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12年9月21日 點擊數: 2853
  • 疾病
  • 血液

有效令心血管年齡較實際年齡小

仍在健康時 -- 每天運動、不煙酒、多吃奥米加3可有助減低50%的患病風險

heartstream

香港2012年9月17日電 /美通社/ -- 在「心血管健康日」記者招待會上,香港醫療專業人士協會創會主席江明熙醫生稱,據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30年後全球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將激增5成。令人更感憂慮的是,作為香港第2號殺手,每年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心血管疾病有日漸年輕化的趨勢。然而,臨床個案顯示,良好作息時間、恆常運動、節制煙酒量,並多吸收維他命,特別是含奥米加3脂肪酸的食物,可助心血管較實際年齡年輕。

老年醫學和老年病學專家的江明熙醫生稱:「香港的人口不斷老化。隨著社會日益富庶、人們工作更加忙碌,我們吃得沒有以前健康,加上少做運動,因此愈來愈多人身體過重甚至癡肥,容易患上高血壓、高膽固醇及糖尿病,令心臟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

記者招待會上,有3個真實個案顯示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可以直接影響健康及壽命。Angela Remedios 是一名中年的葡籍人士,在港出生,在中環上班。她說:「我20多歲時身體不好,連走路及上樓梯均會氣喘。直至生小孩的時候重了20多磅便開始決心每天到健身室做運動,不抽煙、不喝酒,並經常服用奧米加3補充劑。」現時的她體重指標是19,而心跳維持在每分鐘42次,江醫生說她的心臟較專業運動員還強,一般專業運動員的心跳是每分鐘55次左右。她續說:「香港人往往以忙為藉口,其實可以早點起床開始做運動,然後逐漸加至1小時左右,便會發覺身心的健康均會有很大的改善。」

另一個真實個案是曾任職餐廳及酒吧經理的陳嘉尚先生,今年38歲,體重指標29.9,煙齡超過20年。因工作關係,陳先生長期飲酒,啤酒當水喝,亦愛喝各項名酒,包括XO、Brandy、151,以至過萬元的 Lafite 名酒,並經常試吃各項名貴菜式,例如龍蝦、鮑魚。他一向身體無病無痛,直至兩年前有一天感到胸口不適,被確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他的醫生表示,他的心血管年齡是64歲,整體的健康狀況仿如一個70歲的老翁,心跳更達每分鐘99次,現時因動脈堵塞而正等待兩個月後接受通波仔手術。陳先生表示:「我以為自己只有30多歲,從沒想過這些事情會發生在我的身上,也沒想過要定期驗身。現時最希望是可以在手術後調理好身體,再為將來打算。始終健康最重要,現在是地下有金執,我都沒有力執到。」

最後一位嘉賓是一位絶不簡單的女士。生於1911年的李慧芳,現年102歲,為世界排名最長壽的香港人典範,最近還接受過 CNN 的訪問。李婆婆現在無病無藥,身體壯健,體重指標26,心跳是每分鐘64次。她年輕時在工廠工作,到現在仍然每天早上五時起床,而且堅持每天花一小時做伸展和其他輕鬆的運動。她平時喜歡吃魚,不過她將健康秘訣歸功於每天飲用自己用四勺奧米加三花柏齡高鈣奶粉和三勺燕麥沖泡的特製奶茶。醫生表示,她的心臟年齡較她的實際年齡年輕12年。

江醫生總結時說:「每日做超過一小時的運動、不煙不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每天吸收奥米加3及維他命,想身體機能較實際年齡輕,每個香港人都可以做到。」

香港醫療專業人士協會特別舉辦「心血管健康日2012」,希望藉此喚起公眾,特別是希望鼓勵大眾在健康未有任何病患時開始保健。雀巢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焰表示:「今日的活動很有意義,尤其是陳先生的案例,可提高公眾的保健意識,我們未來也會繼續支持舉辦更多有意義的活動。」活動反應踴躍,參與人數達2,000多人。香港醫療專業人士協會派出了20多位醫生及護士為50歲以上的人士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包括量度身高、體重、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及心血管年齡等,同時邀請了律敦治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嘉然先生及蔡芷琳小姐即場帶領台下嘉賓做「百人健心操」,並獲雀巢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派發超過2,000罐900克雀巢三花柏齡高鈣奶粉予公眾人士。

香港醫療專業人士協會是由一群熱心社會公益的醫療界人士自發成立的非牟利性質組織,目標是利用專業知識扶助貧弱社群,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以下是可減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建議:

  • 保持健康: 攝取健康的脂肪酸如奧米加3和6:多進食三文魚、果仁、含奧米加3的牛奶飲料等
  • 運動: 每天60分鐘運動
  • 吸煙: 必須戒除
  • 營養: 多吸收維他命A、B1、B2、B12、D、E、鈣、鎂、和抗氧食物
  • 酒精飲料: 必須戒除
  • 體重: 要有適當的體重指標,吸收亞油酸和亞麻酸、低膽固醇、吸收健康的蛋白質、減少攝取反式脂肪

Angela Remedios 每日作息表

  • 早上 5時 起床
  • 早餐 -- 香蕉、乳酪
  • 到健身中心運動
  • 茶點 -- 1-2隻蛋、咖啡加奶
  • 早上 9時 上班
  • 中午 午餐 -- 白飯、菜、肉、中國茶
  • 下午 上班
  • 下班後 到健身中心運動
  • 傍晚
  •  晚餐 -- 白飯、菜、肉、煲湯、水果
  • 飯後吃維他命和奧米加補充劑
  • 晚上10時30 分 睡覺

李慧芳每日作息表

  • 早上 5時 起床
  • 早上 6時 早餐 -- 用四勺奧米加三花柏齡高鈣奶粉和三勺燕麥沖泡的特製奶茶
  • 早上 7時 一小時運動
  • 中午 12時 午餐 -- 白飯、菜、肉
  • 下午 5時30分 晚餐 -- 白飯、菜、肉、湯
  • 晚上 9時 睡覺

 

資料提供:香港醫療專業人士協會 

hno1-signoff

 

 

健康資訊 2020年5月22日 點擊數: 761
  • 糖尿病
  • 高血壓
  • 心血管疾病
  • 血壓
  • 血糖
  • 血脂

這幾個心臟健康的關鍵數字你應該知道!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心臟科醫師Michael Blaha表示,下列關鍵指標可以簡單幫助你了解心臟的健康,而且這些數字會隨日常不斷變化,你的醫師不只希望知道你的血壓是高或低,更要知道確切數字。

1每天走幾步

Blaha表示,大量的運動有助於改善許多心臟指標,更能降低疾病風險,因次醫師建議每天走1萬步,或者每天走8公里,另外,每週運動至少150分鐘也是另一個可追求的目標,「有運動絕對比沒運動好。」若新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有疑慮,應先諮詢醫師。

2你的血壓

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只能量血壓才知道數值。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佳目標是120/80mmHg,但許多人往往達到140/90mmHg,已屬於高血壓標準。較高的血壓,代表動脈對血管壁上的血液壓力沒有反應,進而增加了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3你的非HDL膽固醇

把總膽固醇減去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剩下是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狹小的壞膽固醇,最好低於130 mg/dL,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低於70–100 mg/dL,才能減輕疾病風險。

4你的血糖

高血糖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血糖太高容易損害動脈。實際上,第1型和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最有害的危險因子。

5你每晚睡幾小時

Blaha說,儘管沒有明確的時間,顯示睡多久才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每晚至少需要睡六到八個小時。

參考資料:

1.5 Heart Numbers You Need to Know

健康資訊 2020年5月18日 點擊數: 771
  • 止痛藥
  • 酒精
  • 藥害
  • 消炎藥
  • 胃出血
  • 乙醇

藥品該怎麼服?千萬別小看服藥,當心症狀變嚴重。一位民眾在家喝酒,服用醫師開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引起嚴重胃出血。大家可能會疑惑,怎麼會變得這麼嚴重?藥害救濟基金會針對飲酒服藥整理哪些藥品與酒精併服,可能會引起嚴重藥品不良反應,讓民眾了解酒精與藥品產生的交互影響,建立服藥不飲酒的正確觀念,確保用藥安全。

1.為什麼酒精不能跟藥品併服?

酒精藥品一併服用,恐增強毒性,嚴重時可能有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致命的風險,比單獨用藥的影響更大。因為當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透過體內的乙醇去氫酶及Cytochrome P450酵素(以下簡稱CYP450酵素)代謝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毒性物質,除了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也有致癌的風險,乙醛須再透過酵素(乙醛去氫酶)代謝成乙酸,最後形成二氧化碳與水,排出體外。

當酒精與藥品一併服用,不僅影響代謝,還會造成乙醛毒性物質的堆積,發生臉部潮紅、噁心、嘔吐、頭痛等類戒酒反應(Disulfiram-like reaction),甚至可能發生協同(synergistic)的效果,導致藥品在體內的代謝被抑制,因而增加藥品血中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

另一方面,長期飲酒也可能誘導CYP450酵素生成,促進藥品代謝,導致藥品血中濃度下降,因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甚至可能使藥品較易轉換成毒性代謝物造成肝損傷。

2.臨床上,哪些藥品會跟酒精發生交互作用?

依臨床文獻發現,眾多藥品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且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若正在服用以下藥品,切勿飲酒,否則可能因交互影響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

1.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會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會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是造成嚴重肝傷害。

2.鎮靜安眠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類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類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可能會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

3.抗憂鬱藥: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可能會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等不良反應;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如duloxetine,可能出現嚴重的肝傷害;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如bupropion,可能增加癲癇發生的風險。

4.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頭孢菌素類如cefamandole、cefoperazone、抗結核isoniazid併用酒精可能會產生類戒酒反應;而酒精也會增加isoniazid代謝而影響療效。

5.降血糖藥:酒精併用metformin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風險;併用胰島素則可能使血糖上升或下降,造成血糖控制不良;與sulfonylurea類如gliclazide、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併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而且還可能造成類戒酒反應。

6.抗癲癇藥:phenytoin、巴比妥(barbiturates)類如phenobarbital併用酒精,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而長期飲酒可能使phenytoin無法達到足以控制癲癇的血中濃度,因而影響治療效果。

7.心血管用藥:酒精併用降血壓藥物如lercanidipine、doxazosin,會增強血管擴張作用,可能出現嚴重低血壓風險;與verapamil 併用會抑制酒精的代謝,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

8.抗凝血劑:酒精併用warfarin可能使凝血時間延長或縮短,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可能升高或下降,因而增加出血的風險或影響治療效果。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您,飲酒要適量,時時警覺藥酒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服藥期間飲水不飲酒,避免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時,建議回診就醫,方能安心用藥,健康又有效 !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第 5 頁,共 19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