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 2016年2月08日 點擊數: 3190
  • 低血壓
  • 骨折

老人家可得要小心防跌,以免發生骨折!醫師提醒,老人家除了手腳不靈活,眼睛也會看不清楚,所以動作一定要放慢,以免跌倒造成骨折。

手腕、髖部與脊椎處易骨折

成大家醫科主治醫師張尹凡表示,跌倒最常造成手腕、髖部與脊椎骨折,年輕人反應快,會用手去撐,因而多手腕骨折,年紀大反應慢,若是側跌倒,多為髖部骨折,正跌倒則多為脊椎骨折。

小心姿勢改變及重心不穩

老人家若是跌倒,一旦造成骨折,除了自己受苦,全家人也跟著受累。張尹凡醫師提醒,尤其是年長女性,容易因為姿勢改變出現低血壓,會有頭暈目眩的情形發生,容易發生跌倒意外;還有的年長男性,過年時全家團圓,大多會喝酒,但是千萬不要過量,以免喝醉了也易重心不穩而跌倒。

1200毫克鈣質+800單位維生素D

至於造成骨折很重要原因則是骨質疏鬆;張尹凡認為,五十歲以上,就應該要注意骨鬆問題,平常就應多吃含鈣質的食物,一天應攝取1200鈣質,可多吃魚、牛奶、豆類及綠色蔬菜等補充鈣質,並應多曬太陽,一天至少要有800單位維生素D。

居家環境加裝安全設備

此外,對於有老人家的家庭,在室內環境也應該要特別注意安全,張尹凡醫師建議,可在居家浴室馬桶旁邊加裝扶手,或是廚房地板加上止滑墊,都有助於預防老人家跌倒。

 

老年護理 2017年1月24日 點擊數: 1880

年輕人時常跌跌撞撞,身體依然健壯;但許多老人家不小心發生跌倒、摔倒,結果就把命丟了,究竟是為什麼呢?醫師指出,多數老年人有罹患骨質疏鬆症,骨質非常脆弱,一旦跌倒就容易造成髖關節斷裂,從此長期臥床,增加死亡風險。

跌倒最傷4大部位

陳威明指出,隨著年紀增長,骨質逐漸流失、骨頭變得鬆軟且脆弱;一旦跌倒很容易發生骨折,以髖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脊椎等4大部位最為常見。

當發生跌倒、摔倒,一屁股坐在地上,可能造成髖關節斷裂,連帶造成脊椎斷裂,或是用手支撐,可能造成腕關節斷裂,也會同時造成肩關節斷裂。

髖關節斷裂 容易致命

陳威明強調,髖關節斷裂最為嚴重、也最致命,容易長期無法下床行走,引起許多併發症,包括肺炎、褥瘡、肌肉萎縮、心情鬱悶等,進而影響壽命長短。他也提到,許多老年人有黃斑部病變、白內障的問題,容易看不清楚而跌倒,應儘快就醫治療。

存骨本、有骨鬆症快治療

陳威明主任建議,從年輕就要開始儲存骨本,萬一發生跌倒,骨頭才不會不堪一擊,日常應多曬太陽、多攝取深綠色蔬菜、適量飲用牛奶、多做運動;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應及早就醫治療,服藥有助增加骨密度、延緩骨質流失。 
(陳威明, 台北榮民總醫院身障重建中心主任、陽明大學醫學院骨科教授兼骨科學科主任)

老年護理 2015年9月14日 點擊數: 2254
  • 憂鬱症
  • 失智症
  • 孤獨
  • 精神內科

你多久沒有陪伴年邁父母?國外最新研究發現,獨居老人罹患憂鬱症、失智症的風險高,而且病情惡化的速度較一般人快2成。醫師表示,孤獨者罹患憂鬱症風險高,長期感到孤獨更會影響認知功能,建議民眾多陪伴家中長者。

該研究受試者共8300名,年齡在65歲及65歲,受試者於1998至2010年長達12年的時間中,每2年接受一次評估,有17%的人研究開始時表示感到孤單,感到孤單的人中更有5成患有憂鬱症,總共追蹤12年。

結果發現,感到孤單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較不感到孤單的人快了20%;而研究開始時,感到憂鬱的人心智衰退的速度也比較一般人快。

胡維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顧問醫師指出,研究顯示,在研究的12年之中,即使只是1、2個憂鬱症狀,尤其是孤獨感與認知功能衰退的增加有密切相關。相較擁有社交生活的人,孤獨者的憂鬱、失智風險較高。

胡維恆指出,孤獨的人通常較少身體與心智活動,而覺得孤獨的人本來就是憂鬱的高危險群,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因為憂鬱症病人往往有強烈的孤獨感。孤獨可能是憂鬱造成,憂鬱的症狀中本來就有負向思考、自責、注意力降低、生活失去平時的興趣…等症狀與孤獨有關,如果不積極處理,而是漠視或當作老化來看待,則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第 183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