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須知 2018年5月07日 點擊數: 1862
  • 肺動脈高壓
  • 喘
  • 心肺血管病變
  • 右心導管

醫師指出,若發現自己嘴唇開始出現藍藍的,當心可能是「肺動脈高壓」所致。但是因其與心肺血管病變有關,所以時常讓人搞不清楚,究竟心臟疾病與肺動脈高壓如何區分?

心臟分左右 功能大不同

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黃偉春醫師表示,人體心臟與肺臟在血管連結與分流上息息相關,心臟分成左右兩側,其功能卻是大不同,左側心臟主要是將充氧的血,由主動脈輸送至全身,提供各個器官需要的氧氣,並帶走代謝後的二氧化碳,其負責身體主要血液的運輸;而右側心臟則是將缺氧血泵入肺臟,進行氣體交換,缺氧血在肺臟得到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因此,可藉由右心導管,確認其是否罹患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致死率高 左心疾病易與其混淆

黃偉春說,肺動脈高壓與心肺的血管病變有關,但常常會與左心疾病混淆,如心肌肥厚症、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肌炎等,當左側心臟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提供給身體所需,就會發生喘的狀況;而肺動脈高壓的患者,是因為肺部血管病變,增加血流阻力,使肺動脈血壓增高,導致右側心臟需要更加出力而肥大,進而造成心衰竭,甚至是死亡,屬致死率高的疾病。

右心導管可確診 有助及早對症下藥

黃偉春醫師提醒,肺動脈高壓的患者,除了常見的「喘」外,若莫名出現「咳、腫、血、暈」等症狀,皆是肺高壓的警訊,此時就應速至心胸科,進行ㄧ系列的心臟超音波、心電圖,以及最重要的是透過右心導管測量,檢查肺部血管壓力及阻力,才能夠確診,對症下藥,以控制病情。(黃偉春 - 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醫師)

 

體檢須知 2018年5月23日 點擊數: 1972
  • 危險因子
  • 家族病史
  • 年紀
  • 性別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面對令人眼花撩亂的健康檢查項目,受檢者多在意檢查結果能否反應真實的身體狀況?提供了多少健康保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李崇豪醫師表示,想要選擇健康檢查,應確認檢查項目是否達到最佳的性價比(C/P值),且是否由醫師提供正確的報告解釋及建議。

依個人需求挑選 勿盲目檢查

李崇豪說,檢查是做不完的,多久做一次檢查也沒有正確答案,就像世界上永遠不可能沒有壞人一樣,警察定期巡邏可以達到嚇阻效果,「定期」健檢自然也有其必要性存在。只是,3個月、3年都是定期,並沒有制式化的公式可循,最好是依照年紀、性別、家族病史、危險因子等做綜合考量,選定此次想做健檢的適應症。只有挑選了最符合需求的檢查,才能達到檢康檢查的最佳效益。

李崇豪醫師也指出,醫療不是萬能,疾病盛行率不高或檢查工具敏感性不高,就有未能檢查出疾病的可能;且有些疾病從被檢查出,到已無法治癒的時間點間隔很短,疾病又恰巧出現在2次檢查之間,就算是「定期檢查」也很難預防,但萬一做完檢查不久就出現重大疾病,經常就是醫病關係破裂的那一天。

健檢報告勿擅自解讀 須由醫師解釋

健康檢查報告只能反映「目前瞬間」的健康狀況,既不能完全反映以前的健康狀態,也不一定能預測以後的健康狀態,如當下胸部X光顯示沒有腫瘤,但若繼續抽菸,無法保證未來就不會生病。李崇豪說,如果只看當下的檢查報告,而不在無病的狀態下改變既有的危險因子,生病時再來問:「我從來都沒有這個病,為什麼現在會有?」已太遲。

健康檢查的報告若沒有醫師綜合解釋,任憑民眾自行解讀紅字,沒有去改變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這樣的健檢是盲目的。通常人總是生病才就醫,然而疾病症狀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展,並非短時間內造成。

李崇豪醫師指出,大醫院在檢查前會安排專業健康管理師提供諮詢,提供客製化檢查項目組合的選擇,有些檢查不需列為標準套裝的常規項目,不必每個人每年都做。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體,不論是帶原者或有抗體的人,B肝的標記不會改變,而帶原者本來就應該進一步做完整的肝功能檢查及治療,常規在套裝中反覆檢驗這種項目是一種浪費。他說,更重要的是會由醫師在中心內完整綜合解說健檢報告,對接受心臟及肺部高階影像檢查的人,更會安排多科會診解說,省去多次門診掛號的不便性。 (李崇豪- 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更年期 2017年5月25日 點擊數: 1961
  • 更年期
  • 耳鼻喉科
  • 睡眠呼吸中止症
  • 打鼾
  • 停經
  • 女性荷爾蒙
  • 低溫電漿刀
  • 懸雍垂顎咽成形術
  • 軟顎懸雍垂矯正器
  • 內視鏡舌根冷觸氣化手術

年近五十歲的妳,是否常有打鼾的困擾?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更年期後因為缺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睡眠中上呼吸道較容易塌陷阻塞,要小心會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是睡覺時經常會打鼾,應考慮就醫診治,積極接受治療。

睡眠呼吸中止症以男性居多 停經後女性也是好發族群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峻緯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仍以男性居多,但停經後女性,也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好發族群;因為女性荷爾蒙對於睡眠中上呼吸道張力之維持有保護之效果,可避免上呼吸道塌陷,女性一旦停經之後,缺少了女性荷爾蒙保護,也就較容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上呼吸道各部位阻塞 都可能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

朱峻緯醫師進一步指出,就解剖結構來看睡眠時上呼吸道各部位之狹窄,包括鼻腔、側咽壁、扁桃腺、軟顎懸雍垂、舌根、會厭等,都有可能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所以,在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方面,一般會在門診以內視鏡等檢查詳細評估上呼吸道找出睡眠時可能狹窄之部位,並安排至睡眠中心接受睡眠檢查確認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再視情況進行藥物誘導睡眠內視鏡檢查。

治療需針對病患不同情況量身訂做

朱峻緯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內科療法包括側睡、減重、配戴正壓呼吸器、口內矯正器等,手術治療則包括懸雍垂顎咽成形術,可使用低溫電漿刀降低術後疼痛,以及內視鏡舌根冷觸氣化手術等,需針對病患症狀、嚴重程度、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患者本身偏好等,提供量身訂做的治療。

  • 172
  • 173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第 177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