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2022年2月05日 點擊數: 1035

「放不下過去、心想著未來,卻錯過了當下的自己。」

在這個海量且快速的資訊世界,每天接受訊息占了生活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須應付突發事件,上班總是繃緊著神經,下班會想著上班所做的事,內心放鬆的空間,離我們漸行漸遠,睡眠也是眾人所面臨的問題,難入眠、多夢、睡眠時間不足等,多重的因素而忘了當下的自己。

眾人皆「手機」我獨醒 學會斷捨離給自己清淨

生活中充斥著超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現在該好好檢視什麼事該放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一天只有「24小時」。要能善待自己,多久沒有好好地看看自己、看看你生活空間的變化,學習慢活很難,但若進入慢活,相信在生活上你會更耀眼。斷捨離、少即是多,使我們生活更有餘韻,我很常搭大眾交通工具,我喜歡觀察人,不論是在公車、捷運上或行走時,眼前的景象令我感到害怕,大家幾乎都沉迷在手機中,唯獨自己沒有看著手機。每個人都身懷絕技、一指神功,衣食住行育樂,手機無法離手,這就是現代人的生活,但我選擇學習遠離手機、拒絕它控制我的生活。

要學習拒絕,很常遇到朋友邀約或工作上的應酬,明明一天行程已經排滿了、卻因不好意思拒絕而硬塞了活動,重要而該做的事沒有完成 ,如此累積了壓力,反而無法好好的喘息。壓力太大會使人說話急躁、易怒、思維狹隘、故當學會拒絕,減少對人的承諾,相信你會有很多所屬空間。靜靜閱讀喜歡的書籍,好好逛街實地看看物品,選擇有質感的物品,看一場電影,淨化內心,感恩生活上所帶來的能量,不論是負能量或正能量,轉換成促使自己成長的力量。

慢慢生活 給自己寧靜的片刻

從現在起開始放慢腳步,因應不同的工作性質、減少一天中的部分行程,以愉快的心情迎接一天的開始。可以提早起床,在上班前留個1小時的寧靜時間,這個時間是放鬆的,可計劃著你今天要完成的 目標,不要太多,一天不要超過3個,早晨時間你可以選擇運動、準備早餐、靜坐 ,或看書,在這段時間中都是沒有使用手機的狀態,專注地享受當下的自己。到了晚上我們感恩一天所遇到的人事物,結束一天下來的行程,安撫自己、給自己寧靜的片刻,可選擇安定心神的飲品,選擇喜歡的音樂、書籍或者什麼都不做、靜靜地專注自己的呼吸準備進入睡眠,這期間都沒有使用手機,不再回覆訊息、郵件或瀏覽喜好的網站及部落格之類的,因為需早起,所以也要早點入睡。

羨慕別人在網上的PO文 不如從自己改變開始

工作上因需輪班,無法選擇固定時間做例行的事,例如晨跑。我會在不同班別中安排時間運動,以前沒有運動習慣,常常滑手機看別人的美好生活,內心覺得好棒好羨慕,忘了自己也可以改變。直到前5年我開始運動,因運動而減少玩手機的時間,也讓我身體變輕盈。跑步是最不花錢的活動、可以選擇安全的地方進行,邊跑邊看風景 ,無論你看到了什麼,都比在手機看到的更美好且真實,過程中感受跑步帶來的身體變化,如呼吸速率、步伐等。

「停下來,傾聽」喜歡敲打鍵盤將文字拼湊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現代人緊湊的腳步 ,常將自己認為該做該說的快速交代完成,僅留少許時間在傾聽及觀察、應多留給自己 及彼此時間。輕微的壓力是好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增加自信心,但累積了大於自己 能力範圍的壓力會讓自己陷入不健康的狀態,壓力過大會使人退縮,沒有動力做自己喜 歡的事,更會疏忽生活上的一些事,例如:在家中與家人互動、應主動關心家人、多一 些寒暄讓彼此增加溫暖。

現在科技發達交通便利,使得人們錯過了在「慢」中生活,錯過欣賞生活中人事物 帶來的美好,人生中每段過程都可以選擇慢活、「慢活」將使你的人生更美好。

文 / 白佳瑜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產房護理師

文章來源: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41.pdf 

健康資訊 2016年3月07日 點擊數: 1245
  • 免疫系統
  •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

3歲的李小弟在一周內,體重從十六公斤增加到二十公斤,臉龐嚴重浮腫,確診後發現為「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經以類固醇治療後,病情大為改善。

腎病症候群易發於2-8歲兒童

收治個案的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陳明群醫師表示,腎功能要到失去六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因此許多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

腎病症候群是常見的小兒腎臟病,常見於二到八歲的兒童; 約有95到99%的兒童會有水腫的症狀,小朋友也會出現食慾減低、容易疲倦、嗜睡等症狀。目前病因仍不明,但認為和免疫系統失常有關,且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兒童身上發生率稍高。

六個月內口服類固醇治療

陳明群說,大部份腎病症候群患者可以只吃口服類固醇,就得到很好的控制。若是第一次發病後的六個月內,按醫師指示服用類固醇,排除其他疾病後,再復發的機會會大幅降低,對類固醇治療反應佳的孩子,也不會造成腎臟衰竭的情形。

陳明群醫師提醒家長,發現孩子小便出現泡泡,身體從頭皮、下肢到全身都浮腫,食慾與活力不好時,就該注意,及早檢查,及早治療。

 

健康資訊 2015年9月04日 點擊數: 2356
  • 類固醇
  • 維他命C
  •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3C商品當道,許多人的常期使用3C商品、生活壓力又大,長期累積成肩頸痠痛、腰痠背痛等問題。醫師指出,因「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來求診的病患有日漸增加的趨勢,其中又以20-50歲的上班族為大宗,但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營養不良、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引起此症狀。

復健科醫師李欣蓉表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成因目前無定論,但一般認為是姿勢不良、用力不當,使肌肉長時間過度收縮,沒有適時放鬆,導致血液循環變差,讓細胞代謝所產生的廢物一直堆積,但無法有效排出,累積成痠痛。此外,若是肌肉缺乏營養、微量元素等,如維他命B、C、鈣、鉀、鎂等,也會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醫師解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常見位置為肩頸、上下背部、四肢、頭部等,都會有肌肉緊繃之情形,甚至形成繩索狀的帶狀區(taut band),倘若沿著肌肉按壓,可以找到一個或數個疼痛誘發點,一旦刺激這些誘發點,會出現疼痛感,使活動度受到限制。 臨床上治療多以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除此之外,建議配合電療、按摩等物理治療,部分患者還可加上注射、激痛點注射或中醫針灸來緩解不適。

在居家護理方面,平時避免同一姿勢或動作持續過久,最好每半小時到一小時休息5到10分鐘。習慣抬頭挺胸,少當低頭族。養成適度運動習慣,藉此訓練肌肉力氣與耐力。此外找出壓力源,盡量放鬆心情,避免緊張焦慮的情緒,並時常進行伸展運動,都可以讓緊繃的肌肉能確實放鬆下來。 

李欣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醫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第 1 頁,共 191 頁