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 2020年6月19日 點擊數: 1922
  • 失眠
  • 更年期
  • 荷爾蒙
  • 憂鬱
  • 甘麥大棗湯

荷爾蒙指數下降,該怎麼補充荷爾蒙,才能改善更年期潮熱、睡不好、心悸的症狀?許多人想藉由補充荷爾蒙藥物來減緩症狀,知名中醫師彭溫雅提醒,如果民眾一定要使用西藥或想補充荷爾蒙的藥物,一定要先瞭解自身體質是否適合荷爾蒙,避免產生副作用。平日可以多食用天然的食材,有助於減緩更年期的不適,建議多外出散步,心情會更開朗。

補充荷爾蒙藥物前 建議先尋求醫師診斷

彭溫雅指出,無論中藥、西藥,對症下藥都能改善疾病,不過民眾若要使用西藥或想補充荷爾蒙的藥物,一定要先瞭解自身體質是否適合荷爾蒙,因為藥物可能產生副作用,若體質不適合,將提高引發癌症的風險。因此,有更年期困擾的民眾,可以尋求醫師協助開立藥品,不建議自行到藥局買藥。

推薦更年期的食療飲品 安神滋陰效果佳

更年期的婦女面臨生理變化,難免情緒波動,《金匱要略》:「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中醫食療上,彭溫雅表示,如果只是偶爾睡眠品質差,可以先試試中醫濃度低的茶飲,例如偏失眠,可以先服用甘麥大棗湯,將甘草、浮小麥、紅棗以等量製作,假如各取10克藥材,以五百c.c.的水煮開,當成茶飲每天服用。

如果已確診為更年期,請尋求專業醫師調整藥方。醫師說,不論男女,可以多喝豆漿,大豆異黃酮是補充荷爾蒙的重要來源;若為怕冷、體虛體質,可以多食羊肉滋補;若體重增加,可以多食如山楂、黑木耳、無穀、蓮藕,菊花枸杞等降血脂、軟化血管的食材。

情緒反應異常 不論男女立即就醫

彭溫雅指出,45~55歲男女正處於荷爾蒙下降的狀態,女生透過月經,男性更年期症狀則多元化,不易察覺。如果發現男生本身非常開朗,近來卻多愁善感、憂鬱、愛哭,這些心理的情緒反應,與更年期症狀類似,請立即就醫。彭溫雅呼籲,運動散步可以讓心情舒緩,更年期間多外出散步,心情會更開朗。

 

更年期 2017年5月22日 點擊數: 1894
  • 更年期
  • 骨質疏鬆
  • 心血管疾病
  • 失智症
  • 鈣質
  • 維生素D
  • 卵巢早衰

女人想維持青春、不想讓更年期提早報到,就要多注意營養攝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飲食含豐富維生素D,有助延緩卵巢老化,更年期提早報到機率,也會下降17%。當鈣質攝取足夠,由於性荷爾蒙因素,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也會下降13%。

一般都是透過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除了曬太陽,含油脂魚類、蛋黃、一些營養強化穀類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更年期提早報到 身體容易出問題 根據統計,在台灣,女性卵巢早衰盛行率約1%-2%,在英國,大約每10名女性,就有一人更年期在45歲之前提早報到,女性更年期提早報到,不但受孕機率下降,罹患骨質疏鬆症、心臟病風險也會上升。

美國麻州大學、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分析116430筆女性健康資訊,資訊橫跨20年,其中2041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是重點,在研究期間,她們需要陸續、定期填寫飲食問卷,總共追蹤約5次。

攝取充足維生素D 更年期提早機率降17% 研究結果顯示,攝取最多維生素D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風險下降了17%。飲食鈣質攝取量偏高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機率也下滑了13%,不過學者指出,可能因為牛奶含延緩更年期相關性荷爾蒙,因而出現這樣的結果。

研究首席作者亞莉珊卓拉‧普度-史密絲表示,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人,不只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與骨質疏鬆症,甚至好幾年前就開始出現不孕症,舉例來說,一名女性在43歲進入更年期,這名女性可能在33歲便很難受孕、懷孕。

研究作者認為,醫界、學界一直想辦法,希望降低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或許調整飲食,就能達到效果,女性或可透過飲食調整,避免更年期提前到來。

更年期 2017年8月22日 點擊數: 1570
  • 更年期
  • 心悸
  • 停經
  • 郭安妮
  • 熱潮紅
  • 盜汗

情緒波動大? 小心更年期悄悄來報到!

年近50歲的孫媽媽,近期情緒起伏特別大。兒子下班回家後,因疲倦不小心打破一個杯子,明明是一件小事,卻讓她當場大發雷霆與兒子吵了起來。而當其他家人嗅到不對勁後,平日為了避免誤觸地雷,則是減少與孫媽媽的互動、敬而遠之,假日也常常藉故外出不在家。

想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與家人關係的緊繃,常讓孫媽媽夜晚輾轉難眠。此外,在三更半夜時,她還會突地驚醒,發現自己衣服濕透、滿身是汗;又或者是心跳莫名加快,綜合以上因素也導致她睡也睡不好,無法擁有充足的休息。細心的大女兒,回娘家時觀察到愁眉不展的母親,懷疑種種症狀,可能是更年期導致,便鼓勵並陪同她一起就醫。診斷結果證實,困擾孫媽媽已久的,正是更年期在作祟!

停經非唯一指標 症狀因人而異

一般民眾對更年期普遍的認知,最大的指標就是「停經」。然而依據個人體質、生活習慣不同,月經來潮並不是唯一判斷依據。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更年期到來有跡可循,只是許多女性常常忽略而不自覺。常見的症狀有:睡眠品質降低、性衝動減少、膚質變差、情緒波動大等,導致女性身心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生活作息與生理機能。

飲食運動並重 人人可當美魔女

郭安妮醫師提醒,人們食用五穀雜糧,目的就是從中攝取營養,而不同年紀自然有不同需求。當更年期新陳代謝漸漸變慢,飲食上可做以下四方向的調整:

※ 食用低膽固醇食物

因女性賀爾蒙降低,避免更年期婦女發生心血管方面疾病。

※保護心血管食物

多吃新鮮而非加工的魚類,如:鮭魚、鯖魚等,保護心血管。

※ 抗氧化食物

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C、E,預防便秘,也能抗氧化。

※預防骨質疏鬆食物

補充鈣片,適量食用綠色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油菜等。

除上述建立正確飲食觀,減少身體負擔外,再搭配良好運動習慣,更能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避免退化性關節炎等更年期症狀的不適。

更年期不是病! 必修共處課題

每位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或輕或重的症狀,而這其實是一個自然必經的過程。許多女性由於長期擔任照顧者角色,習於付出,常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若能於更年期多加注意,未來的歲月就可以享有更舒適的生活。郭安妮醫師提醒,當症狀發作時,不妨好好靜下心,給予自己充裕的時間與空間,讓它緩和下來,找出與之共處的方式。

更年期並不是女性的大敵,而是提醒著我們身體的轉變。如同船隻正經過河流的彎道,需多費點時間與體力,但只要過了這階段,便能迎來嶄新的人生風景。對於更年期的保養,郭安妮醫師也有出版書籍,建議婦女要聰明養子宮,才能要美就美,要不痛就不痛。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第 179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