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17年3月29日 點擊數: 1783
  • 藍光
  • 褪黑激素

睡前滑手機,很容易干擾睡眠。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分析,褪黑激素會讓人產生睡意,睡覺前滑手機,手機中的藍光會干擾褪黑激素分泌,導致褪黑激素分泌延後,上床後自然就不會想睡覺,睡眠時間越拖越晚,早上起床自然精神不濟。

睡覺前30分鐘滑手機 褪黑激素分泌會延後

睡覺前使用手機,不只影響褪黑激素分泌,也會讓精神更亢奮,對睡眠更不利。吳家碩心理師建議,平常使用手機,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一小時,睡覺前30分鐘,最好不要再滑手機,以免干擾褪黑激素分泌。

長期失眠 問題多多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胸腔科主任陳濘宏指出,當一個人長時間失眠,不只精神不好、注意力下降、容易產生意外傷害,由於免疫力下降,也較容易感冒。

陳濘宏表示,門診中也有人長期失眠,因自律神經失調而影響腸胃功能,進而產生拉肚子、便祕等腸胃症狀。長期失眠的人也較容易得腦瘤、乳癌。國外研究也發現,一天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或超過9小時,中風風險就會上升。

運動333、規律接受日照 有助改善睡眠狀況

吳家碩心理師另建議,民眾若想提升睡眠品質,除了節制使用手機、睡覺前30分鐘別滑手機,也要規律運動、接受日照,運動頻率盡量遵循「333」原則,一星期花3天以上運動,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運動要達到每分鐘心跳130下以上,才能發揮作用。晚上躺在床上,實際睡覺時間不到躺床時間的85%,就代表睡眠狀況有問題,或者自己對睡覺狀況不滿意,持續3個月以上,就會建議就醫、接受進一步評估、檢查。(吳家碩 -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長庚醫院睡眠中心)

 

健康資訊 2022年2月06日 點擊數: 1097

年後一波轉職潮,每個人換工作、轉跑道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與生涯規劃不符、薪水太低、升遷、被挖角、人際關係、健康、家庭因素、裁員等有關,不論何種原因選擇進入新的職場,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提出三點,幫助民眾建立面對新職場的正向心態。

一、 以放鬆的態度迎接新經驗

不同職場的管理制度與風氣迥異,通常需要時間去適應新工作、同事。洪梅禎表示,若是本就容易對人際互動焦慮的人,在新環境中太在意給他人的印象,或是因前工作導致自己想做出大改變,卻反而表現得不自在,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又或者新公司的制度相較過去不見得更好,因此民眾如給自己更多彈性,提醒自己以放鬆、客觀、不評價的態度來看待自己與新環境,而不是急著下結論告訴自己新工作可能有問題,能對融入新環境更有幫助。

二、 釐清自己轉職的原因

並不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都有明確的規劃,除了可以歸因於就業環境、景氣等問題,洪梅禎分享,臨床上常聽到想離職的原因,不外乎壓力大、薪水低、公司爛、同事相處不好等等,不停換工作,卻還不是很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工作。若當中夾雜未竟的個人議題,例如:自我實現、人際焦慮、主管相處,帶著情緒不僅讓轉職的過程不愉快,可能在一段時間後又重複相同的問題,而再次走向離職之路。

因此,嘗試分析想要轉職的真正原因,以及需要調整與改變之處。當我們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專長、人格特質、因應壓力的能力等,對未來的職涯規劃會更有幫助。

三、 以現在的位置思考過去與未來

新的工作也許更能發揮專長,也可能有諸多挑戰,或者新工作也可能沒有比之前好,薪水甚至不增反減,但一定有某些原因使我們選擇現在這份工作。洪梅禎建議,在給評價前,或許可以先試著想想,可以從現在的工作中獲得什麼能力、學習到哪些不同的知識。而過去的經驗、能力對於新工作能有什麼加分之處。著眼點放在更遠的未來,如同玩遊戲練等級,才能為職涯做出長遠規劃。

雖然民眾常因壓力大而轉職,但也容易忽略,其實轉換工作也是壓力源之一,每個人面對壓力的因應模式不同,但別忘了身旁的親朋好友及專業資源可以給予的陪伴與支持,讓那些好的、壞的經驗,全都成為使自己成長茁壯的養分,繼續前行。

圖片來源/Business photo created by tirachardz - www.freepik.com

健康資訊 2016年11月25日 點擊數: 1069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就寢前看暴力電影,有些影像可能深入腦中,晚上睡覺時,便很容易做惡夢。研究也發現,電影若有性愛內容,睡覺很容易做春夢。

睡前看暴力電影 夢境容易受影響 研究顯示,與睡覺前沒有看暴力電影的人相比,若睡前看暴力電影,夢境出現暴力內容機率是沒看暴力電影者的13倍之多。研究作者美國俄亥俄州濟大學溝通學、心理學教授布萊德‧布希曼指出,睡前看暴力電影,對睡眠會造成很大影響。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做夢〉期刊(Dreaming)。

布希曼表示,研究並沒有證實暴力電影、暴力節目、打暴力電玩會讓人做惡夢,常做暴力夢的人,或許本身就喜歡暴力,因此自然就會受暴力電影、暴力節目吸引。

布希曼指出,一般建議避免讓小孩觀賞暴力節目、暴力電影,無論就寢前、其他時候都一樣,這項研究證據更加強這樣的論點。至於成年人,則要避免睡前看這類電影、節目,以免睡眠受干擾。

小孩觀看媒體 家長更要把關 這項研究以近1300名土耳其成年人、小孩為研究對象,其中近半數為10歲以上兒童。在第一階段,所有人都要告訴研究者平常使用媒體的習慣,以及看暴力或性內容電影、節目的頻率,也要告訴研究者平常做夢內容。接著,研究人員請這些人在睡前觀看一些節目,並記錄當晚做夢內容。

研究顯示,習慣看暴力電影、暴力節目的人,很常出現暴力相關夢境。若常看性相關節目、電影,做春夢頻率也會增加,但連結性不像暴力電影與做夢那樣強烈。

美國精神科醫師基英‧貝雷辛接受外電採訪時提醒,暴力、性侵受害者最好避免觀看暴力、性內容電影、節目,以免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第 4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