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18年6月02日 點擊數: 1791
  • 物理治療
  • 姿勢不良
  • 施均寰
  • 肩胛骨
  • 肌群強化

一名陳先生在科技公司上班,因為長時間的姿勢不良,經常肩頸不舒服。某次伸懶腰時發現肩膀無法上抬舉直,雖然沒有明顯疼痛,但手卻無法抬高到正常角度。陳先生試著增強肩關節肌力來解決,然而不斷的肌肉力量訓練及不時按摩放鬆肩頸痛點,並沒有完全改善症狀。

長期姿勢不良、年齡因素 都可能導致肩胛骨動作失衡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施均寰表示,許多肩關節症狀,可藉由運動訓練改善。然而許多民眾針對強化肩部肌肉如三角肌、二頭肌甚至三頭肌,卻忽略影響手部動作的關鍵因素:肩胛骨的動作。

肩胛骨對於肩部外展或前後抬手的動作貢獻很大,正常動作中若肩胛骨動作失調,會影響旋轉及穩定能力,無法正常達到想做的肩部動作。肩胛骨動作失調可能的原因很多,包含先天性骨質、嚴重外力傷害、長期姿勢不良甚至年齡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導致肩胛骨動作失衡,而產生其他次發症狀。

5種運動改善肩胛骨周邊穩定

以陳先生為例,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導致肩胛骨比正常人更會下轉及前傾。也因為長期身體駝背使用電腦,肩胛骨周圍的肌群被長時間拉長導致無力。該如何強化肩胛骨周圍肌群,增加肩胛骨的穩定度、避免肩胛骨動作失調?施均寰治療師提出5種簡單改善肩胛骨周邊穩定的運動:

1、手肘前推運動

以手肘撐地、膝蓋著地的姿勢,將手肘用力向下推,5-10秒後放鬆。

2、大字飛運動

趴姿將雙手向外向後展開,如同展開翅膀飛行姿勢,加強肩胛內側肌群。

3、闊背肌群訓練

手撐床面或是椅子扶手,向下撐地將身體提起,強化肩胛下壓的動作。

4、旋轉肌群強化

可利用彈力帶或彈力繩當作阻力,手肘彎曲90度並微微貼緊軀幹,手肘向外及向內旋轉訓練肩部旋轉肌群。

5、治療球按摩

將有彈性的網球放置肩頸部位緊繃的痛點,靠牆利用身體重量來達到按摩放鬆的效果。

這些運動一般一次約10-15下,一天執行約2-3次,民眾可多藉由正確的運動,預防症狀產生。若在運動後有更加不舒服或嚴重疼痛,需停止運動,尋求物理治療師的諮詢調整,並且進一步進行評估和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資訊 2015年10月19日 點擊數: 1311
  • 糖尿病
  • 心臟病
  • 肥胖症
  • BMI

日前一篇發表於《英國全科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的研究表示,家長與家中的長輩對於孩子是否超重的標準,可說是天地之差。根據統計,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的體重屬於正常範圍,但事實上,不少的孩子已有超重的跡象。

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針對來自英國五個地區的兒童參與測量計畫(NCMP),共有3千個家庭參與研究。研究針對這些孩子的BMI指數分為三類,即正常體重、超重(超過第85百分位)、嚴重超重(即相當於美國的肥胖標準,超過第95百分位)。

研究發現,嚴重超重的孩子有369位,卻只有4個孩子的家長發現此問題,而當研究者進一步分析發現,當一個BMI指數高達98百分位的孩子(即體重超過全英百分之98的孩子),卻有8成的家長認為這樣的體重是正常的。當體重到了99.7百分位時,家長才會認為這樣的孩子僅是「過胖」,而不是嚴重過胖!

專家認為,家長對於孩子的體重較為「寬容」,可能對於自己的體重也有此現象,因此不少家庭成長都有「全家肥胖」的跡象。且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過瘦有「可憐」的形象,而若孩子要求吃垃圾食物,家長不忍心拒絕,專家認為,「這是縱容孩子肥胖的行為」。 而且,兒童時期就有超重問題,到了成年後,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機率都大增之外,對於日後社交與學業成績都有負面影響。專家認為,肥胖不應由家長主觀認定,應藉由專業數據來判斷,如BMI,只要BMI一超標,家長就應有所警覺,適時地控制孩子的體重,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

 

健康資訊 2016年5月05日 點擊數: 1338
  • 水腫
  • 黑眼圈
  • 過敏性鼻炎

如果你有黑眼圈,可不是用遮瑕膏就好了,因為你得要注意身體健康狀況,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西醫就認為,過敏體質會導致黑眼圈;中醫師則是指出,會有黑眼圈,和肝、腎、脾、胃都有關係。

過敏性鼻炎會造成黑眼圈

根據台大醫院小兒部所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過敏性鼻炎會造成黑眼圈,主因是鼻塞會使血液循環不良,使得靜脈血液會回堵在眼睛周圍,因此而形成黑眼圈,而且若是經常揉眼睛,黑眼圈就會越深,面積也越大,且過敏性鼻炎若越嚴重,時間越久,黑眼圈就會越黑。

肝、腎、脾、胃不好也會導致

中醫師余雅雯指出,黑眼圈的形成和血液循環不良、過敏、遺傳都大有關係;西醫所謂的過敏性鼻炎會導致黑眼圈,主要也是血液循環不良造成,也有人是因為遺傳有色素沈澱,進而出現黑眼圈,而且肝、腎、脾、胃不好,也都會因此而導致黑眼圈;尤其是現代人喜歡熬夜使用3C產品,更是會助長黑眼圈的出現。

熬夜+營養無法吸收+水腫都是原因

余雅雯進一步指出,長期熬夜,就會使得肝不好,由於肝是調節氣機之器官,進而就會使黑眼圈呈現在下眼皮,也有人是因為脾胃不好,吃進的營養無法有效吸收,也都會影響氣血循環,甚至於腎不好,會出現水腫,也有可能因此而出現黑眼圈。

按摩穴位+不過度用眼+不晚睡+飲食不寒涼

不要以為黑眼圈只是皮膚上的問題,余雅雯建議,平常可以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如攢竹、睛明、絲竹空、太陽等穴位來保養之外,最好是不要過度用眼,不要太晚睡,而且飲食上不要過於寒涼,並可進一步就醫診治,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第 19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