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臟病

feature-heart-990923a02.jpg (15711 bytes)

心 肌 炎 最 主 要 是 由 於 病 毒 的 感 染 所 引 起 , 一 般 我 們 感 冒 的 病 毒 是 全 身 散 佈 , 但 是 某 些 病 毒 容 易 在 特 定 位 置 大 量 寄 生 , 而 引 起 心 肌 炎 的 病 毒 , 如 克 沙 奇 病 毒 、 腺 病 毒 容 易 侵 犯 心 肌 細 胞 , 使 心 肌 細 胞 受 傷 、 損 壞 , 導 致 心 臟 收 縮 能 力 減 弱 , 甚 至 心 臟 的 跳 動 受 影 響 而 使 心 輸 出 量 減 少 , 嚴 重 者 導 致 心 臟 衰 竭 而 死 亡 , 所 以 千 萬 不 可 輕 忽 。

七成四猝死個案為「打工仔」  每年經濟損失達19億 心血管疾病每年導致超過1700萬人死亡,接近半數的死者屬於具生產力的「打工仔」,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單在中國於2005-2015年間因員工患上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五千億之多。「打工仔」每天花超過三分一時間於工作之中,缺乏運動、飲食營養失衡、多肉少菜、常吃零食、吸煙及肥胖等,均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為提醒公眾關注心臟健康,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潘昭安醫生於9月13日記者會上,介紹本年度的「世界心臟日2009」主題「健康工作間,強心好簡單」,鼓勵各機構、公司及員工一齊努力,共同營造一個健康的工作環境,並簡介即將舉行的一連串世界心臟日活動。 45%猝死個案為40-60歲打工仔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員黃煒倫醫生統計了2002至2008年共7年間,本地報章報導過的猝死個案,結果發現74%猝死的病人為「打工仔」,當中以40-60歲情況最嚴重,多達45%猝死個案發生在這個年齡組別。以病發時的平均年齡為42歲計算,相等於損失了5,515年具生產力的年期,間接做成龐大的經濟損失。根據過往的研究顯示,本港平均每年約有1,204宗發生在醫院以外的猝死個案,估計當中有891人屬於「打工仔」,間接導致每年的經濟損失高達19億,情況令人關注。 各行各業多受高危因素困擾 該統計同時發現,無論非勞動型的工作例如文職、勞動型工作如地盤工人、職業司機,甚至紀律部隊等各行各業均有機會發生猝死個案。越多危險因數如缺乏運動、中 央肥胖、工作壓力大、吸煙、不良飲食習慣、過長工時及睡眠不足、作息時間癲倒及長期處於污濁空氣中等,越大機會影響心臟健康。黃煒倫醫生在記者會上表示, 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各行各業「打工仔」,切勿掉以輕心,避免因工作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的風險! 心血管病死亡率年年上升 事實上,本港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年年上升,由2001年的7,833宗,急增至去年的10,470宗,根據衛生防護中心2008年度的行為風險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港人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意識偏低:分別有71%及66%受訪者沒有進行膽固醇及血糖測試,85%受訪者每週少於4次恆常運動,15%受訪者有吸煙的習慣,41%受訪者每日進食少於一個水果,僅得5%能夠進食2個或以上,反映大部份港人的生活習慣不健康。2007年一項關於勞動人口的危險因素的研究,更進一步顯示港人的心血管風險甚高,40%總膽固醇超標、20%血壓超標,BMI超標的亦多達30%! 港人預防心臟病意識不足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劉雪婷醫生於記者會上表示,一連串的數據反映了港人忽視預防心臟病的重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多項研究發現,吸煙會增加患上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1倍風險,亦會增加煙民死於無徵兆的心臟病風險達3倍;進食低胞和脂肪食物及大量新鮮蔬果可減低患心臟病比率73%,而每星期進行2小時正常運動或1小時劇烈運動,有助減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達30%,更可減低因心血管疾病引致的提早死亡率達53%,總括而言,有效控制上述各項危險因素,足足可以減少80%因中風及心臟病帶來的”提早死亡”。 健康工作間 強心好簡單 全球各國「打工仔」飽受心臟病的威脅,導致龐大的醫療開支及經濟損失,研究顯示推行工作間的心臟健康計劃,可以大大減少因病而曠工的損失、勞工補償及相關醫療費用,所以今年的世界心臟日就以「健康工作間 強心好簡單」為主題,推動政府、各大機構、僱主及僱員減低各項心血管疾病風險,維持健康的工作及生活模式,共同積極關注心臟健康。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從個人、僱主及政府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心臟健康貼士: 個人方面: 關注各種高危因素及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病徵 維持健康的生活模式:戒煙、健康飲食、定時運動、減壓 定期驗身 公司方面: 鼓勵員工作定期驗身服務 鼓勵員工定時運動 合理的工作量以避免員工壓力太大 鼓勵員工有健康的飲食,小食販賣機亦應提供健康食品 安排健康工作間,讓員工接收多方面的訊息,鼓勵員工戒煙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讓員工吸入二手煙 政府方面: 鼓勵公司提供有關健康之活動及身體檢查 規劃時優先增加運動設施,如單車徑、健身室、泳池、沙灘及遠足路線等 教育市民,支持控制小童的肥胖情況 鼓勵市民戒煙 鼓勵市民留意食物標籤 改善空氣污染的環境措施 個案分享 58歲的周先生,是一位珠寶商人,兩年前曾經心臟病發,入院後心臟更一度停頓了數分鐘,幸好最後獲救,周先生於是日記者會上分享了他死裡逃生的經歷。 「07年9月一個星期日, 我同平時一樣游水做GYM, 覺得好攰, 攰到連飲水、沖涼都無力, 瞓咗喺床上休息, 太太見我面青青, 陪我去醫院急症室, 醫生要求我留院檢查, 即時要入住ICU。 我太太幫我聯絡外母睇開嘅心臟科醫生, 醫生即時趕嚟醫院, 同我傾咗兩句,我竟然暈咗,原來當時我心臟停止咗跳頓, 結果醫生要幫我進行三次電擊, 我先恢復心跳,跟住進行檢查, 發現有條主要嘅血管閉塞, 要即時進行通波仔手術. 並植入支架, 住咗一星期少能出院。」 周先生出院後一直要定期覆診、 食藥,並聽從醫生指示改善飲食習慣,每星期勤做運動,並定期check住心臟的情況,現時身體狀況良好,不單同正常人一樣,體格更勝10年前。 其實周生心臟病發前約半年,做過基本身體檢查,當時僅發現膽固醇偏高,其他一切正常,醫生建議他多做運動、節制飲食,但周生因為工作太忙加上應酬太多,無法節制,結果半年後便出事了!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發佈

腦 中 風 及 心 基 梗 塞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動 脈 粥 狀 性 硬 化 而 變 成 心 臟 及 腦 組 織 梗 塞 所 致 , 動 脈 粥 狀 性 硬 化 是 氫 氧 自 由 基 所 引 起 的 脂 質 過 氧 化 作 用 的 結 果 。

它 是 一 種 血 管 內 層 的 簷 壁 呈 現 增 原 的 動 脈 疾 病 , 增 原 特 徵 是 泡 沫 細 胞 出 現 故 稱 為 粥 狀 , 經 過 氧 化 自 由 基 的 作 用 變 成 硬 化 的 血 管 , 整 個 硬 化 過 程 複 雜 , 牽 涉 到 血 小 板 凝 集 , 低 密 度 膽 固 醇 及 鈣 質 之 沉 積 , 內 皮 細 胞 損 害 等 , 這 些 目 前 證 實 起 因 於 氧 化 基 所 帶 來 的 。

2000313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