11.3 %。

胰島素救援療法 控糖且提升胰臟功能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南市立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聖德醫師建議該其接受胰島素治療1至2個月,使得胰臟功能提升,往後用藥也比較有效。該患者接受建議,在施打胰島素一個半月後,就無需施打,只留下原本簡單早晚一顆單方的藥,血糖也控制良好。黃聖德醫師表示,這就是所謂的胰島素「救援療法」,讓患者在初期施打胰島素,短期內控制住血糖,還能有效提升胰臟功能。

遠離糖尿病 撇除舊迷思

黃聖德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有所謂的「遺贈效應」,便是越早將血糖控制,就會遺留給身體越好的體質,減少腎病變、眼病變、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等,大小血管併發症的機率。另外,民眾對於胰島素有「傷腎、很痛、罪惡、上癮」四種迷思,黃聖德醫師解釋,高血糖才是傷腎元兇,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好,反而保護腎臟,而且打胰島素是注射在皮下,針管也有改良,疼痛感也隨之降低。

當民眾發現罹患糖尿病時,及早前往醫院診斷,使用胰島素,將有助於快速使得血糖達到標準,而不傷身體,往往也可以爭取更多「遺贈效應」的時間與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