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16年2月15日 點擊數: 1511
  • 有氧運動
  • 無氧運動
  • 運動333

過年期間,大吃大喝的結果,就是肚子肥一圈,以致很多人在年後都會積極減肥,想要減肥,就是要多動;至於運動項目,復健師則是建議,應該選擇較能夠消耗熱量的有氧運動,若是要雕塑身材,則可選擇無氧運動肌力訓練。

消耗熱量+雕塑身材

要活就要動,而且想要身體健康,更是要運動;國健局就建議民眾應養成運動習慣,遵循「運動333」原則,每週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然而,很多人都沒有運動習慣,以致在年節期間,就會因為吃太多,而使得身材失控,導致年後大家都在瘋減重,至於減重則不只是要消耗熱量,也要能雕塑身材,才能減得健康又美麗。

減重運動時間每週150分鐘

林硯農醫師, 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表示,想要減重,就不只運動333,必須要增加時間為150分鐘,並應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使氧氣燃燒血糖脂肪,例如慢跑、快走或是騎固定式腳踏車,如果騎固定式腳踏車30分鐘,可以使心跳達到130下,就可以消耗300大卡。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比例3:1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比例應該是多少?林硯農指出,最好是3:1,也就是進行有氧運動45分鐘,就進行無氧運動15分鐘,無氧運動訓練肌力項目包括舉重、啞鈴與伏地挺身,可以增加肌肉量;而且在運動之前,並應該做伸展操5分鐘,讓身體暖身。他並強調,想要減重,在運動之後並不需要特別補充食物,而且應同時進行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因為減重會消耗肌肉量,做無氧運動肌力訓練,可以增加肌肉量,能夠雕塑身材。

 

健康資訊 2018年2月17日 點擊數: 1638
  • 腹瀉
  • 血便
  • 消化不良
  • 肝膽腸胃科
  • 瘜肉
  • 胃癌
  • 糞便
  • 腸胃健康
  • 腸道發炎
  • 大腸潰爛
  • 痔瘡出血

過年放假期間,忙碌的現代人總算能鬆口氣,除了計畫旅遊、放鬆心情。醫師建議,可以找時間檢視腸胃健康,利用每天排便時間,觀察便便的顏色,就能快速得知飲食正不正常、腸胃有沒有生病。

食物殘渣送往大腸 糞便儲存在直腸

肝膽腸胃科醫師楊培鎮說明,食物在口腔嚼碎,進入食道、胃、十二指腸,在小腸將食物營養素吸收進體內,剩下的殘渣繼續送往大腸,持續吸收水分、電解質,並加入細菌分解,形成糞便儲存在直腸,最後由肛門排出。

食用太多肉類 糞便變棕黑色

楊培鎮醫師強調,糞便會受到飲食習慣、心情、生活習慣影響,呈現不同的顏色、形狀、軟硬,以及氣味。舉例來說,健康糞便應為黃褐色、咖啡色;食用太多肉類食物會呈現棕黑色;食用過多深色蔬菜、抗生素,或是有消化不良、腸道發炎、腹瀉,糞便可能為墨綠色。

血便恐是癌症 建議就醫檢查

楊培鎮醫師提醒,若是糞便為紅色的血便,可能身體狀況亮紅燈,代表結腸與直腸發生病變,例如瘜肉、腫瘤、大腸潰爛、胃癌、痔瘡出血等問題,建議立刻就醫檢查。

健康資訊 2015年9月17日 點擊數: 1574
  • 養生
  • 體適能
  • 體脂肪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希望藉由運動或是養生讓自己不只是保持健康,更希望能擁有完美的體態;然而,如何選擇適合的養生方式達到目標,首先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

隨著科技的進步,身體健康的標準也由早期的體重、BMI,到時下流行的體脂肪。人體的體重包括肌肉、骨骼、臟器與水份等,單純體重的資料,無法看出體脂肪與肌肉之間的比例,偏偏體脂肪過高對人體可能產生許多不良影響。

擁有ACE(美國運動協會)體適能教練認證的筋肉媽媽表示,隨著年齡的成長,肌肉流失的速度會增加,加上女性荷爾蒙的影響,造成骨質疏鬆的機會就變大,而體脂過高通常伴隨體重過重,勢必對骨頭的負擔更大;體脂肪過高,罹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機率都會大大增加。

熱量的攝取與消耗,決定了體脂肪高低!當吃進的熱量總是高於用掉的,多餘熱量就會變成體脂肪儲存,所以了解自己每天適合的熱量就格外重要!一定要吃到基礎代謝率!想算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可以參考Mifflin-St.Jeor的算式:

男性:10 x weight (kg) + 6.25 x height (cm) - 5 x age (y) + 5

女性:10 x weight (kg) + 6.25 x height (cm) - 5 x age (y) - 161

男性體脂肪比率的標準範圍為14-17%,如果超過25%就是肥胖的象徵;女性因為需要生育、哺餵等,天生的脂肪就比男性為多,標準比率是21-24%,超過32%意味著體脂肪過多,而中年以上的婦女,如果體脂肪比率超過37%,就略嫌肥胖了。

致力於體適能運動推展的筋肉媽媽強調,改善體脂肪的做法是「80%靠飲食,20%靠運動」。飲食的攝取包括控制總熱量,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多吃蔬菜,並且不能不吃澱粉!素食者可用豆類製品取代肉類;至於運動,第一件事就是矯正因為日常久坐,導致的肌肉失衡問題,肌肉均衡,才能發揮適當的功能。

根據美國衛生及公眾服務部發表的美國運動指引資料,每周運動時間至少150分鐘,並且強度在中等以上,可以從最簡單的快走開始,逐漸進展到慢跑及其他運動,增加自己的心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形,請先停止運動,並且找專業證照教練指導,以免受傷。

瘦並不代表絕對的健康,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這時候,有一台家用的體脂計就可以定期提供相關的數據做為參考。筋肉媽媽建議,測量體脂肪的方式,可以每個月一次,用同一台機器,在同一時段,最好是早上剛起床,把尿排空,尚未喝水,也尚未進食前測量,以此為基礎,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運動,有效增加肌肉與肌力,養生外更可以擁有完美體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第 6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