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膠塑料食具長期食用可致癌──
乙酸測試釋雜質超歐盟標準逾10倍
中國國家品質檢查總局近日公布在國內測驗出近五成即棄塑膠餐具遇熱後會釋出有毒物質,長期使用不合格發泡膠飯盒或容器有如「食塑膠落肚」,長久食用會影響肝臟和腎臟健康,更有致癌的可能性。
在發泡膠容器測試結果中,估計釋出的雜質是製造發泡膠的「聚苯乙烯」單體、表面色素,或製造容器時注入的脫模劑。「聚苯乙烯」經動物測試證實可致癌,國際癌病團體已訂定為懷疑致癌物。
發泡膠製造成份
發泡膠成份主要是以塑膠聚苯乙烯(Polystyrene),加添發泡劑如丁烷,使塑膠發大二十倍至一百倍造成發泡的效果。由於發泡膠內充滿空氣,所以具有防撞、隔熱及防震的功能,成為搬運貨品及盛載食物最常使用的物料。
發泡膠大量使用後的環保問題
因發泡膠製造成本便宜,很多日常即用即棄的餐具,或是搬運裝箱都用上大量發泡膠;發泡膠在用後拋棄會佔用大量堆填區面積,若以焚化處理,會釋放57種有毒氣體,對地球及生體也會日積月累不少環保影響。
消費者在使用發泡膠容器時,應特別留意:
- 盡量縮短用發泡膠容器盛載食物的時間,以免食物受釋出的發泡膠雜質污染;
- 不要用發泡膠容器盛載『熱或凍的酸性食物』(例如咕嚕肉、糖醋骨,酸薑等),因酸性食物會另發泡膠釋出雜質;熱檸茶更不應以發泡膠杯盛載,因熱茶會令雜質加快釋出。
- 特別千萬留意不要將發泡膠容器放入微波爐叮熱。
200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