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2012年9月26日 點擊數: 6189
  • 腸胃

又稱「多重抗藥性腸道菌感染症」,英文名為 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1;NDM-1腸道菌感染症是一種法定傳染病。由帶著可產生NDM-1脢基因的大腸桿菌與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所引起的疾病,特徵是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carbapenem)等β-內醯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出現抗藥性。NDM是一種酶,可以使碳氫黴烯類和其他滭內酰胺抗生素如青霉素失去功效。含有NDM基因的細菌通常會對多種抗菌藥物呈抗藥性,限制治療方法,並導致嚴重的臨床感染,難以治理。大部分含有NDM酶的細菌可用多粘菌素和替加環素兩種抗生素治療。

來源

含NDM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個案最先發現於一名來自印度的瑞典病人,他於2008年曾前往印度新德里。而首宗死亡個案則在2010年確認,病者在返回比利時前,曾在巴基斯坦接受治療。含NDM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個案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呈報,包括澳洲、奧地利、加拿大、比利時、法國、德國、日本、荷蘭、挪威、阿曼、瑞典、新加坡、台灣、英國和美國。大多數病人染病前曾到過印度次大陸的醫院。主要傳染的方式為院內感染。

症狀

有發燒、小便疼痛等症狀,或臨床檢體分離出腸道菌具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就會被定義為NDM-1腸道菌感染症。當病患接觸到腸胃道帶菌之後,在免疫力低,或有手術傷口時,就有可能發病,症狀依感染部位而有不同。


在正常病患者身上出現NDM-1腸道菌感染症,症狀通常不嚴重。但是如果病患因為免疫力低落、幼年、年老、嚴重外傷或身體狀況不佳時,因而併發肺炎、敗血症,則有可能致死。

 

 

 

hno1-signoff

 

 

糖尿病 2012年11月14日 點擊數: 5865
  • 疾病
  • 糖尿病

本港糖尿病人數不斷上升

  • 糖尿病是本港主要的慢性疾病。現時香港約有70萬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十人當中就有一名是糖尿病患者。
  • 相信與港人的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及缺乏運動有關。
  • 國際糖尿病聯盟估計,至2030年香港將有高達92萬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 糖尿病若控制不當,血糖長期過高,便可導致慢性併發症。
  •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主要指血管,腎臟和神經系統受損壞,令身體器官壞死,並喪失功能,嚴重者可致死亡。
  • 根據衞生署數字顯示,2010年本港因糖尿病而住院及死亡人數達24,200人次。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糖尿病可影響的器官包括:

  •  眼部:視網膜病變脫落、眼底出血、白內障,嚴重可導致失明 (俗稱「糖尿眼」)
  •  腎臟:蛋白尿、腎衰竭(俗稱「糖尿腎」)
  •  足部:足部神經受損、潰瘍和壞疽,嚴重需截肢(俗稱 「糖尿腳」)
  •  口腔:牙周病 (嚴重可導致牙齒脫落)
  •  腦部:中風
  •  心臟:心衰竭、冠狀動脈栓塞
  •  男性性器官:性功能障礙


糖尿病併發症患者跟進調查

  • 香港糖尿聯會轄下為患者提供糖尿病併發症檢查服務
  • 是次調查,收集了1327名,在2008-2011年間,使用該服務的患者數據。
  • 患者平均年齡:60.5歲
  • 患者確診糖尿病的平均年期:6.5年
  • 4成4 糖尿病人出現眼/腎/腳併發症
  • 超過六成患者在患病9年內出現併發症

總結

  • 本港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情況很普遍。 統計顯示患者出現眼、腎、腳併發症的平均患病年期為6-8年。
  • 44%糖尿病患者出現眼/腎/腳併發症 – 糖尿眼(21%)、糖尿腎(22%)、糖尿腳(13%)。
  • 近三成**糖尿患者在兩年內出現併發症、約四成糖尿患者則於患病3至9年內出現糖尿病併發症。 **甚至有部分個案因併發症出現才驚覺已非初患糖尿病
  • 糖尿病併發症出現於年齡35-65歲組別的患者高達4成。
  • 不少糖尿病患者初現併發症時仍處壯年,若不及時加緊強   化治療,關注控糖,日後會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
  • 但糖尿病若加緊關顧和治理,並將血糖度數控制於理想水平,便可延遲及減低併發症對身體的威脅。

 

資料提供:香港糖尿聯會

hno1-signoff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第 191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