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20年5月12日 點擊數: 1411
  • 皮膚
  • 美容
  • 老化
  • 荷爾蒙
  • 眼袋
  • 肌膚鬆弛
  • 皺紋

肌膚代謝平均過程約28天,隨著年齡增長,肌膚代謝周期也會逐年增長。大約到 40 歲時,肌膚更新週期會延遲到約30~40天,細胞老化速度也跟著加快。

肌膚代謝變差,表皮肌膚就會開始出現明顯問題,如:缺水乾燥、細紋、暗黃、色素沉澱、毛孔粗大等問題。除了表皮肌膚出現問題,真皮層及皮下組織也會因老化產生問題,如:膠原蛋白流失、肌膚失去彈性、鬆弛等。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為了追求維持美麗,面子保養功夫可千萬不能少!隨著母親節將至,提醒所有的媽咪們,辛苦地照顧家人之餘,也記得要多多保養多自己一些。

美容醫學中心黃志宏副院長分析女性們最在乎的美麗問題前三名:

1、臉部肌膚鬆弛

造成肌膚鬆弛的原因不外乎是年齡增長,還有可能因為減肥、營養不均等各種原因,造成的皮下脂肪流失,導致肌肉鬆弛、下垂。肌膚有輕中度鬆弛、法令紋、雙下巴、皺紋、眼周或嘴角細紋、頸紋等現象。

2、眼袋問題

眼袋的形成與老化、疲憊相關。尤其是年紀變大時,眼眶內容易脂肪堆積,加上眼輪匝肌支撐力衰退,下眼眶筋膜鬆弛,眼眶內脂肪會突出於眼眶,形成眼袋。

3、臉部班點、凹洞

斑點的形成主要是在陽光下過度曝曬,造成肌膚老化及黑色素沉澱,也有可能是因為藥物、荷爾蒙、遺傳等問題所造成;凹洞的形成是由於肌膚受到發炎細胞侵蝕得太嚴重,進而造成肌膚組織受傷使得膠原蛋白流失形成凹陷。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健康資訊 2022年1月16日 點擊數: 703

天氣逐漸寒冷,應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高風險的慢性病族群,例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或有抽菸習慣、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病史者等,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護,以免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慢、熱、起、穿、行」 抗寒5絕招

天氣漸寒,日夜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及,長者們因夜間或清晨溫度較低,身體對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晚上睡覺時,應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或進行伸展暖身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起身後先坐在床邊,添加衣物或外套禦寒保暖,也避免瞬間起床的頭暈現象,再慢慢地下床。

另外,起床後的活動不要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暖暖身體,再以溫和方式進行相關的日常活動。

運動暖身保健康 出門結伴很重要

冬季早晚溫度偏低,若是習慣早起運動的人,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可改在室內運動。對於高危險群,國民健康署強調,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

出門需穿著保暖衣物及戴帽子,採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時,可隨時穿脫衣物;此外,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結伴運動,相互扶持與照應。

注意身體徵兆 愈快就醫愈好

若出現心臟病徵兆(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可能立即危及生命,建議儘速就醫接受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忙碌是每個人的常態,一但忘記或是沒有時間喝溫開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建議隨時補充溫開水,可降低血壓升高及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健康資訊 2015年8月07日 點擊數: 1063
  • 燥熱
  • 降暑
  • 陰虛內熱
  • 實熱
  • 暑熱
  • 胃熱

夏季炎熱,許多人靠冰品、冷飲消暑,中醫師表示夏天容易燥熱,要先知道本身是屬於哪種體質,再選擇適合降暑的方式,如果貿然吃冰,會對身體二度傷害,建議民眾可以多吃蔬果與消暑的常溫西瓜,從蔬菜和水果中獲取水分並補充一日所需的白開水,才是維持體內水平衡進而達到消暑的好辦法。

開業中醫診所中醫師王繼榮表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夏季常見燥熱有四種「陰虛內熱」、「實熱」、「暑熱」、「胃熱」,最常見的暑熱因台灣屬海島國家,溼氣重易造成暑熱、濕熱現象,容易有食慾不佳、胸悶、嗜睡等症狀,需藉由清熱、補氣、利濕,解表的藥材使其通汗,才能保持體內水分。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陰虛內熱為人體為陰陽,陰不足所以陽亢會更明顯,症狀有手腳心發熱,手心出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乾、皮膚乾、心煩易怒、睡眠不佳,需藉由補陰的麥冬、石斛、天花粉等藥材,平衡人體陰陽五行。

另外實熱體質的人因身體健壯、火氣旺盛,飲食、排便習慣不好,愛吃重口味、肉類、補品,造成大便在腸道中不順,需藉由涼潤的食材如白木耳、百合、天冬降低火氣。胃熱部分為表現在上半身,口易渴、易餓,愛食肥甘厚味像是油膩、香甜、味道濃郁的食物,需藉由清淡、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飲食,降低胃熱過盛問題。

王繼榮提醒,體內燥熱是身體發出警訊,要注意是否為藥物造成內熱或是甲狀腺亢進引起,平日保健應早睡、飲食根據體質進食、適度運動、每日補充2000cc水分,有助於解決虛火過盛的問題。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第 7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